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与中医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敦煌文化的起源

敦煌古属雍州。《尚书·禹贡》在论述九州中的雍州时,就明确指出“黑水西河惟雍州”,即其西界为黑水。《文献通考》三二二卷《舆地考八古雍州》解释说:“西据黑水,东距西河,西河即龙门之河也,在翼州西,故曰西河;黑水出今张掖郡鸡山,南流至今敦煌,经三危山,过今南溪郡而入南海。”又说:“汉之京兆、扶风、冯翊、北地、上郡、安定、天水、陇西、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皆其分地。”

在汉王朝控制河西以前,上溯到远古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在敦煌这一地区有所活动。在我国的古史传说中也曾涉及敦煌这个地区,如《尚书》有舜“窜三苗与三危”的记载,不少学者认为舜禹时代的“三苗”族是敦煌最早的居民。但据今人考证,传说中的舜禹的活动区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其影响似未能到达敦煌一带。而三危不在敦煌,瓜州也不是敦煌。我国古文献对古代西部地区的居民有一种传统的称谓,即氐羌、羌戎和西戎。如《诗经•商颂•殷武》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不敢来享,莫不敢来王。”郑笺云:“氐羌,夷狄国在西方者也。”孔疏曰:“氐羌之种,汉世仍存,其居在秦陇之西,故知在西方者也。”《说文解字》曰:“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

从考古发现来看,玉门市火烧沟类型文化的主人是目前所知的敦煌一带最早的居民。火烧沟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器、石器、铜器和金银器,其中,仅铜器就有两百多件,还发现了铸银的石范。这表明,火烧沟人已进入了青铜器时代。遗址中还有不少马骨、牛骨、羊骨、猪骨等,其中以羊骨最多,有些墓葬中随葬着成对的羊角,说明火烧沟人所经营的主要是牧羊业。我国古代文献中把羌人称为西戎牧羊人,因此,火烧沟人很可能就是我国古代的羌人。大约直到商周时代,羌人还居住在河西走廊西部的敦煌一带。从出土遗物来看,火烧沟人的社会生活并不比中原地区的华夏族落后。其中,还发现有二十多座人殉或人祭牲的墓,并大量用牲畜随葬,这说明火烧沟人已进入早期的奴隶制社会。据史书记载,当时与羌人同时在这里居住的,还有乌孙人和月氏人。到了战国时代,月氏强大起来,吞并了羌人。秦朝末年,月氏又向乌孙发起进攻,最后乌孙战败,残部逃奔居住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月氏赶走乌孙以后,月氏成为敦煌与整个河西走廊的主人,也是我国西北最强大的民族之一。后来月氏人被迫西迁,匈奴成为敦煌与河西的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