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概念提出的综合案例
回到真实场景中,一个产品或一个产品概念,到底是怎么想到的?很多情况下,它其实来自生活中的一些不爽、不满意、想吐槽,所以“吐槽是一种生产力”。街边打不着车,就有了滴滴和快的;天太热懒得出门吃饭,就有了各种外卖订餐平台;老板通知个事情总有员工说没看到,于是就有了钉钉……
下面来剖析几个综合案例。
3.2.1 案例1:智能长命锁
这是我参与的一次实战演练的产出,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产品概念的思路源头和具体表达形式。
在现场,我们用了一些工具来辅助说故事。很简单,找一堆没用的旧画报,把它们撕碎了,通过图片来启发思路,读者也可以试试。在其中找到能关联第3.1节提及的5个关键要素的图片,每个问题可以用一张或多张。找到以后,把图片贴在一张大白纸上,给未来的产品干系人讲这个故事,看看听的人是否有感觉,如果有感觉则产品概念通过。
我们组用一刻钟时间找到的产品概念:智能长命锁,如图3-3所示。
图3-3 用画报来启发思路
我在组织团队讨论时,问大家有什么在日常生活中让你很头疼的事情。组内两位年轻父母都提到了自己的孩子,而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认同。于是,我们对第3.1节提出的5个问题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除了吐槽,领域知识(此例是带孩子出游的经验经历和对智能硬件的基本了解)也是准确描述上面内容的必备能力。不用长篇大论,简单的5句话就定义出产品最初的切入点。
3.2.2 案例2:淘宝首页
再来个更真实的案例,淘宝首页,如图3-4、图3-5所示。
图3-4 2003年的淘宝首页
图3-5 2016年的淘宝首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淘宝的产品经理逐渐理解了首页存在的意义,它不只是一个普通的页面,而是淘宝一个很重要的产品,我们通过它来看看产品是怎么寻找切入点的。
首先,我们要确定这个产品的核心用户。
►第一步,做用户细分,列出可能与淘宝首页发生关系的各种用户:买家、卖家、合作伙伴(即服务买卖方的服务商)、淘宝员工、竞争对手、机器爬虫,等等。
►第二步,判断每种用户的价值,排个优先级。这个例子比较简单,显然是买家最重要(整个淘宝谁更重要很难说,但首页一定是买家更重要)。
►第三步,判断买家这个用户群体的粒度是否足够细。如果够细,到此为止,如果不够,回到第一步再细分,并循环这3步。
在这个例子里,买家还需要细分。当然,分类方法很多,我们最终采取了一种很常见的分类方法:按照用户对产品所在领域的熟悉程度,分为新手、中间用户和专家。其中,最核心的是新手,因为只有新手买家,才会在首页上仔细研究各个模块。相对成熟一点的用户虽然也会访问首页,但通常只是“路过”,然后直接去某个特定的频道。或者,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购物习惯,直接从“我的淘宝”“收藏的店铺”里开始,甚至从一些外部的导购站点进入淘宝。
接着,要确定这批核心用户的刚性需求和典型场景。
►第一步,列出新手买家的各种需求:逛、购物、学习如何使用淘宝等。举个例子说明一下“逛”。逛不等于无目的的购物,而是“我没打算在淘宝买××,但我想来看看商家的底价,以及别人怎么评价这个东西”这类场景。
►第二步,对这些需求做价值判断。这个例子中,我们优先满足“购物”。
►第三步,判断购物这个需求场景的粒度是否足够细。如果够细,到此为止,如果不够,回到第一步再细分,并循环这3步。
此例中,各种购物的需求我们都想满足,所以整个“购物”可以看作是刚性需求。但在具体满足时,还是需要细分,以便在首页上用不同的功能模块满足不同类购物的需求场景。
分法同样很多。过去几年里比较经典的分法是,按照购物的目标是否明确,分为目标清晰的购物需求、目标模糊的购物需求和无目标的购物需求。淘宝早期重视购物和交易,不重视逛和社交,也给后来的很多导购网站留下机会。
