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体验伦敦塔》写道:
作为和平时期的权力基地、危机时期的避难所,伦敦塔的防御工事得到中世纪国王的改善和加强。在白塔之后,一系列单独的建筑工程使得截至1350年前后,伦敦塔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令人敬佩的堡垒。
这些建筑工程开始于狮心王理查的统治时期(1189—1199),理查登上王位之后几乎立即就踏上了十字军东征的征程,他把伦敦塔交给了他的大臣,伊利的主教威廉·朗香,朗香通过修建新的防御工事将堡垒的规模扩大了一倍。
这一防御加固工作做得恰是时候。国王一离开,他的弟弟约翰就抓住机会挑战大臣的权威并发起攻击,约翰包围了伦敦塔,而伦敦塔新建成的防御工事抵抗住了约翰的进攻,直到供给耗尽迫使朗香投降。
在老百姓的眼里,狮心王理查是大英雄,影片《罗宾汉》也是这么描写的。但在历史学家看来,理查是有勇无谋的国王,发动十字军东征,劳民伤财,自己回来的时候,又被基督教的“兄弟”扣押,让英国人付了大笔赎金。
理查回到英国后,原谅了约翰,又去打仗了,但不久后战死。
约翰即位后,经常待在伦敦塔内,他可能是第一个在伦敦塔内养狮子及野生动物的国王。约翰比哥哥更失败,在他任内英国失去了父亲亨利二世传下来的法兰西的大半领土,被称为“失地王”。和教皇争斗,最后也以投降告终。最重大的事件是约翰与贵族争斗失败,在1215年6月被迫签订了《大宪章》。
我们中学课本已有《大宪章》的内容,但究竟如何,可能也就是望文生义,想当然耳。其实,要了解《大宪章》,先要知道“权利特许状”的来龙去脉。它产生于威廉一世的小儿子亨利一世的时代,即国王颁发的保证不征收非法封建课税的特许状。到了狮心王理查时,为了十字军东征筹措巨额资金,他向封建诸侯与市民颁发了更多的权利特许状。
约翰国王最大的特点是朝三暮四反复无常,他想废除权利特许状之类的贵族权利,于是一部分贵族起来要废国王。约翰王见苗头不对,赶紧承诺会遵守过去英王所发布的一切特许状,遵守封建契约。所以,一如《英国史纲》作者许介鳞所言,《大宪章》全文63条毫不统一,没有首尾一贯的原理原则,只是各种特许状的大杂烩。有人甚至认为《大宪章》只是复兴英国过去的封建习惯,其意义仅在于确认《封建法》而已。
到了17世纪,英人进行清教徒革命和光荣革命,为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专制,人们“托古改制”,把13世纪初的《大宪章》翻出来作为当年老祖宗的“良法”,这是斗争的需要。但今人把《大宪章》与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和1689年的《权利章典》并列为立宪政治的基础,那就是一厢情愿了。
当然,早在中国的南宋嘉定八年即1215年,英国人即想出了用一种“文书”来制约暴君的办法,这是西欧政治制度的创举。在以后的200年里,《大宪章》被英王确认了44次。
好笑的是,《大宪章》签订还不到一个月,约翰王就想反悔,但他的对手控制了伦敦和伦敦塔,还找来法国的路易斯王子来英国继位。1216年,路易斯登陆英国,约翰王众叛亲离,在北方去世。英国贵族很快推出约翰年仅9岁的儿子登基,即亨利三世。
其后,伦敦塔一直在大兴土木。先是娃娃国王的摄政王对里面的皇家居所进行扩建,包括在水边新建了两座塔——威克菲尔德塔和灯笼塔,分别作为国王和王后的宫殿。
亨利三世对宗教很虔诚,但缺乏政治判断力,被但丁称为“孤独而天真的国王”,他压不住贵族的多次反抗,期间出现了被丘吉尔称为“雏形国会”的“15人委员会”。亨利三世在位时期从1216年到1272年,但早在1238年,犯上作乱的贵族就迫使亨利三世逃到白塔避难。提心吊胆的国王很快注意到了城堡防御的弱点,迅速着手在塔的北面、东面和西面修建大型围墙,新建9座塔,并在伦敦塔外修建一条护城河。
