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慈善捐赠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活动,是慈善事业的资源基础,也是其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一个社会的慈善捐赠水平是现代文明和公众参与程度的重要体现。现代慈善捐赠作为“第三部门”资源,具有市场机制和公共财政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在慈善事业领域中,慈善捐赠扮演着基础角色,对维护社会团结和社会互助,扩大社会服务范围,促进科学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发展,环境保护等,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慈善捐赠,慈善事业就成了无米之炊。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慈善捐赠领域发生了诸多积极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慈善捐赠数额大幅上升,个人与企业捐赠均呈快速增长趋势。2000—2012年,社会捐赠额年度平均增长率约为53.96%,如果扣除2003—2004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特大震灾)两个特殊时期的增长率(分别高达115%和260%),平均年度增长率也达到了29.5%。2005年中国慈善捐款额超过50亿元,2007年突破百亿元,2009年则超过500亿元,2013年中国各地共接收社会捐款566.4亿元。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个体慈善意识的觉醒以及慈善捐赠能力的提升。同时,企业捐赠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震灾、2013年雅安震灾等重大自然灾害期间,全国几乎所有的知名企业均有大额捐赠,超过千万元捐赠的企业不在少数。其次,慈善基金组织获得了较快发展,传统基金会格局开始被打破。中国的基金会从2003年的954家增长至2013年的3549家,增长了2.7倍。长期以来,中国慈善基金会格局主要是由公募基金会一统天下,公募基金会又以全国性基金会为主。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社会各领域的发育,为非公募基金会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外部条件。从2005年到2013年,全国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从254家增至2132家,成为慈善基金组织发展以及慈善捐赠领域中的突出亮点。在这个时期,非公募基金会平均年增长率为30.5%,明显高于同期公募基金会平均9.93%的年增长率,同期非公募基金会占基金会总量的比重也从26.05%上升至60.2%。在可预期的未来,慈善基金组织仍将处在数量与规模的快速扩张期。这种局面是近年来国家在慈善救助领域中大力推动制度建设以及扶植民间服务组织的结果。再次,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运行和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包括民政部成立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慈善捐赠管理由“条块分割”走向“综合协调”;《慈善事业法(草案)》经过多次研究论证,纳入国家立法规划;慈善志愿服务不断扩展,股权捐赠等筹资方式出现,慈善信托进入起步阶段;政府和民间的评估能力得到提升,慈善捐赠过程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日益受到重视;慈善募捐事业逐渐向多元化、规范化以及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当前中国慈善捐赠事业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以及个人的捐赠过程中,行政化是捐赠主体动员机制的共同特征,各级民政部门和官办基金会接收了大部分慈善资金。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捐赠一般直接给民政部门或慈善总会系统,企业捐赠也多被官办基金会接收。政府部门习惯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较强的宏观控制功能,较高的登记注册门槛也限制了许多规模较小的慈善基金组织的发展。2012年美国有各类基金会86192家,资产总额7150亿美元,捐助金额520亿美元。目前,中国基金会数量只有美国基金会数量的1/20左右。[1]近年来,与慈善捐赠相关的税收立法建议取得了不小的进展,逐步给予企业和个人更大的免税优惠;但现实中公益性捐赠减免税政策有待落实和完善,主要问题有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标准不统一,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覆盖的慈善组织范围有限,减免凭证获得及实现退税的难度大,缺乏“倒逼”效应机制,等等。屡屡发生并曝光的慈善捐赠丑闻进一步加重了社会对慈善捐赠组织公信力的疑虑,对慈善基金与服务组织的评估已经成为迫切需要,慈善捐赠领域中的社会公信力的提高关键还在于慈善捐赠公开透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制度的滞后、中产阶层数量较少以及现代慈善意识淡薄,中国慈善捐赠组织的运行具有强烈的行政主导色彩,形成了以企事业单位捐赠为主、个人(家庭)捐赠为辅的捐赠格局,几乎没有遗产捐赠。而现代慈善捐赠格局的突出特征是以个人(家庭)捐赠为主体,以遗赠、基金会捐赠和企业捐赠为辅。同时,中国慈善捐赠方式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高,中国慈善捐赠领域中的募捐方式较为单一。大量个人募捐依靠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动员;大多数慈善捐赠机构忽略了慈善募捐策略的开发,局限于传统的“等、靠、要”的被动方式。
