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含义、特点及意义
0~3岁特指人生命的头三年。人之初仅用三年的时间,却完成了人的生命历程中最富有里程碑意义的离开母体、独立行走、初步连接社会的三步跨越。一个呱呱坠地的柔弱小生命逐步掌控了自己的身体、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并在与外界日益增多的交流中,与他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为其成长为完整意义的人及其终生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含义
(一)0~3岁婴幼儿保育的含义
刚刚出生的婴儿,是一个十分孱弱的个体,其知识经验缺乏,且自我照顾和自我保护能力差,他们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必须依赖于成人而生存和生活。正因为婴幼儿的这种依赖性,决定了成人要为他们提供必需的生活环境与条件,要给予他们精心的照顾与养育,这是婴幼儿得以生存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有关这方面的工作,通常称为保育工作。
“保”指保护,“育”有生育、养育、培育之意。综合来看,0~3岁婴幼儿保育即指成人(家长或保教人员)为0~3岁婴幼儿提供的生存与发展的有利环境和物质条件,给予婴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以保护和促进婴幼儿身体和机能正常发育和良好发展。保育包括对婴幼儿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保护和培养。保育由家庭保育和托幼机构保育构成。
(二)0~3岁婴幼儿教育的含义
0~3岁婴幼儿教育指成人(家长或保教人员)根据0~3岁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而进行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培养,以促进婴幼儿多元智能、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良好发展,为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很多家长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认识存在误解,以为婴幼儿早期教育就是教知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婴幼儿早期教育不是超前、超常地学习知识、识字、背诗歌,而是以科学的教养方式丰富宝宝的体验,培养宝宝良好的习惯和思维方式,给宝贝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氛围,既让他们感受童年的快乐又让他们通过早期教育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
婴幼儿保育和教育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应该注重保教结合、教养并举。
二、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特点
0~3岁婴幼儿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阶段的保育与教育有别于其他年龄段。此阶段的保育与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第一教育对象是0~3岁婴幼儿。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3岁前获得的经验对其一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如果3岁前的环境和教育处置不当,将会对个体成年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人类的绝大多数“敏感期”或“关键期”都是从0~3岁开始的。
家庭是婴幼儿成长的摇篮,我国3岁以下的婴幼儿90%以上都在家中进行养育,家长是更为直接的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实施者,家长是否接受教育和培训直接影响婴幼儿的健康发展,因此,0~3岁婴幼儿教育对象还包括婴幼儿的家长,家长应通过早教指导与服务获得教养知识与经验。
(二)保教主体具有广泛性
这里的保教主体指谁来负责具体的保教与教育工作问题。早期教育教师和广大的家长都是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活动的教育主体。
(三)保教内容和方法具有独特性
从教育内容上看,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包括针对婴幼儿生理(如早期营养与喂养、卫生与保健)和心理(如语言、动作、认知和社会性等方面的教育)两方面的系统教养活动。以保育为主、教育为辅。
从教育方法上看,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必须针对这一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个体差异,以个别教育为主实施,因材施教。
(四)事业主体具有多元性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事业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工作由多个主体负责,包括教育、卫生、计生、社区、家庭……这些部门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因此,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事业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特点。
三、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意义
学前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和开端。重视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对促进婴幼儿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个体的作用
0~3岁婴幼儿早期保育与教育对个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利用关键期所带来的教育契机,为个体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婴幼儿时期是人许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进行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可以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从而对其一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相反,如果剥夺婴幼儿时期的正常接受保育和教育的权利,在其成长关键期放弃教育,任其发展,他们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想要学习关键期内的某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而且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有时造成的损失将是终身都无法弥补的。
2.对早期处境不利的儿童提供补偿,使他们实现正常发展
处境不利的儿童主要指弱势群体的儿童,如处于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残疾家庭、犯罪家长的家庭、有虐待倾向的家庭,以及收养的儿童、早期问题儿童等。如果处境不利的儿童早期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将在人生最初的关键几年毫无例外地“输在起跑线上”,从而为其人生的后续阶段发展的不利埋下恶性循环的伏笔。对早期处境不利的儿童提供教育补偿,必然会促进他们实现正常发展。英国的“Sure Start”计划、美国的“Early Head Start”计划,均是面向处境不利儿童的早期补偿教育计划。
3.及时干预先天不足(先天生理缺陷、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的儿童,防止早期问题持续恶化
由于大脑的可塑性和儿童发展关键期的存在,在儿童出生后的头几年,其身体器官、骨骼、神经系统等都处于迅速发育阶段,可塑性极大,只要适时地抓住这个关键阶段,尽早进行科学的喂养、训练和教育,实施“早期干预”,针对其进行一系列救助措施,就会更容易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早期问题持续恶化,并产生较好的弥补效果,甚至使问题得以完全改善,从而为儿童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改善婴幼儿成长的家庭环境
与其他任何时段和任何类型的教育相比,0~3岁婴幼儿的教育与家长的联系是最密切的,因为家长本身就是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教育对象之一。家长通过参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能学到如何在家庭中教育孩子,改善婴幼儿成长的家庭环境,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孩子的发展。
(二)对社会的作用
0~3岁婴幼儿早期保育与教育对个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源头上提高人口素质,为社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实施,将提高人口素质的工作提前到生命的最初阶段,这样就必然为后续各阶段的教育工作打好基础,为社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从而提高社会发展的效率。
2.对早期处境不利的儿童进行教育补偿,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美国教育家大卫·维卡特等人进行了一项长达20多年的关于早期教育的社会效益的研究。研究表明,良好的早期教育有利于打破不利处境中儿童贫困愚昧的恶性循环,对他们成年以后的个人发展和就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早期补偿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比是1:7.61,即在学前期每投入1美元,会对儿童以后的发展产生7.61美元的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因贫富分化加剧所造成的社会不公平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几年,党中央已经明确指出因贫富分化所造成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从长远来看,如果政府大力投入早期教育事业,尤其是对早期处境不利的儿童进行教育补偿,将有利于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
3.强化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客观上造成了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原本社区应当具备的一些特点,如居民之间共同的意识和利益,以及较为密切的社会交往等,都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出现,恰好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由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主要依托社区进行,因此,把不同的家庭集中到社区早期教育中心,通过围绕早期教育问题进行共同学习、互相探讨,能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深入交往和交流,从而强化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