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明本的文字禅(外一篇)
2010年成都书博会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展台上,我看上了好几本书,一直希望在成都正式上柜,或者能通过网上订购,失望了几个月,终于6月间有杭州之行,在中国美院旁边的南山书屋如愿以偿,德国劳悟达博士所著《禅师中峰明本的书法》便是其中之一。
至少对我而言,是因为赵孟的缘故,才开始注意这位元代著名的禅僧。尽管中峰明本(1263—1323)比赵孟(1254—1322)小将近10岁,却是赵孟、管道昇夫妇虔心依止的法师,赵孟留下以“中峰和上老师侍者”为上款的信函多达数十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师的无限景仰。赵孟晚年遭遇丧妻之痛,曾经写信央求老师下山主持超度仪式,乃至说出“唯师父慈悲,必肯为弟子一来。若蒙以他故见拒,则是师父于亡妻不复有慈悲之念,而有生死之异也,孟复何言哉”,这样决绝的话来。当时中峰禅师也是老病侵寻,竟然拒绝了赵孟泣血顿颡的哀恳。外人或许觉得老和尚不近人情,而对于已经坐穿蒲团、明澈本心的禅僧,来与不来皆是一乘,并无二三。所以,赵孟与中峰和尚老师之间的友谊,并没有因此消减。
这部有关中峰明本书法研究的著作,是作者在海德堡大学雷德侯教授(Lothar Ledderose)指导下的博士论文。作者在中文版前言中开篇便说:“禅师中峰明本的书法自成一格,即所谓的柳叶体。在研究他的书法期间,原创性问题始终令我着迷。一位生活在十三世纪的人何以能够创立这样一种与强大而完善的古典书法传统相抗衡的特异风格?如何推陈出新?”这也是我自十多年前,在《中日高僧书法选》中观览过中峰禅师的书法以后,一直困扰胸中的疑问。
中峰的字迹被《皇明书画史》称为“柳叶体”,评语说:“虽未入格,亦自是一家。”劳悟达对“柳叶体”的诠释稍嫌过度,对于中峰明本书作的点画分析也不十分到位;至于使用“赵孟的《六体千字文》所收每个字的不同书体,将作为我(指作者)分析中峰明本书法所依靠的基本材料”,而这件《六体千字文》已被多数鉴定家判断为赝鼎,劳悟达将之作为参照物,实在成为本书的主要“硬伤”。
该书通过分析元代章草书体的复兴,揭示中峰明本书法的渊源。但与我们常见的递进式论述不同,作者分别开列与中峰有交往的文人名单,包括赵孟、鲜于枢、邓文原、冯子振、虞集、张雨、杨维桢、康里巙巙、饶介;以及日本收藏中峰禅师的各类书法清单,包括在顶相上题写的自赞、其他绘画题材上的跋语、写付弟子的法语、尺牍、法号——然后突兀地推演出结论:“中峰明本的书法,维系了文人书法和禅宗书法之间的联系。他鲜明的个性风格促进并改变了书法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他首开以章草方法书写行书的先河,这种发展会朝向一个不同的方向。像饶介或宋克(1327—1387)这样的书法家便以中峰明本的风格为参照。”
如作者所注意,中峰明本的墨迹全部收藏在日本,中土无一留存。作者对原因的解释十分到位:“士大夫主要关心确立儒家正统,禅僧光怪陆离的艺术没有任何生存空间。”既然如此,如何谈得上元末的饶介、明初的宋克“以中峰明本的风格为参照”呢?更何况,饶、宋二人的书法,无论精神气质,还是书写技巧,与中峰明本的粗放率真毫无相似之处。
阅读该书,纠正了我的一项偏见。我一直觉得漫画家丰子恺的书法主要得益于沈寐叟和马一浮,同时又受他的老师弘一大师出家早期风格的影响,并将这一意见写入《近代书林品藻录》。尽管劳悟达的著作只有一个段落涉及丰子恺,结论则很鲜明:“(丰子恺书法)风格与中峰明本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我最初固执于原来的看法,但观览了尽可能多的中峰作品以后,我彻底折服于作者的高见,并将据此修改《近代书林品藻录》的有关段落。至于作者说:“既然在丰子恺和中峰明本的书法风格之间存有明显的相似性,这应该理解为他们具有研习章草的相同渊源。”这一结论则显得保守。民国留日艺术家接受“和式书法”影响者不在少数,比如弘一出家早期的书法仍然看得到沈寐叟的影子,渐渐风格开始转向日本的良宽和尚,绝笔“悲欣交集”四个字,与良宽的“天上大风”有很多相似。相较弘一与良宽,丰子恺与中峰明本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这绝不是二人因为学习共同的范本所能获得的风格近似,考虑到丰子恺的留日经历,他应该不止一遍地临摹过中峰明本的书法。
讨论中峰明本的书法,可着眼点甚多。中峰明本是临济宗杨岐派的祖师,在当时有“江南古佛”之誉,而主张“不立文字”的禅宗与“色相具足”的书法之间存在的反差,本身就构成一个极好的话题。撇开宗教艺术,仅就书法而论,赵孟的书风几乎笼罩了元明两代,中峰明本居然能够挺立风气之外,固然可以作为禅师在“定学”方面的功夫超出凡俗的证明,其具体原因,似乎也值得深入剖析。
作者始终没有正面回答中峰明本是如何在书法上摆脱赵孟的牢笼,不过三位译者在《译后记》中说,劳悟达博士这本书的英文书名其实叫“A Master of His Own”,乃是《皇明书画史》有关中峰明本评语“自是一家”的精彩意译。“自是一家”在中文里不觉得如何,而“A Master of His Own”,可以算对上面两个问题禅宗式的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