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能源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已触及深层次矛盾
2017年新一轮能源行业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开始触及深层次利益冲突。石油天然气行业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公布,配套工作稳步推进。能源国企重组工作启动,预计石油天然气企业即将进入第三轮国企混改试点名单。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市场化改革方向更加明确。一是多模式试点格局初步形成。截至2017年10月,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已经覆盖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区、市),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开展电力改革综合试点,12个省(区、市)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东北等地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取得良好成效,启动了8个地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二是输配电价改革实现了省级电网全覆盖,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全面推进跨省跨区和区域电网输电价格改革,开展跨省跨区输电价格核定工作,促进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三是交易机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成立34家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中心,包括区域层面的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和省级层面的电力交易中心。四是配售电业务加快放开,推出两批共195个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全国注册的售电公司约2600家,售电侧市场竞争机制初步建立。五是市场化交易规模大幅提升,全年预计市场化交易电量1.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5%,为实体经济降低用电成本约700亿元。六是规范燃煤自备电厂,开展了燃煤自备电厂规范建设及运行专项督查。与此同时,市场化改革开始进入“深水区”。其一,由于电力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地方政府保增长、降成本压力增大,市场交易过程中难免存在区域壁垒、省间壁垒,有些省份融入全国性、区域性电力市场积极性不高;其二,市场化交易和定价面临行政干预,部分地方采用非市场化手段人为降低电价;其三,虽然限电矛盾明显缓解,但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仍未根本解决,适应可再生能源特点的运行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石油天然气行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一是总体蓝图绘制完成。2017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二是放宽原油进口限制与加强监管并重。建立了以规范资质管理为主的原油进口动态管理制度,进一步赋予符合条件的地方原油加工企业非国有贸易进口资质。同时,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不信守承诺的地方炼油企业进口原油指标被削减。三是原油期货交易准备工作继续积极推进。2017年原油期货上市筹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发布了中心章程、交易规则和11个相关业务细则,并进行了5次原油期货全市场生产系统演练工作,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推出的准备工作继续推进。四是按照“放开两头,管住中间”思路在天然气管网环节初步构建起监管制度框架。201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配气价格监管的指导意见》发布后,湖北、福建、广东、陕西先后出台省级天然气价格管理办法,明确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核定输气价格,各省确定的管道负荷率与投资收益率略有差异。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各地积极筹办天然气交易中心。继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成立后,各地积极谋划建立天然气交易中心。1月,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成立,成为继上海后第二个国家级平台。此外,宁夏中卫、新疆、河北曹妃甸都启动了筹建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前期研究工作。六是交易中心竞价成为天然气交易的新模式。9月以来,天然气线上竞价交易日趋活跃,充分体现了需求旺季的供求关系,向市场释放了明确的价格信号。
能源国企重组工作启动。2017年11月,中国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正式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重组后公司资产超过1.8万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煤炭生产、火力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最大煤制油、煤化工公司,打破了原有的“五大”发电企业格局。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企业是新一轮国企混改的重点。5月,石油天然气行业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发布为油气领域开展混改工作提供了基础条件,预计石油天然气企业即将进入第三批国企混改试点名单。
此外,2017年,我国首次发布绿色发展指数;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电力行业率先实施;在浙江、福建、河南、四川等四省开始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试点工作;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开始实施,个人和企业可以通过全国绿证自愿认购平台购买绿色电力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