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静安区石库门历史发展特征分析
2.2.1 老静安区
老静安区内石库门建设,一方面呈现出自东向西扩张的特点,这与租界当局由东向西越界筑路以及由东向西逐渐扩张是大致同步的;另一方面,区域内的石库门建造质量呈现出南部优于北部,西南部优于东南部的特点,这主要是由区域复杂的地理和历史因素造成的。
1.越界筑路的深刻影响
老静安区城市扩张和建设发展与公共租界自东向西的越界筑路活动密不可分,相应地,区域内早期石库门住宅的建设(20世纪10年代前)一方面沿着这些道路分布,另一方面也呈现出自东向西推进的特点。区域内第一次越界筑路发生在1862-1900年。自1862 年太平军第三次攻打上海,英当局决定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于当年修筑了7条军路,其中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新闸路、麦根路(包括今石门二路、康定东路、泰兴路、西苏州路、淮安路5段)、极司非尔路(今万航渡路)和徐家汇路(今华山路)5条军路通过本区域内,是近代静安区筑路的开始。1900年公共租界又修筑了戈登路(今江宁路)。这6条道路构成了老静安区在这一阶段城市空间发展和石库门里弄住宅建设的骨架。
石库门里弄建设和越界筑路活动密不可分。区内早期石库门里弄住宅的开发,都是在越界筑路的道路沿线上进行的。在当时,虽然越界筑路是租界当局在界外修筑道路,但是租界当局对于道路及两侧区域拥有一定的税收和管理权,因此越界筑路区域事实上是租界当局拥有一定行政管辖权的,附属于租界的“准租界”区域。在越界筑路的同时,租界当局在道路两侧不断租地建屋,征收地税、房捐以扩大其收入,再加上越界筑路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这些都为房地产业提供了一个沿道路修建房屋而盈利的便利环境。据工部局华文处于1931年译述的《费唐法官研究上海公共租界情势报告书·第一卷》记载:“界外马路上住宅之发展情形,可由户口册说明。1870年之户口册表示,界外马路共有外侨52人,至1880年增至164人,1895年441人,1900年80人,因租界于1899年推广,当初所有大部分之界外马路,加入租界内。1905年505人,此数超过1895年之外侨总数。1910年1 260人,1930年9 506人,除外人居住之房屋外,界外尚有华人居住之房屋。”随着各种资金不断在此聚集,这些道路沿线成为境内早期石库门兴起的最初地段。
从19世纪80年代起,老式石库门住宅在区域内从东向西陆续兴建,其最早发端于区域内东部与黄浦区毗邻的新闸路、成都北路、白克路(今凤阳路)、卡德路(今石门二路)一带。这些老式石库门里弄基本分布在今天的“武定路”“张家宅”“威海路”等3个街道内,如顺德里、森德里、同善里、老修德里等,都建于1900年以前。如老修德里(凤阳路541弄14号)即为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这一区域也是20世纪初区域内最大的一片城市建成区。
2.石库门里弄质量南优北劣
从石库门的建造质量来看,老静安区域内的石库门质量南部优于北部,西南部优于东南部。区域所处的历史环境对形成这样一种建筑格局有很大影响。由于租界的由东向西逐步越界筑路和扩张,使得本区域成为从黄浦区的旧式里弄向徐汇区的花园住宅、公寓房演变的过渡地带。同时,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日寇入侵,使得大批流民逃入区域北部的苏州河以南地区。微弱的经济能力使得他们只能居住在条件简陋的石库门中。此外,本区域从南向北又是原法租界、公共租界向老闸北地区的过渡。北部又因为濒临苏州河,是大宗货物运输的通道,聚集了较多的工厂区域,因此这一地区成为棚户、简屋和工厂、仓库犬牙交错的集中之地。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南部的地价高于北部,因此便形成了石库门居住建筑在历史上呈现出的南优北劣的分布特征。
2.2.2 老闸北区
1.市政道路的修建对里弄住宅建设的影响
上海城市建设的近代化肇始于路政近代化,而路政近代化又直接影响里弄的拓展。表2-2为近代上海里弄分布情况(数字单位是里弄民宅地段,面积不等。因此,这里的统计仅提供一个大概情况)。在租界地区,工部局和公董局的成立使道路建设纳入租界统一规划中,原静安区的里弄发展和分布便是遵循这一规律。伴随路政管理的不断完善,里弄房地产建设也及时跟进,外商掌握道路建设的方向,他们以低价购地,然后造房出租,原静安区的里弄便随着这种外资投资区位的倾向由外滩向西扩散。
表2-2 近代上海里弄分布
