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在江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踏青插柳鹞儿飞,修禊流觞雅春集

清明扫墓总是与踏青结合在一起,上坟扫墓结束后人们便在附近踏青游玩。画家丰子恺对年幼时在桐乡石门过清明节的情形记忆得特别深刻,他曾在《缘缘堂续笔·清明》一书中写道:“拜过之后,自由玩耍。有的吃甜麦塌饼,有的吃粽子,有的拔蚕豆梗来做笛子。蚕豆梗是方形的,在上面摘几个洞,作为笛孔。然后再摘一段豌豆梗来,装在这笛的一端,笛便做成。指按笛孔,口吹豌豆梗,发音竟也悠扬可听。”于是,在丰子恺看来,上坟似乎也成了一件愉快的事,因为他“终年住在那市井尘嚣中的低小狭窄的百年老屋里,一朝来到乡村田野,感觉异常新鲜,心情特别快适,好似遨游五湖四海”。

到了野外,人们的心也一下子敞明了起来。孩子们漫山遍野地跑着,采映山红、挖春笋,忙得不亦乐乎。找一片空旷之地,在春风中放风筝,此活动老少咸宜。风筝,在桐乡当地俗称“鹞子”或者“纸鹞”。以细竹为骨架,覆上纸张或者绢帛,扎成鸟、虫、人物等各种造型,绘以彩色,系上长线,乘风而起。清人顾禄《清嘉录》中记载:“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所谓“放断鹞”讲的是,放风筝时,待到风筝高高飞起,就要折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走。风筝飘走,寓意带走自己的疾病和晦气,定然不能让它又飞回来。事实上,古人也早已意识到了这项娱乐活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据宋人李石《续博物志》中的记载可知,春天放纸鸢,小孩子们抬头引线,大口呼气、大声叫喊,可以泄内火。

菱湖双绢制作的风筝袁瑾摄

此时,民众划船,游览名胜寺院,或是私家花园,俗称“下湖”。每至清明,苏州各处园林依次开园,游人花少许钱,便可纵情游览。园内珍禽异卉、静院明轩、名画佳书,令人目不暇接。园内的亭、观、台、榭,被装点一新,又有香糖、果饼供人买卖,各种玩具供孩童玩乐。

此时风和日丽、春光宜人,河塘碧波荡漾,岸边杨柳依依。出游的妇女们爱在发际鬓边装饰柳叶儿,孩子们头戴柳条圈、插上几朵野花,将那一抹春色定格在了身上和心上。在古人的观念中,柳树可不是普通的植物,它有着驱邪避鬼、护佑生灵的神奇功效。明人张岱《夜航船》里曾提到唐代皇帝于上巳节举行祓禊之仪,赐群臣细柳条编织的圈儿,并告诉他们这能够驱虫、免除疫病。宋人吴自牧《梦粱录》曾记载宋代清明时“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以为可以明辨鬼邪,看护家门。近代以来,绍兴人爱在此日将柳条儿插在门上、床边,认为这样可以避凶;金华人则会让小孩子戴柳,认为此举可使孩子有个好娘舅;衢州人则认为未婚女子戴柳和竹箬可使其在将来找个好夫婿。从戴柳的习俗延伸开去,又有了清明戴葱可变聪明,戴豆花可以明目等说法,十分有趣。“柳”又与“留”谐音,戴柳,便有留住春天之意,俗谚有“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清明勿戴柳,红颜变皓首”之语。人们认为青柳留春,留下的是青春;清明断鹞,飞走的是病垢。一“留”一“放”之间,在时序流转的轮盘中,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真挚的希冀与企盼。

历史上,文人雅士多喜好趁着春暖花开,三五聚集,饮酒赋诗,举行修禊雅集。诗人们依次列坐在弯弯曲曲的小溪两侧,身靠茂林修竹,溪中清流缓缓,倒映着红霞万点,装着酒杯碗盏的托盘顺水泛流,流到谁面前,谁就端起来饮尽杯中酒,“曲水流觞”何等风雅!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发生在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会稽郡山阴县(今绍兴市越城区)兰亭的修禊之事。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位友人同聚兰亭举办修禊集会。酒酣兴尽之时,“振笔直遂”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字字精妙、遒媚飘逸,被奉为书法界的极品。事实上修禊的习俗在江南颇为兴盛,及至清代、近代有此习俗的地区甚多。杭州半山即为一处修禊佳地,清人陈文述有《庚申上巳云台师偕诸人于皋亭山修禊作图纪事》诗,赞誉半山修禊“不让兰亭”。友人孙韶曾唱和道:“兰亭禊后皋亭禊,修竹桃花万古情。”一觞一咏,和着十里春风,吹散了竹影婆娑。

清 樊圻 兰亭修禊图卷

这一传统相当古老,可以追溯至周代水滨“祓禊”之俗,通过洗涤身体,驱除疫病。《后汉书·礼仪志》曾记载当时官民于上巳日前往水边洗濯去垢、祛除旧病之事。南朝宋代人刘昭指出,当时人们还会学着古代女巫的样子,用香薰花草沐浴,除鬼魅病害,祈求安康。曹魏以后,祓禊的时间逐渐固定在了农历三月三,不过人们来到水边不再举行沐浴祓除的仪式,反倒把它当成了一次宴饮春游的大好机会,“祓禊”也渐渐变为文人雅士的修禊集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