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五行纲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方法——意象思维

一 对象与方法

从方法的角度,可以粗略将研究对象分为简单系统、复杂系统、超复杂系统三大类。

简单系统,主要指可以用理性思维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系统。在简单系统中,实体非常显著,关系比较少,一些实体之间关系比较容易确定,一些关系可以忽略(如对象与研究者的关系)。在研究简单系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分析还原、数学、逻辑、实证等方法,这些构成主客二分哲学理性思维方法的主体。

复杂系统与简单系统的区别,除了组成要素数量的不同外,主要在于关系的种类与性质不同。复杂系统的关系十分复杂:关系数量大,种类多,层次多;不仅有显现的、在场的关系,还有不在场的隐含关系;有可以把握的关系,也有不能把握的关系;有能用数学方程表达的关系,但可能解不确定,也有不能用数学表达的关系;要素或层次之间多为非线性关系;偶然性、不确定性、自组织突变等,均不是简单因果关系。由于关系的复杂,分析还原方法难以适用。在研究复杂系统过程中,系统论、混沌学等新的科学方法形成和发展,但这些方法只能适用于少数复杂系统(要素数量大的构成系统)。对许多复杂系统来(生成系统)说,或者是将其简化为简单实体系统,或者仍然没有合适的研究方法可用。

超复杂系统有两类:一类是有意识和感情的生命系统,如人体生命系统;另一类是由人组成的具有较清晰边界的、相对完整的社会系统,即国家系统。超复杂系统与复杂系统的区别主要是:人有意识,意识与非意识有质的不同;“身”与“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超越了通常复杂系统的研究范畴。分析还原的方法逻辑思维的方法、实证和数学的方法以至现有的混沌学、系统论等方法,往往对超复杂系统不适用。

研究超复杂系统,需要对系统进行简化,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将其简化为以实体为主的简单系统,忽略复杂关系,这是西医的方法,是理性思维的方法;另一条路是中医的方法,是意象思维的方法。

意象思维与理性思维之间存在竞争,存在优胜劣汰。中医能在与西医竞争中生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不同的思维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实践与历史的检验表明,意象思维方法应用于人体生命系统是恰当的、有效的方法。

孤立的方法本身无所谓对错、好坏,关键在于方法是否用于合适的对象,是否用得恰当,是否取得比别的方法更好的效果。在一定意义上,对象与方法相互适应、相互匹配。

二 意象指什么

“意”在本节主要指人的主观意识,“意由心发”,“意”是大脑中已经有的对世界的认识与方法,如中国人头脑中的天人合一论、元气论、阴阳论等。

“象”有多种含义,如形象(空间)、现象(时间)、物象(实体)等。《周易》中“象”常指分类方法。中国古代老子认为:在元气化生万物的过程中,先成“象”,后成形;无形为“象”,有形为物。因此,“象”可以理解为关系。“象”在不同的场合,被不同的人赋予不同的含义。现代有人认为,“象”主要代表现象或时间。

本节中,可以将“象”理解为实体与关系的整体表现。意象思维中的“象”,简单说就是对象,是客体。通常,随着对象复杂性的不同,“象”的含义也不同:对简单系统而言,“象”多为实体的表现;对复杂系统而言,“象”主要为关系的表现。

“意”与“象”合为意象,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含义。在文艺方面,意象常指想象的画面或情景:如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音乐中“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科学意象,常指大脑中实际出现的画面,如梦中出现“蛇环”导致苯环的发现。还有人认为,意象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指大脑中出现的对事物的一种映象、图像或幻觉。

本节中,意象指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交融。意象思维原本是中医描述人体生命系统的方法,是天人合一论的方法,是对待和处理复杂关系的方法,是不同于逻辑思维的另类思维方法。本书将意象思维方法扩展应用于超复杂的社会系统。

意象思维是理论与方法合一。通常,不同的世界观或理论有不同的方法。意象思维是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另类理论的思维方法。另类理论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不是来自遗传,也不是上帝的恩赐,不是先验论。意象思维不是客体主动、主体被动的、反映客体镜像的方法,也不是客体被动、主体主动的、透视客体图像的方法,而是主客交融产生认识的方法。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不仅是理论,同时也是意象思维方法的典型代表:天人合一不是分析还原方法,而是整体观,“人与天地相参”是具体方法;阴阳论包含阴阳分类方法;五行论离不开取象比类方法。另类理论中包含意象思维方法,意象思维不能脱离另类理论而孤立存在。

意象思维是理性与悟性合一之法。意象思维中包含理性:意与象结合的过程是从普遍原理推演到具体对象的过程,属于逻辑思维;意象思维中常有比类推理,比类推理是或然性推理,虽然与必然性推理不同,但仍属于逻辑思维。比类推理中包含悟性:如何比类,取象比类,如何选象,需要悟性;并非所有同类都具有同理,或然性推理虽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也不是漫无边际的胡说八道,如何推理,需要悟性。意象思维中,有理性,也有悟性,二者纠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不清,剪还乱”。理性思维好比车行陆地,陆地坚硬而结实,车行靠规律、规则;意象思维好比船行大海,大海风云变化莫测,船航行不仅靠理性(知识和规律),而且靠船长的悟性(灵活应变能力)。中医关于五脏功能的许多认识,就是来自比类推理,就是理性与悟性合一的产物。

