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其一】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1]聚睢盱[2]。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注释】
[1]黄童白叟:黄童即孩童。因幼童毛发未黑,故称为“黄童”。白叟即白发老人。
[2]睢盱:喜悦的样子。
【评析】
这组词作于元封元年(1078),此年东坡43岁,时任徐州太守,因此年春天徐州发生旱灾,苏轼作为太守率百姓去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求得雨后,又率众去石潭谢雨。这组词便是在去石潭谢雨的路上所作。此组词为苏轼记谢雨途中的所见的乡村风光,为有感而作。
此词上阕以写景开篇,阳光照进水中,折射出深红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照日”句写水中的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一点不显旱灾的迹象。树木也因恢复生机而连片成荫,乌鹊还藏在其中,时不时鸣叫几声。这两句纯写景物,且动静结合,水中之鱼,树中之乌,都为静止的景物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在这样充满生机的景物下,“黄童”和“白叟”被引了出来,他们聚在一起观看谢雨仪式,十分欢乐。此阕的颜色词也用得十分巧妙,“深红”“绿暗”“黄童”“白叟”,色彩搭配和谐,且十分明亮。上阕将色彩、动静、景物、人群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构思布局十分精当。
下阕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谢雨仪式的盛大,用“麋鹿”“猿猱”的反应,来侧面烘托人们兴奋喜悦的心情。麋鹿见到这样多的人有点受到了惊吓,猿猱听到欢快的鼓声反倒被吸引过来了,这样一退一进,将乡村谢雨写得活泼生动,富有趣味。且最后一句化实为虚,以虚衬实,将一切对谢雨场景的遐想都留在了给采桑姑的描述中,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全词将景物、人、动物的出场安排得恰到好处,只通过所见所闻,便将这首小词写得活泼、生动,充满野趣,可见苏轼用笔之老成。
【其二】
旋抹[1]红妆看使君[2],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蒨罗裙[3]。
老幼扶携收麦社[4],乌鸢[5]翔舞赛神[6]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注释】
[1]旋抹:旋,立即。抹,涂抹脂粉。即急忙涂抹脂粉。
[2]使君:苏轼自指。
[3]蒨罗裙:蒨同茜,即红色的丝绸裙子。
[4]收麦社:麦收季节的祭神活动。
[5]乌鸢:指乌鸦和老鹰。
[6]赛神:古时农村的迎神赛会活动。
【评析】
本词上阕写村里天真活泼的女孩儿见到官员路过争相出门观看的情境。一个“旋”字,写出了女孩儿希望见到使君的急迫心情,而且“旋抹红妆”也体现出乡村女孩的特点,稍稍打扮即可,不必浓妆艳抹。她们急急忙忙赶到门口,三三五五挤在棘篱门边,你推我、我推你都争着看使君,举动大胆泼辣、天然率真,在推挤中连红色的罗裙都被踩破了,一片女孩儿的嬉笑声、打闹声,充满动感。整个画面如在眼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下阕主要描写祭祀的场景。老老少少相互扶携在麦收后祭祀神灵,感谢神灵保佑这一年的粮食丰收。人们在丰收的喜悦中祭祀、狂欢,盛大的祭祀、美味的酒食引得无数乌鸦和老鹰在头顶翻飞盘旋。“乌鸢”在这里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方式,用乌鸦和老鹰都被吸引过来了,烘托酒食的丰盛美味和祭祀的盛大。与前面“扶老携幼”的正面描写相呼应,安排得十分得当。在祭祀活动结束后,苏轼还在路边遇到了因丰收喜悦而喝醉的老叟,更能显出这种喜庆、安宁的气氛。
全词主要描写村人的活动,对乡村女孩儿和醉叟特点的把握十分到位。而且词的上下阕各描写一个场景,详细生动地表现出了乡村特有的风格和趣味,表现了苏轼对乡村的喜爱。读完全词,一个与民同乐的东坡形象犹在眼前。
【其三】
麻叶层层檾[1]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2]。
垂白[3]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4]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释】
[1]檾:同苘,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茎皮的纤维可以做绳子。
[2]络丝娘:虫名,即莎鸡,俗名纺丝娘。这里指缫丝的农妇。
[3]垂白:头发渐白,这里代指老翁。
[4]捋青捣麨:农民在春夏青黄不接时捋下新嫩麦子,炒熟后捣碾成片状或圆柱状。
【评析】
本词上阕写描写了农村农人活泼生动的劳作场面。麻叶一层层长得十分茂密,并且泛着光,可见天降甘霖之后,农作物都得了很好的生长。接着一进村庄,便闻到了煮茧的香气,作者便发问:谁家煮茧一村香?作者在此处采用设问的手法,自问自答,原来是篱笆旁缫丝的妇女。问句的“一村香”这三字更显香味的绵长和浓郁。在运用手法上,作者也十分巧妙,上阕第一句是视觉描写,第二句是嗅觉描写,第三句是听觉描写,通过对感官的调动,将一幅真实的农家生活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下阕主要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白发老翁形象。这位白发老翁拄着藜杖微抬醉眼。那他在做什么呢?这位老翁颤抖着双手从还青的麦穗上捋下麦粒,捣碎之后用以充饥。这一段苏轼写得十分具有人文关怀,虽然上阕描写了一派欢乐祥和的农村生活,但旱灾的阴影并没有完全过去,老年人在这次的旱灾后,只得捋下新嫩的麦子作为充饥之粮。作者也十分心痛,饱含关切问道:“豆熟叶黄还有多久呢?”
