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的逃亡之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揭秘建文帝的最后踪迹(上)

永乐2年(公元1404年),建文帝在杨应能、叶希贤和程济三位大臣,以及李方一家人等人的保护下离开云南,去了四川和湖北。8月底,建文帝等人来到吴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原翰林院侍书史仲彬的家,然后只住了3天就离开了吴江县,九月,建文帝等人来到浙江省天台县的天台山,随后建文帝等人离开天台山,又去了四川、贵州、湖北、江西和云南等地方,此后建文帝等人主要在云贵川一带躲藏,其中永乐9年(公元1411年)建文帝等人在云南浪穹(今云南省洱源县)的大喜庵(今潜龙庵遗址)和观音寺里居住了21年的时间,是建文帝待过最长的地方。

自从建文帝等人成功逃出南京后,永乐皇帝朱棣就不断地派大臣去民间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先后派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和户部给事中胡濙等人去云南寻找建文帝,朱棣又派五年(公元1407年)起朱棣派礼部尚书胡濙连续14年受朱棣之命在外暗访建文帝踪迹。永乐2年(公元1404年),朱棣又派太监郑和去云南寻找建文帝,但是这三位大臣在云南都没有找到建文帝等人的下落。永乐3年(公元1405年)6月,朱棣派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出使西洋各国,而且朱棣让郑和等人在出使各国的过程中,顺便去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永乐5年(公元1407年),朱棣又命礼部尚书胡濙去民间寻找太极拳始祖张三丰的下落,而朱棣实际上是让胡濙打着“寻找张三丰”的旗号,秘密去云南、贵州、浙江等地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后来,朱棣还派工部尚书严震等大臣去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永乐10年(公元1412年),建文帝等人在云南浪穹避难时,三月大臣杨应能去世,四月另外一位大臣叶希贤也去世了,建文帝含泪和程济、李方一家人一起把这两位大臣埋葬在大喜庵东边的山墙那里,建文帝把这座墓葬叫做“二忠墓”[1]。

永乐14年(公元1416年),因为建文帝在云南浪穹的大喜庵里得知光严禅院那里朱棣的探子已经离开去了其他地方,又因为光严禅院的住持——悟空禅师是建文帝的幺叔祖,所以建文帝等人离开云南浪穹,去四川崇庆州凤栖山的光严禅院拜访悟空禅师。

光严禅院,位于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街子古镇旁的凤栖山上,始建于晋朝,原名常乐庵,唐武宗年间,因为“会昌灭佛”的事件被毁,唐懿宗咸通5年(公元864年)由善思和尚重建,改名为常乐寺。后历经多次被毁和重建,永乐14年(公元1416年),为避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永乐”的讳,蜀献王朱椿上奏朱棣把常乐寺改名为“光严禅院”。

朱五六,法号为“法仁”,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幺叔,在朱元璋当皇帝之前就去出家当和尚了,曾云游西藏和印度等地,同唐僧一样朱五六也取回了一本真经,这本真经后来被称为《洪武南经》,现藏于四川省图书馆[2]。朱五六回来后转辗到了四川崇庆州的常乐寺,并担任寺庙里的方丈一职。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当时在成都的蜀献王朱椿造访寺庙,得知父亲的幺叔法仁在此出家,便上奏朱元璋请赐朱五六徽号为“悟空”,所以后人就称呼朱五六为“悟空禅师”。

建文帝和程济、李方一家人来到这座寺庙后,悟空禅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悟空禅师是一位仁慈善良的僧人,因为悟空禅师长得像慈眉善目的女菩萨,所以街子人叫他“蛮娘娘”(街子人称藏民为“蛮子”只是称呼习惯不带贬意,因为法仁从西藏过来,所以加了个“蛮”字)。但是建文帝等人为了安全只在光严禅院里面住了几天就离开了。

注:[1]𠅤桂林:《寻迹探史:大明建文帝遗踪线路考察》,东方出版中心,第101页。

[2]𠅤桂林:《寻迹探史:大明建文帝遗踪线路考察》,东方出版中心,第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