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亲和力[46]
他们只会既触动人心,又伤害人心。
——一个现代人
孩子们崇拜他,他却压根儿不喜欢他们。他的心思在别的地方。不管这些小男孩做出什么事,他从来都不着急。冷静、公正、无动于衷,却受到爱戴,因为他的到来几乎可以说把家里的沉闷一扫而空,他是一个出色的家庭教师。至于他,他对上流社会只感到仇恨和厌恶,这个社会接纳了他,说实在的,只是让他坐在餐桌的末端,也许这可以解释他的仇恨和厌恶。有几次盛大的宴会,他好不容易克制住对周围一切的仇恨。尤其是圣路易节[47]那一天,瓦勒诺先生在德·雷纳尔先生家里口若悬河时,于连差一点自我暴露,他借口去看孩子们,溜到花园里。“满口颂扬廉政!”他大声地说,“简直就像这是世上唯一的美德。可是,一个人自从掌管穷人的财产以后,显然把家产增加了两三倍,却得到了多大的尊敬和多少逢迎啊!我敢打赌,他甚至连用于弃儿的专款都要赚一笔!而弃儿的悲惨比其他穷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这些魔鬼!魔鬼!我呢,我也和弃儿差不多,我的父亲、两个哥哥,全家人都憎恶我。”
圣路易节的前几天,于连独自在一片小树林里散步,念着日课经。这片小树林名叫“观景台”,居高临下对着“忠诚大道”。他看到两个哥哥从一条偏僻小径自远处而来,避之不及。这两个粗野的工人看到弟弟身穿漂亮的黑礼服,外貌整洁异常,对他们怀有掩饰不住的蔑视,便不由得妒火中烧,狠狠地揍了他一顿,打得他鲜血淋淋,昏死过去。德·雷纳尔夫人同瓦勒诺先生、专区区长一起散步,偶然来到小树林。她看到于连躺在地上,以为他死了。她万分激动,以致引起瓦勒诺先生的嫉妒。
他未免担心得过早了。于连感到德·雷纳尔夫人风致楚楚,但是他正因为她漂亮而憎恨她。她是第一块礁石,险些遏制他飞黄腾达。他尽量少跟她说话,为的是让她忘掉第一天促使他去吻她手的那种激情。
德·雷纳尔夫人的贴身女仆艾丽莎,很快就爱上了年轻的家庭教师,她常常对女主人谈起他。艾丽莎小姐的爱情给于连招致一个男仆的仇恨。有一天,他听见这个男仆对艾丽莎说:“自从这个脏兮兮的家庭教师进门以后,您就不理睬我了。”于连不该受到这种辱骂,但出于美男子的本能,他加倍注意外表。瓦勒诺先生的敌意也随之有增无减。他公开扬言,这样爱打扮对一个年轻神父不适宜。于连不穿教士长袍,穿的却是这套礼服。
德·雷纳尔夫人注意到,他同艾丽莎小姐说话比平时多。她了解到,谈话的缘起是因为于连的小衣橱里衣服少得可怜。他的内衣太少,不得不送到外面去洗,正是这些琐事艾丽莎可以帮忙。德·雷纳尔夫人没有料到他这样一贫如洗,深为触动。她很想送些礼物给他,可是不敢。这种内心的抗拒,是于连在她身上引起的初次纠缠不休的情感。迄今为止,于连的名字对她而言,全然是精神上的纯粹快感。德·雷纳尔夫人牵挂着于连的贫穷,同丈夫谈起要送给于连内衣。
“太笨了!”他回答,“什么!给一个我们十二分满意,出色地伺候我们的人送礼吗?只有在他工作漫不经心时,才应该激发他的热情。”
这种观点使德·雷纳尔夫人感到无地自容。在于连到来以前,她是不会这样考虑的。她看到年轻神父衣着极其整洁,而且非常简朴,她总是这样想:这个可怜的小伙子,真难为他了!
