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构建安全共赢新生态](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75/36511775/b_36511775.jpg)
一、什么是5G,它厉害在哪里
在5G出现之前的几十年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有哪些让我们难以忘怀的里程碑呢?
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正式走上历史舞台,我们常说的“大哥大”就是当时的代表,在当年能够用上“大哥大”是一个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20世纪90年代,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开始普及,手机进入普通中国人的视野,打电话和发短信成为当时的刚需,尤其是发短信是很多人经常使用的通信功能。当年甚至有专家说,“以文传意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非常适合中国人的性格特点”。2000年左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中能够加载的多媒体资源越来越丰富,手机增加了照相机、音乐播放器等多种功能。iPhone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打破了功能手机的统治。2010年前后,全球进入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时代,微信、小程序、App、短视频业务成为当前应用的典型特征。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移动通信技术几乎每十年就会更新迭代一次,手机功能在一代代通信技术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升级,逐渐成为消费者身体和器官的延伸。也许有用户会认为,既然当前的4G网络已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为什么还要发展5G技术?5G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功能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坐上时光机,看看当年5G诞生时最初的梦想是什么?
早在2010年,爱立信公司就发布了“网络社会”的愿景,认为在不远的将来,全球将产生500亿部终端的连接需求。海量的连接需求也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可以支持各行各业开发出众多创新应用产品和服务。经过欧盟推广,“网络社会”愿景迅速被国际社会接受,尤其是被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界所采纳,5G作为实现这一图景的重要抓手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5G通信技术的标准制定和行动计划,是由联合国专门机构,也是联合国机构中成立历史最长的机构——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来统筹。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定义,5G主要包括增强移动宽带、海量物联网通信、高可靠低时延三大业务应用场景。
增强移动宽带(eMBB,Enhance Mobile Broadband),是指在现有移动宽带业务场景的基础上,对用户体验等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具体来看,5G网络普及之后能够在人口密集区为用户提供100Mbps的用户体验速率和20Gbps的峰值速率,主要面向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简单讲,5G时代,我们的网络速率将会更快、非常快、超乎想象的快。
海量物联网通信(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提供低功耗、低成本、支持海量连接服务。未来将可以实现在1平方千米范围内为超过100万台物联网设备提供网络服务。5G技术不仅能够将医疗仪器、家用电器和移动终端等设备全部连接入网,还能面向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森林防火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场景展开应用。这也是5G最大的一个亮点,突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向着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迈进,使万物互联真正成为可能。
高可靠低时延(uRLLC,Ultra Reliable &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主要面向智能无人驾驶、远程医疗、工业自动化等需要高可靠低时延连接的业务。5G网络能够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网络服务和接近100%的业务可靠性保证。
看完前面的介绍,你可能会注意到,1G到4G更多聚焦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手机从过去只能打电话,到具有发短信的功能,再到之后能够看图片、听音乐甚至还能看视频,可谓是发展迅猛。但是这些变化基本上集中在手机终端上进行功能丰富和业务叠加,没有脱离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范畴。而5G技术则突破这一局限,把范围拓展到人与物、物与物的联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也曾公开表示:未来5G的应用是二八分布,20%是用于人与人的通信,80%是用于物和物的通信。这将是未来新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