进一步完善慈善捐赠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慈善帮扶,有助于弥补慈善事业和社会建设的“短板”。为此,需要采取的政策举措有:①在慈善基金组织管理体制上,进一步放权搞活。首先,逐步改变慈善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广泛落实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的政策。其次,适度降低慈善基金组织的登记注册门槛,尤其是要进一步减少基金会的登记注册资金。再次,通过建立第三方的监督体系,培育自治精神,逐步将慈善基金会作为慈善捐赠基金的主要运作机构,形成以非公募基金会为主体的现代慈善基金会格局。②在税收激励机制上,加大慈善捐赠税收激励力度与范围。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关于慈善捐赠免税的法规,尤其要增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可操作性,出台和落实捐赠免税的具体办法和细则,下放慈善服务组织的免税审查资格审批权,扩大享有免税资格的慈善组织范围,逐渐消除官办NGO与民间慈善组织的差别待遇。③在监督机制上,逐步构建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与完善公开透明制度。在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领域,可以以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网站、基金会中心网站为平台,使慈善捐助信息统计、年检与评估信息发布以及捐助信息查询日常化、定期化、制度化;以慈善法出台为契机,将慈善基金组织公开透明的刚性规定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大幅提升监督问责程序的可操作性;在管理和技术手段应用领域,借鉴美国国家税务局要求慈善组织递交的财务和活动状况年度报表(990表和990-PF表)的内容形式,防止不适当享用免税资格和公众捐赠。基金会和慈善服务组织有义务每年发布一份年度报告,提供经过审计的财务数据和受资助情况报告。通过现代网络与软件技术系统,使绝大多数慈善组织建立起自身的信息发布网站,并统一置于行业自律组织的网络中,改变分散且不规范的网络公示制度,通过高度透明与方便快捷的公众查询系统,随时接受社会大众的查询与监督。④大力推动慈善劝募组织的专业化与职业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建立现代慈善筹款组织与机构,培养、使用具有专业化素养的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其二,形成系统的职业技能与方法、职业伦理与规范,筹款人员需要参加相应的专业培训并取得资格认证;其三,设立专业教育培训系统以及专门的研究机构。⑤加快研究并适时推出遗产税与赠与税。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不仅有利于调节贫富分化、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完善并优化税收结构,而且对慈善捐赠事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被证明。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加快研究并适时推出遗产税与赠与税的时机已经到来。遗产税与赠与税的推出,必将推动中国慈善捐赠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利用社会力量发展慈善事业,并强调要加强慈善捐赠领域的制度化与法治化建设。系统总结中国慈善捐赠机制的现状与困境,探讨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与路径,成为社会领域变革所提出的重要课题。对慈善捐赠机制的研究,在政策实务层面有助于推动慈善资源的开发,引导企业和公民捐赠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在理论建构的层面有助于丰富和充实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理论。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研究概述,第二章到第八章是互为系统的专题研究,分别探讨捐赠主体及其行为方式、捐赠中介机构及其行为特征、影响慈善捐赠的文化和社会因素、慈善募捐方式及创新、慈善救助方式及创新、慈善捐赠机制发展趋势、西方慈善捐赠机制的基本模式与特点。本研究把慈善捐赠机制划分为组织机制、制度机制和文化机制等基本的亚类型,把慈善捐赠主体的类型、捐赠行为的动力(促发与动机)、捐赠渠道与方式(形式)、捐赠水平及其具体影响因素、筹资渠道以及治理机制等,视为慈善捐赠机制的组织机制。实际上,慈善捐赠机制中的组织机制涉及捐赠方、受赠方、受益方三类基本主体。从捐赠方的角度来看,涉及捐赠方的类型、捐赠行为的动力(促发与动机)、捐赠渠道与方式(形式)、捐赠水平与影响因素;从受赠方的角度来看,涉及募捐方式与筹资渠道等;从受益方角度来看,涉及捐赠组织机制中的治理机制等。整体上来看,募捐、捐赠、受赠、资助服务、受益是一个捐赠机制的连续统,构成了慈善捐赠组织机制的基本内容。影响慈善捐赠主体与行为的法律法规和社会文化、惯习,构成了慈善捐赠机制研究的制度机制因素与文化机制因素。