伦敦塔的演变
伦敦塔西入口
伦敦塔入口(聂子淮摄)
中世纪宫殿
伦敦人对如丧家之犬般的亨利三世并不同情,《体验伦敦塔》一书中说:“王权如此赤裸裸地公开炫耀开始让伦敦人警觉。当时的作家马修·帕里斯记录了新建成的一段城墙和灯笼塔附近的边门倒塌之后,伦敦人是如何幸灾乐祸的。有人说,这是他们的守护圣徒,托马斯·贝克特显灵了。建筑倒塌的证据在20世纪90年代的考古挖掘中被找到。”
亨利三世的继承人爱德华一世可不是省油的灯,他做王子时即平定了贵族的叛乱。最让我吃惊的是,他父亲去世后,爱德华一世照样在欧洲大陆逛了两年,才回到伦敦继承王位。这太不容易了,一般的国王(像他的父亲)即便人在伦敦都搞不定贵族叛乱,他却能让王位空着两年,可想而知贵族们是多么地惧怕他。爱德华一世平定了威尔士人的独立运动,并授予自己的儿子威尔士亲王的头衔,来体现英格兰对当地人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从此英格兰王子也就和威尔士亲王画上了等号。更厉害的是,爱德华一世对苏格兰展开一次次的攻击,被称为“苏格兰之锤”,这个称号在苏格兰人眼里就是英格兰屠夫吧。从军事创新方面来看,英军首次利用长弓战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长弓手可以在1分钟内射出12支箭,射程达220码,这能造成逼近的骑兵大量伤亡。也就是说,步兵和弓箭手将传统的身着盔甲的骑士杀得片甲不留。这一军事革命在下一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中大放异彩,英军利用长弓战术让法国的骑兵伤亡惨重,差点灭国。如在1356年的普瓦捷战役,法国国王与一个儿子因此沦为英国人的阶下囚。
爱德华一世对伦敦塔也花了一番功夫。“1275年到1285年间,他花了2.1万多英镑将伦敦塔变成了英格兰最大最强的同心城堡,一圈套一圈的防御工事从中心向外辐射。他填平了之前的壕沟,绕着他父亲修好的围墙又建了一道围墙,另外还新挖了一条壕沟。虽然有如此浩大的工程并在塔内修建了舒服的皇家卧室,但他几乎从不待在塔里。”爱德华一世在35年的执政生涯中,总计在这里待过53天。
爱德华一世一直在进攻,所谓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谁还会逼他躲进伦敦塔呢?
我们今天进入伦敦塔的路径及景物,和爱德华一世时代已经比较近似了,可以略微感受他的雄心勃勃吧。游客进入的西入口,建于1275年到1281年间,由三条堤道、两座吊桥、一座碉堡(外围防御,后来被视作狮塔,现已消失)、两座双塔门房、中塔和拜弗德塔构成,后两座塔保存至今。这些建筑群被充满水的护城河延伸段所环绕。
君王的寝殿
中世纪宫殿的室内生活
据《体验伦敦塔》介绍,以前,伦敦塔的游客通过第一条堤道,穿过护城河,走过吊桥来到狮塔。1845年,威灵顿公爵命人把护城河水抽干,现在干涸的河道显得毫无活力。
狮塔得名于塔里所养的狮子,这是创立于中世纪的皇家动物园的一部分动物,动物园于1834年解散。
走过第一座吊桥,第二座吊桥和堤道会引领人们进入防御严密的门房,现在叫中塔,造型仍是13世纪的,但表面在1717年被重新粉刷过。中塔也曾由弓箭手防守,并有两道闸门。
最后一条堤道,引领游客进入爱德华一世最雄伟的门塔——拜弗德塔。当年它由两座大型的13世纪的圆形炮楼守护,上面还有射箭口。如果敌人躲过了枪林弹雨,他们还得通过两道闸门。有一道闸门保存至今,我们还可看到谋杀孔,这个孔可让守卫扑灭进攻者点的火,也可让士兵向进攻者的头上泼滚烫的油。
即便是敌人攻克了两道闸门,爱德华一世还为他们准备了“水巷”……
这一切,都需要古代战争迷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