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双进村卷:湘西土家族“一村一品”走上富裕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研究意义

本研究拟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实施进行中期评估和进展评价,为实现脱贫目标提供依据。通过走村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等一手数据,描述双进村的发展历史和经济发展现状,厘清扶贫脱贫的过程、机制、面临的难点等。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扶贫脱贫的实施评议及摸底调查。深入农村稻田、土地、山林调研,探索适合发展该村经济的新路子,论证原生态特色养殖、特色种植从效益上和政策扶持上是否符合该村“靠山吃山”的发展之路。把握开展调研的机会,摸清贫困村的造血功能、生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利用山区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种养产业,探索让老百姓得实惠、山区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径,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目前,国内外有关扶贫和扶贫机制的研究成果颇丰,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但在精准扶贫机制与脱贫对策的理论研究方面,学术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湘西龙山民族地区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域,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大,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艰苦边远地区,研究这一地区的精准扶贫机制与脱贫对策,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贫困山区扶贫相关研究内涵,进一步丰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机制研究成果。本课题研究期望通过对龙山县双进村精准扶贫机制的研究和探讨,总结出一些贫困山区精准扶贫机制构建与精准脱贫对策建议,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一,推动边远山区脱贫攻坚。我国虽然在扶贫开发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湖南省作为全国贫困人口较多的省份,国家级贫困村在湘西龙山地区为数不少,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对这一边远山区精准扶贫机制进行研究,探讨湘西民族地区扶贫实践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及最终的精准扶贫机制构建,提出对策建议,对推动龙山地区精准扶贫和实现精准脱贫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二,促进区域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民族团结。湘西龙山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人口增长过快,少数民族占比大。实现扶贫机制的改进和完善,将会积极推动扶贫实践,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促进各民族积极投身参与扶贫建设,创造财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三,推动同步小康和美丽乡村建设。由于龙山地区为山区地貌,自然灾害多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地区精准扶贫工作面临很多体制机制束缚。通过对该民族地区扶贫实践的研究,可以实现精准扶贫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将更多人口纳入贫困治理的范围,多渠道帮扶,多维度整合,实现贫困户致富奔小康,助推同步小康和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