在闸北的华界地区,道路建设对里弄住宅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设速度上,即快速修建的市政道路使得里弄住宅呈现出快速城市化的特征。闸北华界的市政道路建设虽没有租界地区发展得早,但在辛亥革命后,从1912年至1927年,在闸北工程总局的管理下,近代闸北华界地区的公路交通网络仅用了15年便基本形成。闸北在1911年时,已开筑的马路有5条,即新大桥路、新闸桥路、总局路、南川虹路、海昌路。但在1912-1927年间,闸北新辟筑的马路有70余条,是南市的一倍多。在道路快速发展的刺激下,闸北华界的里弄数量增长了19倍。而同时,这一时期整个上海的里弄数量增加了2倍,南市则增长了3倍。以闸北的中兴路街道为例,这一地区在清末始有自然村落出现,之后随着沪太路、中兴路、孔家木桥路以及南川虹路等城市道路的修建,区域内的土地开发进一步加强。但这一区域内的石库门里弄建设直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由于辟筑了光复路等10余条道路,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在这一时期,区域内兴建了安详里等百余条里弄,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居民区,整个地区因此最终演化为城市建成区。总体来说,经过30年的道路市政建设,闸北已经是上海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石库门旧式里弄广泛分布于宝山路、西宝兴路、公兴路、蒙古路、恒丰路和汉中路附近。1927年闸北里弄分布情况如表2-3所示。
表2-3 1927年闸北里弄分布情况
2.工商业对里弄住宅建设的影响
闸北在1932年“一·二八”战争爆发前,是上海“华界工厂发源之大本营”和沪北商业中心。在工商业发展的影响下,闸北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建设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在区域华界南部,具体表现在石库门里弄住宅和工厂穿插分布,有一部分里弄是作为工厂职工宿舍而修建的,居住群体以工人阶层居多。
1908年由于沪宁铁路的通车和北站的修建,闸北华界南部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再加上地价较为低廉,因此闸北成为正在兴起的小型民族企业的首选之地。如图2-23、图2-24所示,20世纪20-30年代期间闸北曾有大量工厂。1912年闸北建市,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至1927年闸北工厂骤增至205家。1930年左右,闸北工业区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上海的重要工业区之一,仅次于沪东、沪西工业区。到1932年“一·二八”战争前夕,工厂数至少达到了841家。由于深受铁路交通的影响,闸北华界地区的工厂大致集中于新闸桥附近和北站、宝山路区域。工商业集中的区域不可避免地会吸引更多的人群聚集,并进而促进区域内的住宅开发。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闸北的工厂虽多,但大厂数量不多,为数众多的是中小厂家,资金有限,并且以轻工业为主,因此存在大量的“里弄工厂”这一生产形式,这也更加突出了当时闸北里弄住宅和工厂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的特点。以宝昌路和宝山路沿线的街区为例,当时的德记汽油灯厂和佐成木号分布在宝山里中,聚万森柴炭店和诚荣记营造厂则分布在瑞和坊中。将当时的闸北工厂分布图和里弄分布图叠加,可以看出,成片的里弄住宅也集中于新闸桥和北站、宝山路区域,比如宝山里、光复里、宝顺里、永和里等。
图2-23 1936年上海各区工厂数量
图2-24 1928年上海工厂分布热力图
在工商业的影响和带动下,闸北石库门里弄住宅中的居住群体也呈现出以工人为主的特征。1932年,闸北的工人数量接近6万名,占闸北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工人成为居民的主体。这与闸北作为上海北部主要工业区和商业中心的地域特点相吻合。商务职工居住在商务印书馆建造的东宝兴里和西宝兴里的里弄中,此为石库门砖木结构的2层楼房,约200幢,80%的居民是商务印书馆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