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宜兴地理人文特点
陈维崧(1625-1682),出生于江苏宜兴,陈氏家族在宜兴是名门望族,科举入仕者繁多,并且家族中出过科考状元(陈于泰)。宜兴档案馆所藏《亳里陈氏家乘》[3],对宜兴陈氏家族的由来演化及兴衰记载极为清楚。随着该卷《家乘》被陈氏后人捐公,学界对此极为重视,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宜兴,位于江苏省南部,太湖西岸,现属江苏省无锡市所辖县级市。宜兴古有“荆邑”之名,春秋时吴国属地,后秦时改称“阳羡”。宜兴气候温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故此地历史悠久,古韵悠扬,是著名“陶都”,盛产紫砂壶,素有“宜兴紫砂甲天下”之美誉。宜兴自古文运昌盛,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怀咏,如宋代大文豪苏轼一生多次到过阳羡(即宜兴),认为自己和这里极有缘分,如其在《浣溪沙·送叶淳老》中说:“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4]苏轼极为喜欢阳羡的风物民俗,以致想在这里买田置地以养终老,他曾写有一首《菩萨蛮》,称赞此地极为适合人居: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有书仍懒著,水调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5]
苏轼是一代文化大师,雅兴斐然,他曾撰写过著名的《楚颂帖》,又称《种橘帖》,亦称《买田阳羡帖》,其文曰:
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王逸少云:“我卒当以乐死。”殆非虚言。吾性好种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阳羡在洞庭上,柑橘栽至易得。当买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屈原作橘颂,吾园若成,当作一亭,名之曰“楚颂”。元丰七年十月二日书。[6]
苏轼被宜兴风土文化所深深吸引,如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卷三中就明确指出:“东坡初入荆溪,有乐死之语,盖喜其风土也。”[7]严迪昌先生在《清词史》中写到阳羡派时指出:“地处太湖西侧、江浙接壤而又遍布山陵水川的宜兴,在常州府属八县中不仅人文荟萃,而且是个政治最为敏感的城邑。在明末,东林、复社的好些魁首和骨干是宜兴人,著名的如史孟麟、陈于廷等即是。后者乃陈维崧之祖父。”[8]号称“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的潘光旦先生在人才学上十分重视从人文地理学方面的考察,如他在研究人才群体时指出,任何一地人才之盛都要考察三个因素,即地理因素、生物因素、文化因素[9]。阳羡就是这样,以其优越的人文地理环境滋养了一方人杰。宜兴陈氏家族之所以由永嘉迁宜兴,就是看中宜兴的山川秀丽、人文资源丰富,如据陈维岳《家风赋》所言:“由永嘉以卜筑兮,买田宅于阳羡。谓此地之孔乐兮,傍铜官与善卷,山窈窕以苍蒨兮,水蕴藉而浏夷。”[10]在古城阳羡(即宜兴),还有一个文化特点,即家族文化繁荣,一些文化家族往往都是一门风雅,盛出学者、诗人、书法家、画家、陶艺大师等。如以词而论,有些家族词人辈出,满门词客,正如邢蕊杰《清代阳羡文化家族联姻与词文学集群生成》一文采取了共时性探讨与历时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在谈到宜兴词家的繁盛时所讲:
陈氏家族有陈维崧、陈维嵋、陈维岳、陈宗石、陈维岱、陈履端、陈枋等,储氏家族有储福宗、储欣、储贞庆、储方庆、储国钧、储秘书等,万氏家族有万树、万锦雯、万廷仕、万松龄等,徐氏有徐荪、徐喈凤、徐翙凤、徐瑶、徐玑、徐洪钧等。[11]
宜兴自古以来在文化方面积淀就很深厚,尤其到了明朝中后期,可以说宜兴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各方面的杰出人才。仅以科举考试通过进士第为例,据统计,宜兴在古代共有386人中进士第,而在明代就有136名,其中包括状元二位、榜眼三位、探花一位,并且他们大多集中在明代中晚期[12]。由上可知,宜兴虽地处三吴边缘的县邑,但此间文化发达,滋养了无数文化名人,如此耀眼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实在令人油然而生敬意。在素有“教授之乡”的宜兴,陈家可谓是诗礼传家,词客满门,而陈维崧就是这片沃土上生长出来的一朵耀眼的词家芬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