意象思维是“形上”之法。“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形下”指“器”,“形下”指物质实体;“形上”指“道”,“形上”或“道”可以理解为关系。不同范畴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思维方法:理性思维是研究物质实体之法,是“形下”之法;意象思维是处理复杂关系之法,是“形上”之法。“形上”是关系,对关系无法进行定量测量,通常只能对关系进行定性描述。阴阳论与五行论都是以定性描述为主:阴阳有虚实之分,虚实是定性;木火土金水五行有强弱或盛衰之分,强弱也是定性。古今中外许多高明的政治、军事、外交、商贸的决策,通常是悟性与理性的合一,悟性无法定量。许多“形上”事物,如伦理道德、民主、自由、公平等,也只能定性描述。

意象思维运用有优劣、好坏、对错之分。同样应用《周易》进行占筮,有人被誉为很“神”;有人被贬为“满嘴喷粪”、很臭。意象思维虽然具有灵活性,但并不是随意的。应用意象思维方法于社会,不是要发现什么客观规律,也不是建立什么科学理论,只是试图理解或描述社会系统内的复杂关系。意象思维运用的是好还是坏,是对还是错,是否有意义,需要实践和历史的双重检验。

三 模型

理性思维方法通常认为,事物的本来面貌是可以被认识和真实反映的。

意象思维是用模型近似代表真实存在,模型不等于真实。在模型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主观意愿的影响。模型类似画像,好的画像可以更传神,可以传世千年,可以超越真实存在。

为什么要用模型代表真实?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1章)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庄子·知北游》)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道是不可言说的,复杂关系的真正面貌是难以认识的。道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那么只有用模型来近似表示。寿命只有一天的朝菌类怎么能知道一个月的变化;春生夏死的蝉怎么能知道秋与冬。古人认为,人的认识有局限性,如同朝菌和蟪蛄,不可能认识事物的真实面貌,只能用模型来近似模拟。“言不尽意”,是说对事物的描述只能是近似的。“立象以尽意”,是用形象的模型来近似代表对事物的认识。

意象思维方法广泛运用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气象、占筮、星算、炼丹、预测、风水、政治、军事、中医等。但在今天看来,经过实践和历史的双重检验之后:意象思维仅在中医学理论和实践中得到承认和保留;在许多领域中或者消失,或者被理性思维方法所取代;在政治、军事等领域中虽然存在,但也很少被正式承认。

理性思维通常用实体模型,一些模型被认为是绝对正确的,从而不再被认为是模型,而被认为等同于客观存在。例如,哈维用水泵模型说明心脏功能,被认为是伟大的科学发现,是现代生理学的基础,但这个模型太过简单,只重实体,忽视了许多重要关系。

意象思维通常用关系模型,评价这些模型难有客观的衡量标准,因而常被认为是不科学的。重大的关系模型有:天人同构模型,如同“俄罗斯套娃”,天是个大“套娃”,人是个小“套娃”,天像人一样是生成的;阴阳关系模型,用阴夭、阳夭、乾卦、坤卦来代表万物阴阳;五行关系模型,用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代表超复杂系统内的自调控能力。

社会五行类似中医五行,不仅是简化模型,也是自调控模型,通过五行生克关系的调控,维持社会相对稳定状态。

如何建立模型,建立什么样的模型,如何运用模型,都不是纯理性思维的过程,在意象思维中,悟性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四 悟性

《周易》是意象思维典型,“感而遂通”,从感到通就是靠悟性。

意象思维与取象比类紧密相连。取象比类是一种分类方法,它需要悟性,它与理性分类方法有着明显区别。

理性分类方法通常是以实体特征为分类标准,如果将男人、女人、马、牛、天、地等进行分类,理性的分类结果是:男、女、牛、马属生命类;天、地为非生命类;生命类可再细分,男、女、牛、马同属动物类,同属脊椎动物类。

取象比类的分类,不是按实体标准,而是按象来分。象可以是性别,男、女虽然都是人,但男为阳、为乾,女为阴、为坤;象可以不取“形”而取“神”,马与男人的“神”是“刚劲雄健”,所以马与男人都属乾卦类,而牛与女人的“神”是“温敦宽厚”,牛与女人同归于坤卦类。

象的含义多样与含混,没有固定、清晰、不变的概念。“夫物类之相应,玄妙深微,知不能论,辨不能解”(《淮南子·览冥训》)。如何选取“知不能论,辨不能解”的象,不是逻辑思维所长,需要靠悟性。

悟性一词有多种含义和用法,没有严格定义,没有清晰解释,其含义随使用场合而变。悟性是意象思维的必要条件。在一定场合,悟性作为一种方法,又可以与意象思维并列、与理性并列。意象思维与另类实践密切相关,因此悟性也常与另类实践有关。悟性可以被认为是从另类实践(巫术、卜卦、佛、道、气功、中医等)到另类理论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变化莫测的通道。悟性通常包括灵感、顿悟等。

悟性没有规矩与方圆,是天马行空,无法教授、学习、模仿,是难于言说的概念。悟性与天分有关,但悟性不等于天生聪明,聪明也不等于智慧。悟性是产生智慧的能力,是创造性之源。佛家认为,开悟就是突然的明白,开悟前如同在沟的一边,开悟后是跳到沟的另一边。庄子曰:“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悟性是真人的秉性。悟性不可定量,但悟性有大小、高低定性之分。有些人认为,古代的“心斋”“坐忘”或现代的气功有助于提高悟性。

悟性不同于理性。中学生解几何学难题,不仅需要理性推理,也需要悟性。悟性有很多种:有的学生擅长解几何难题,而对写作文不开窍;有的学生擅长写作文,而对解几何题不开窍;意象思维的悟性,不同于写作文的悟性,也不同于解几何题的悟性。伟大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军事家的许多重要决策之所以高明,就在于悟性高。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他们不是仅靠理性,更重要的是靠非凡的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