她逐渐对于连捉襟见肘的处境抱以同情,而不是感到不舒服。
德·雷纳尔夫人属于这样的外省女人:在开始见到她的半个月里,你会把她看作傻瓜。她毫无人生经验,不留意说话方式。她心灵高尚,洁身自好。命运虽然把她投到凡夫俗子中间,但人人与生俱来追求幸福的本能,使她多半不去注意他们的所作所为。
如果她接受过一点教育,她那纯朴的天性和活跃的头脑就会引人注目。她是个女继承人,在圣心修道院狂热崇拜的修女中间长大,她们非常敌视仇恨耶稣会士的法国人。德·雷纳尔夫人很有辨别力,不久就把她在修道院里学到的一切看成荒谬绝伦,统统置诸脑后。不过她没有用任何东西来代替,终于变得茫无所知。她是一大笔财产的女继承人,过早受到阿谀奉承,况且她笃信宗教,形成完全内向的生活方式。表面上她低首下心,能克制意志,在维里耶尔,做丈夫的都向妻子援引她作为榜样,德·雷纳尔先生也引以为豪,其实这种心灵状态源自她高傲的性格。即使傲世恃才的公主,对她周围贵族的所作所为,顾盼的程度也远胜过这位如此温柔和谦逊的女人对丈夫言行的注意。在于连到来之前,她所关心的确实只是她的孩子。他们的头疼脑热,他们的不舒服,他们的一颦一笑,都令她牵肠挂肚,她平生只有在贝桑松的圣心修道院才热爱过天主。
她的一个儿子发烧,她心里急得几乎就像孩子一命呜呼似的,不过她不屑于与外人说。在结婚后的头几年,她要倾吐衷肠,便把这类烦恼悄悄地告诉她的丈夫,但是迎来的经常是哈哈大笑,耸一耸肩,还伴随着粗俗格言,指责妇女这种傻念头。这类取笑,特别是针对孩子们的病痛时,犹如匕首一样扎进德·雷纳尔夫人的心里。她所得到的,已不再是她在度过青年时代的耶稣会修道院里听到的谄媚奉承和甜言蜜语。她的教育在痛苦中完成。她太倨傲,即便对她的女友德维尔夫人,也不提这类烦恼。她设想,所有男人都像她丈夫、瓦勒诺先生和专区区长沙尔科·德·莫吉隆。他们粗鲁无礼,凡是跟金钱、地位或十字勋章无关的事一概不闻不问,对一切令他们不快的说理盲目仇视,这几点在她看来就像穿靴戴帽一样,对男性是自然而然的。
过了多少年,德·雷纳尔夫人还是不习惯跟这些拜金者相处,可是她又必须生活在他们中间。
这样,年轻的农民于连便获得了青睐。在对这个高尚而自尊的心灵表现的同情中,她得到了新鲜事物流光溢彩给人的快感。德·雷纳尔夫人不久就原谅了他的极端无知和举止粗野,这种无知更显可爱,这种粗野她能加以纠正。她感到听他讲话是种享受,即使说的是生活琐事,即使说到一条可怜的狗穿过街心时,被农民疾驰而过的大车碾死。这个痛苦的场面引起她丈夫朗声大笑,而她看到于连紧锁好看的黑色弯眉毛。宽容、高尚、仁慈,渐渐地,她觉得这些只存在于这个年轻神父身上。她只对他抱着由衷的同情,甚至有着赞赏,那是这些美德在高尚心灵中所激起的。
倘若在巴黎,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态度很快就明朗了,但在巴黎,爱情是小说的宠儿。年轻的家庭教师和他羞答答的女主人,在三四本小说里,甚至在吉姆纳斯剧院[48]上演剧目的歌词里,就能找到他们的处境该怎么办。小说会给他们描绘出该扮演什么角色,提供该模仿的榜样。虚荣心迟早会迫使于连去仿照这个楷模,尽管没有丝毫乐趣,或许还感到厌恶。
在阿丰隆[49]或者比利牛斯山区的一座小城里,由于天气炎热,微不足道的事件也会变得具有决定性影响。在我们这里阴霾密布的天空下,一个贫穷的青年,他之所以有野心,仅仅是因为他敏感的心灵需要金钱才能提供快乐。他每天见到的是一个三十岁的女人,这个女人守身如玉,一门心思都放在孩子们身上,决不在小说里撷取行动的榜样。在外省,一切都慢条斯理,潜移默化,更加顺乎情理。
德·雷纳尔夫人想到年轻家庭教师的贫寒,时常泫然泪下。有一天,于连发现她泪水涟涟。
“唉!夫人,您遇到什么伤心事了吗?”
“不,我的朋友,”她回答,“请把孩子们叫来,我们去散散步。”
她挽起他的胳膊,倚在他身上,那种方式令于连感到奇怪。她是第一次称他为我的朋友。
将近散完步时,于连注意到她的脸涨得绯红。她放慢了步子。
“可能有人对您说过,”她说,眼睛没有看他,“我有一个非常有钱的姑母,她住在贝桑松。我是她唯一的继承人。她给我的馈赠难以计数……我的三个儿子取得进步……非常惊人……因此我想请您接受一件小礼物,作为我感激的心意。只不过是几个路易,让您添点内衣。可是……”她补充说,脸越发红了,止住了话头。
“不过什么,夫人?”于连问。
她低下头继续说:“这件事就用不着对我丈夫提起了。”
“我出身低微,夫人,但是我并不卑贱,”于连站住说,眼睛闪烁着怒火,身子挺得笔直,“您欠考虑了。如果我等而下之,对德·雷纳尔先生隐瞒牵涉钱的任何事,我就连一个仆人也不如了。”
德·雷纳尔夫人惊慌失措。
于连继续说:“自从我住到市长先生家里,他已经五次付给我三十六法郎。我随时可以把我的账本拿给德·雷纳尔先生看,拿给任何人看,甚至拿给怨恨我的瓦勒诺先生看。”
在他发了这通脾气以后,德·雷纳尔夫人脸色始终煞白,瑟瑟发抖,散步直到结束,两人都找不到话题使谈话继续下去。在于连骄傲的心里,钟情于德·雷纳尔夫人,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至于她,她尊敬他,赞赏他,为此还曾受到责备。她借口弥补她无意中让他蒙受的耻辱,决定给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德·雷纳尔夫人做出新花样,为此幸福了一个星期,得到的效果是部分平息了于连的怒火,他从中根本看不到有什么个人好感。
啊!他心想,这些有钱人就是这样:他们侮辱了人,随后又以为假惺惺来几下,就可以通通弥补了!