本书在进一步确认学术界已有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结论与认识,其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合多重研究维度和理论视角,对捐赠主体行为方式和捐赠机制做出客观分析和系统归纳,着力概括其关键特征的变化。国内有关慈善捐赠机制的整体研究不多,涉及慈善捐赠机制转型的研究更少。本书具体挖掘和梳理了大量文献资料,围绕慈善捐赠组织行为以及与制度、文化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形成基本分析框架,对慈善捐赠事业在社会转型时期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捐赠过程各类内外关系做出梳理,细致考察了捐赠的类型特征、活动内容、组织形式以及运行机制,拓展了慈善捐赠机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围绕中外慈善事业的捐赠方、受赠方、受益方和慈善活动的组织、制度与文化机制,较完整地揭示了慈善捐赠的运行主体和机制构建。
第二,探讨了社区促进机制、机制发展趋势等学术界较少涉及的专题。这些研究初步建构了社区促进机制的理论框架与运作策略,形成了社区捐赠机制改进的新思路,为建立中国本土化的慈善捐赠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学术和实践依据。本书总结了中国慈善捐赠组织管理体制由“偏紧”控制到“宽松”管理的走向、慈善捐赠管理机制的革新速度依赖于法律法规建设速度以及政府部门直接退出程度等观点,试图进一步揭示慈善捐赠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通过中外比较研究,深入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具体考察西方国家慈善捐赠的启动、动员、组织和资助过程,发现慈善捐赠机制的高水平运行与文化观念机制(社会价值基础)、税收机制、组织运行机制、管理监督机制等各种结构因素的发展和完善相关,如慈善捐赠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平衡,基督教价值传统是捐赠行为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合理科学的税收政策形成推动慈善捐赠的有效机理,慈善募捐组织过程社会化、职业化、人性化趋势,以及在现代管理监督机制下慈善组织自律水平的提高等。
第四,将学术性与应用性研究相结合,较多揭示了具有政策评估、政策倡导意义的现实问题。研究者将逻辑分析与经验概括相统一,注意选择有政策评估和倡导价值的分析对象,着重提炼有现实意义的学术知识,以突出研究课题在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性。在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设想,尤其是扩大享有免税资格的相关慈善组织范围,逐渐消除官办NGO与民间慈善组织的差别待遇,借鉴发达国家相关信息检索系统的经验,建立公正透明的慈善信息披露机制等对策措施,对目前慈善捐赠运行机制的优化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慈善捐赠事业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始终存在一些矛盾与难题。理论上,慈善捐赠事业是来自民间资源并由民间组织运作的事业,但中国较长时间以来的基本国情是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捐赠资源的运作,这使得学术研究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对象之间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断裂或游离。而且慈善捐赠过程与机制涉及的环节和因素很多,实务操作性强,对研究者经验能力的要求高。由于国内慈善捐赠事业还缺乏系统、翔实和口径统一的统计数据,要做出科学、客观的推论并非易事。
目前中国慈善事业处于上升发展阶段,但慈善事业的作用远没有与社会需求、社会体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慈善捐赠机制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现有社会实践水平的局限。然而,学术研究是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先导,需要大力加强法规政策措施、慈善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方面的研究,具体包括政府公共财政与民间慈善捐赠互动关系、慈善中介基金组织的法人性质、慈善组织和成员专业化、慈善信息统计与披露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参与慈善事业的各界同仁有责任通过深入和全面总结已有的经验、面临的问题和改革的措施,推动中国慈善捐赠事业的新发展。
高鉴国
2014年12月
济南 山东大学
[1] 基金会中心网统计,截至2014年12月17日中国基金会数量为4134家,参见http://www.foundationcenter.org.cn(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