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质量体系搭建实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3 过程实战

在进行业务梳理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量,而且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从系统设计出发,了解每一次需求改动会对全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评估出影响的范围。如果单纯地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测试,那么我们将很难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很容易出现漏测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对业务由表及里、由系统到服务、由服务到架构、由架构到逻辑进行梳理。业务梳理的具体策略说明如下。

(1)业务层面

“里”主要强调的是业务与服务之间的关系、服务与模块之间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将服务与模块串联起来,让各个领域都能知道自己的服务里包含了哪些模块和功能。部分业务梳理效果图如图2-2所示。

图2-2 部分业务梳理效果图

(2)服务层面

整理测试需求或者进行技术评审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所涉及的业务服务在系统中的位置、产品对外提供了哪些服务、需要依赖其他服务的哪些功能来完成业务交互,以及外界服务需要依赖哪些服务功能来完成哪些业务交互。简单地讲就是,如果换成我们自己,那么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果换成服务层就是,它的服务能力是什么?它的能力边界在哪里?中间的交互层核心是什么?不论是对于QA团队还是研发团队,清楚地了解上述内容是对系统执行任何任务(task)的底线(baseline)。如图2-3所示的是服务层梳理效果图。

图2-3 服务层梳理效果

(3)数据流

用户一旦开始操作,数据就产生了:经过了哪些中间态,有哪些服务和逻辑可以改变数据状态,最后又是通过哪些服务的处理流转到数据库中的,中间的过程是如何消费的。也就是说,我们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不仅要了解表面的业务功能,还要知道数据流转过程中经过了哪些服务和处理逻辑,以及中间态的每个停留点的服务和数据最后落地的数据库。如图2-4所示的是数据流转梳理效果图。

图2-4 数据流转梳理效果

(4)特殊逻辑时序图

经验告诉我们,QA人员最容易遗漏如下两种测试点:一种是由特殊逻辑的盲区所导致的测试点,另一种是未考虑到的由各种异常所导致的测试点,比如ToB方面的测试,针对不同的企业,我们需要定制很多不同的逻辑。从登录、支付到消息推送等都会存在特殊的定制逻辑,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特殊的定制逻辑进行梳理,了解其上下交互点,以便后面的业务在涉及这些定制的功能点时,能够特别留心,从而避免漏测。如图2-5所示的是逻辑时序梳理效果图。

图2-5 逻辑时序梳理效果

当我们接触一个陌生的领域时,从业务到服务,从服务到上下游,再到具体的架构、逻辑处理、数据流转、所涉及的数据库(DB)等,我们要由表及里、快速地对整个业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形成战斗力,并且能够高效地切换到另外一个领域,成为业务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