德·雷纳尔夫人有一肚子话要吐露,况且她太天真,以至于她尽管下了决心,还是把她提出送钱给于连,以及遭到拒绝的事,讲给她丈夫听。
“怎么,”德·雷纳尔先生勃然大怒,说道,“您忍受得了一个仆人的拒绝?”
德·雷纳尔夫人听到“仆人”这个词,叫了一声。
他便说:“我这样说,夫人,就像已故的德·孔代亲王一样,他向新婚妻子介绍他的侍从时,这样说:‘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仆人。’我给您念过伯藏瓦尔[50]的《回忆录》中的这一段,要保持高贵身份,这句话至关重要。凡是住在您家里,领取工钱,又不是贵族的人,都是您的仆人。我要跟这个于连先生谈一谈,给他一百法郎。”
“啊,我的朋友!”德·雷纳尔夫人浑身颤抖地说,“这样做至少别当着仆人的面!”
“不错,他们会嫉妒,而且很有理由。”她的丈夫一面说,一面走开了,心里在考虑到底给多少钱。
德·雷纳尔夫人倒在一张椅子上,难受得几乎昏厥过去。他去侮辱于连,而且这都怪我!她厌恶她的丈夫,用双手掩住了脸。她决定再也不讲知心话。
待她再见到于连时,她浑身颤抖,胸口挛缩,以至于说不出一句话。在局促不安中,她抓起他的手,捏紧了。
“嗯,我的朋友,”她终于对他说,“您对我的丈夫满意吗?”
“我怎么会不满意呢?”于连带着苦笑回答,“他给了我一百法郎。”
德·雷纳尔夫人看着他,好像不太相信。
“让我挽着您的胳膊。”她终于说,于连还从来未见过她这样勇气十足。
她不顾维里耶尔书店老板有自由主义思想的可怕名声,毅然走进了书店,在那里挑选了十个路易的书,送给她的几个儿子。她知道于连正期望看到这些书,叫每个孩子在书店里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分到的书上。德·雷纳尔夫人大胆地用这种方法向于连赔不是,正当她扬扬自得时,于连却惊异于在书店里看到这么多书。他从来不敢走进这样渎神的地方,他的心在怦怦乱跳。他非但不想猜测德·雷纳尔夫人心里的想法,反而在细细思量,一个学神学的年轻学生有什么办法搞到几本这样的书。最后他想到,用一点手腕也许能说服德·雷纳尔先生,有必要将本省出生的贵族的经历,让他的儿子们译成拉丁文,作为练习。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于连看到这个主意成功了,而且轻而易举,所以,不久,他跟德·雷纳尔先生谈话时,竟敢提到另一个行动,这对一个贵族来说要难办得多。因为于连要到书店预订书籍,这等于帮助一个自由党人发财。德·雷纳尔先生完全同意,他的长子将来进了军校,在谈话中会听人提到一些书,所以,先让他的长子“de visu”[51]一番,倒是明智之举。但是于连看到市长先生坚持己见,不敢走得更远。他揣度其中有隐秘的原因,然而却猜不出来。
“我一向认为,先生,”有一天他对市长先生说,“一个像雷纳尔这样显赫的贵族,他的名字出现在书店肮脏的账簿上,实在是不得体的事。”
德·雷纳尔先生的脑门豁然开朗。
于连用更谦卑的口吻继续说:“对一个学神学的穷学生来说,如果有一天发现在书店的租书记录本上有他的名字,这也会给人一个很坏的印象。自由党人会指责我借过污秽下流的书。谁知道他们是否会在我的名字后面写上那些邪恶书籍的书名呢?”
