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新思维2:智慧与金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觀察身體語言以決定溝通方法

李:除了身體空間外,非語言溝通還包括眼神、手勢、表情等等。

冼:我想談談坐姿。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坐姿,了解他們的感覺和看法。尤其是上第一課,那時教師雖然和學生互不相識,但他們坐的位置已經顯示出他們和你的關係。在一個大班房裏面,可能有四五十名學生:有些學生一進課室就佔着前面的座位;有些就喜歡坐在中間;有些就喜歡坐在最遠處,令你看不到他。這反映了一種深層意義。Susanna,我們都是教書的,如果學生坐在最遠的角落,你會有甚麼感覺?

郭:那些是旁觀者。如果是第一課,他會先看看你是否教得好,不一定會選修你的課。還有,他不太想你知道他是誰,希望隱姓埋名。但最重要的是,若你不認識他,就算他缺課你也不知道。

冼:有些則坐在門口,他走了你也不知道。坐在前面的又反映出甚麼?

郭:這代表他很想參與。第一,他可以較清楚地聽課;第二,他想和教授建立較親密的關係。

冼:我們說溝通很重要,其實教書也是一種溝通,因為你想知道學生是否明白你說的話。透過他們的身體語言,我們會調整講課時的語調和內容。例如學生將雙手交叉放在胸前,那是甚麼意思呢?

郭:這有兩個意思:第一,可能是空調太冷;第二,可能是在潛意識下保護自己。他怕冼教授問他問題。

冼:那我應該向甚麼樣的學生發問?

郭:就是坐在第一行的學生。

冼:我會問講課時對着我微笑,以及和我有眼神接觸的學生,還有那些你一邊講他會一邊點頭的學生。

郭:因為你覺得他們認同你。

冼:不過,今天我講了之後,可能下一課全部學生都不會點頭和微笑,以免被我提問。(笑)

郭:而且全部都會向後移。(笑)

李:學生可能會疑惑究竟選甚麼坐姿才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