全词最重要的是体现了作者的爱民之情,作者不仅能看到百姓在天降甘霖之后恢复生机,充满欢乐的生活,还能看到这场旱灾给人民带来的伤害,这样的悲悯之心,是一位州郡长官、一位诗人最重要的,也是苏轼诗歌中最珍贵、最值得珍惜的部分。
【其四】
簌簌[1]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2]。牛衣[3]古柳卖黄瓜。
酒困日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4]家。
【注释】
[1]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这里指枣花掉落貌。
[2]缫车:缫丝所用的器具,有轮旋转以收丝,故名。
[3]牛衣:蓑衣一类,给牛马以取暖之用。这里代指衣衫褴褛的卖黄瓜者。
[4]野人:指田野之人,农民。
【评析】
本词上阕写作者在乡村的所见所闻。枣花纷纷从树上落下,落到行人的衣巾上,村子中家家户户都响起了缫车缫丝的声音,响彻村南村北。在古柳的凉荫下有人在叫卖黄瓜。此处缫车响起,是蚕丰收的景象,下面的“牛衣古柳卖黄瓜”,是蔬菜丰收的表现。尤其“牛衣古柳卖黄瓜”这句十分有特色,我们透过这句词似乎能看到在热闹的街边古柳下,有农夫在吆喝着叫卖黄瓜,和前面的缫丝之景相得益彰。作为当地的父母官,词人身处其中自然也是充满了欢乐与欣慰。总之上阕整体上描绘出一幅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画面,透过这些场景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充满农村生活气息的愉快氛围。
下阕写作者自身的感受。酒喝多了有些犯困便只想睡觉,太阳太大越走越渴便想找乡民讨碗茶喝。所以作者向路边的农户走去,敲门试问:能不能讨杯茶喝?下阕写到此处便戛然而止,有没有讨上茶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下阕作者集中笔墨描写自己在乡村行路的感受,更是写出了自己在中午赶路的“困”和“渴”。然后一个“惟”字和一个“漫”字,使作者的表达更加生动,传神。对苏轼而言,也算是在谢雨道上的独特感受了。
全词表达了苏轼在谢雨途中赶路的感受,虽然辛苦、劳累,却也难掩作者对乡村的喜爱。景物枣花、古柳、黄瓜,体现了清新的乡村风光,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想来苏轼的内心也是充满喜悦的。
【其五】
软草平莎[1]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2]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3]气如薰。使君[4]元是此中人。
【注释】
[1]莎: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
[2]耦耕:两人并耕。《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3]蒿艾:两种草,都有特殊的香气,均可入药。
[4]使君:苏轼自指。
【评析】
本词上阕写柔软的青草和莎草在细雨过后显得十分嫩绿,一个“新”字点出了雨后青草的新绿,简单传神。雨洗涤万物,路上的尘土也被洗去,词人走马在此更觉惬意。前两句涉及的“平莎过雨新”和“走马路无尘”都是雨后特有的景象,给人一种雨过之后清新之感,让人走在路上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使得词人也有一种返回田园忘却俗世之感。此处用“耦耕”代指返回田园,从事耕作,体现了作者因仕途多舛、官务缠身而渴望隐居的思想。
下阕写雨后初晴,阳光照在桑麻上充满光泽,“光似泼”写出了桑麻上那种光泽感,形象生动,就像在眼前一般。风吹过带来蒿艾的香气,作者对蒿艾浓郁的香气描绘,使读者亦置身于乡村中,得以感受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作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虽然是使君,却在这乡野之中找到了归属感。下阕前两句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进行描写,对景物的描写细致入微,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最后一句点明作者自己内心的感受,与上阕最后一句相呼应,表达自己想去乡村隐居的愿望。
全词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更是由喜爱产生了归隐之情,蕴含了道家归隐遁世的思想。无论是雨过之后还是日暖之时,作者都能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也能使读者感受到苏轼对乡村风光的真心喜爱。
这五首词文字朴实,无过多修饰,风格清新,感情真挚,十分灵动,充满了乡野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