但于连放弃了原来的打算。他看到市长的脸又恢复了窘迫和不悦的神情。于连缄口不言了。我控制了这个人,他想。
几天以后,最大的孩子当着德·雷纳尔先生的面,向于连问起在《每日新闻》[52]上预告的一本书。
“为了避免让雅各宾党人有理由得意,”年轻的家庭教师说,“同时又使我能够回答阿道夫先生的问题,不妨让您的末等仆役到书店去预订一本。”
“这个主意倒不错。”德·雷纳尔先生说,显而易见的和颜悦色。
“不过应当限定,”于连说,对于期待已久、眼看大功告成的人来说,他脸上那种庄重的、几乎是懊丧的神态,是再合适不过了,“应当限定这个仆人不许拿任何小说。这些危险读物一旦乘虚而入,就会腐蚀夫人的那些女仆和那个仆人。”
“您忘了提政治小册子。”德·雷纳尔先生高傲地补充说。孩子们的家庭教师设想出这个巧妙的折中办法令他赞赏,但他想掩盖起来。
于连的生活就这样充满了多次小型谈判。他关心成功,远远胜过关心德·雷纳尔夫人对他明显的偏爱,只消他探索她的心境,就能琢磨出这种感情。
他过去生活中的那种精神状态,又出现在维里耶尔市长家里。在这儿,正如在他父亲的锯木厂里一样,他深深蔑视同他生活在一起的那些人,也遭到他们的憎恨。每天,专区区长、瓦勒诺先生和市长家的其他朋友,对他们眼前发生的事都要议论一番,于连看出,他们的观点与现实背道而驰。但凡他觉得令人钦佩的行动,却正好遭到他周围那些人臧否。他内心总是这样反驳:真是魔鬼!或者真是傻瓜!尽管他睨视一切,但有趣的是,他往往丝毫不理解别人谈论的事。
他平生只对老外科军医坦诚相见:他不多的见解,只跟波拿巴在意大利的几次战役或外科有关。他年轻胆大,喜欢听对最痛苦的手术的详尽叙述,他总是想,我不会皱眉蹙额的。
德·雷纳尔夫人头一次跟他谈起与孩子们的教育无关的事时,他却谈起外科手术,她脸色变得苍白,请他别再说下去。
于连对别的事一无所知。因此,跟德·雷纳尔夫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只有他俩的时候,他们之间就出现极其古怪的沉默。在客厅里,不管他的态度多么谦恭,她还是在他的眼睛里发现高人一等的神态,认为自己在智力上超过来到她家的任何人。只要她单独同他待在一起,她就看到他明显地态度尴尬。她为此感到忐忑不安,因为女性的本能告诉她,这种尴尬绝不是出于温馨的情感。
老外科军医谈起他所见过的上流社会,于连从他的叙述里得出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根据这个想法,凡是同一个女子待在一起,只要出现沉默,他就会感到丢脸,仿佛这沉默是他的过错造成的。在两个人单独交谈时,这种感觉便令人难受百倍。对于一个男人跟一个女人单独相处时该说些什么,他的想象里充满了最夸张的、最虚无缥缈的见解,而在他心乱如麻时,他的想象只向他提供无法接受的主意。他的心灵犹如坠入云里雾中,他无法从丢人现眼的沉默中摆脱出来。因此,在他跟德·雷纳尔夫人和孩子们长时间散步的时候,他受到撕心裂肺般的折磨,神态变得更加严肃。他自惭形秽。倘若不巧他非得说话,他会说出极其荒唐可笑的话来。糟糕透顶的是,他看到并夸大自己的荒唐,但他看不到的是自己眼睛的神情。这双眼睛那么漂亮,显示出热烈奔放的心灵,恰如出色的演员,有时会凭空孕育出迷人的含义。德·雷纳尔夫人注意到,他单独跟她待在一起时,只有突如其来的事使他分心,他不再考虑怎样说恭维话的时候,才会谈起有趣的话题。由于市长家的朋友不会飨以她有光彩的新观点,于是她愉悦地消受于连熠熠闪耀的思想。
自从拿破仑垮台以来,外表打扮得风流倜傥之举,已从外省风俗中被严厉地剔除出去了。人人都怕丢掉职务。恶人在圣会寻找支持——假冒为善,甚至在自由党的圈子里取得长足的发展。烦闷的情绪与日俱增。除了读书和园艺,没有别的乐趣。
德·雷纳尔夫人将继承一个虔诚的姑妈的大笔遗产,十六岁便嫁给一个有地位的贵族,平生既没有经历过,也没有见过一星半点跟爱情类似的感情。唯有听她忏悔的神父谢朗,针对瓦勒诺先生对她的追求,和她谈起过爱情,况且他描绘得那么令人恶心,以致这个词在她看来意味着最下流无耻的放荡。偶尔也有几本小说落到她手里,她在书中找到的爱情,被她看成例外,甚至是完全反常的。由于这样无知,德·雷纳尔夫人心情舒畅,不断地关心于连,远远想不到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