所以,淘宝首页这个产品概念对应的切入点就是新手买家的各种购物需求。而在竞争优势方面,作为淘宝的一个子产品,淘宝首页主要依托于网站多年的积累。
这个例子里,很难说是先有了淘宝首页,然后淘宝的产品经理一步步明确了对应的用户需求场景,还是先发现了新手买家网购的痛,再设计的淘宝首页,这并不关键。比如公司有一个“半死不活”的产品,你发现正好能满足一个原来没意识到的用户需求场景,那也是大功一件。所以,问题和解决方案,不一定先有哪个,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它们的匹配。
这才是产品经理价值的本质。
聊聊用户分类的方法
顺着淘宝首页,再讲讲用户分类。寻找切入点乃至后续的精细化运营的关键,就是要对用户进行细分,所以,从目标用户中一层一层找到核心用户,是产品经理非常关键的一项基本技能。
分类的方法有很多,先从逻辑上分析一下什么样的分类比较好。我的理解是把全集分为子集后,不同子集的个体之间差异尽量大,每个子集内的个体差异尽量小。如分类能满足一个叫MECE[35]的原则就更好,就是尽量做到不重不漏。
在这个大的分类逻辑指导下,对目标用户进行分类时务求遵守的原则就是,不同细分用户的“需求场景”差异要尽量大。下面给出几条实用套路。
第一,如果产品的用户是多边的,先根据不同角色分类。
多边型的产品,对应单点(如小工具)和单边(某些同好社交应用)的产品,要有至少两种差异明显的用户群体,通常这种产品都具有平台属性。
举个例子,对于淘宝来说,常见的分法是买家、卖家、第三方服务商和平台方;对于滴滴来说,就可能会分成司机、乘客和平台运营方;对于知乎来说,可以分为提问者、回答者、“吃瓜群众”、平台方等。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场景显然差异巨大。
第二,新人、中间用户和专家。
这是按照用户对“产品所在领域的熟悉程度”来分类的结果,也是一种常用的用户分类方法。对单边的用户角色,如果找不到更好的分法,我建议用这个方法保底,毕竟新人和专家的需求场景差异已经足够大,前者希望“简单易用易上手”,后者期待“稳定可靠性能高”。
以QQ音乐为例,如果用户是新人,可能需要最热的榜单,通过场景自动选歌,而老用户,则更可能会去搜某一张专辑或者某位歌手;又如开车,新人需要一辆好开的自动挡汽车,专家可能需要能上赛道的手动挡汽车、能进山的硬派越野车。
与此近似的角度,是新用户与老用户。
第三,根据人口统计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所在地、消费水平等)。
这个方法要慎用,要避免人口统计信息和产品关系不大的情况(比如按照不同职业来区分打车用户,就没什么逻辑),这样划分的几类用户需求场景差异往往不是很明显。
举几个例子。银行设定信用卡级别,是按照资产、收入、消费水平来分类;乐高设定玩具难度等级,是按照不同年龄段来分类;一些服装品牌制定款式的策略,是按照地域,即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划分;K12(学前至高中)教育里的学生,按照不同年龄段分类;厕所,按照性别分类,等等。
第四,根据产品的业务场景。
还有一些分类方法很难总结成通用的规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几个例子给大家一点启发。
比如做企业服务,可以按照用户(公司)的融资阶段分为种子轮、天使轮、A轮、B轮、C轮、PreIPO、已上市等。
做培训,可以按照互联网、IT、快消、生产制造等行业划分,也可以按技术、产品、运营、管理等不同岗位划分。
做航空公司的卡片,可以按照用户累积里程分为普通卡、银卡、金卡、铂金卡。
做社区,可以分为提供原创内容的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写手、加工内容(点赞、评论、转发等)的积极分子、纯消费内容的浏览型用户。
做出游,可以分为单人、情侣、亲子、团建等。
还有比较通用的,例如分为需要引导的“菜鸟”,需要维系的忠粉,需要召回的旧爱,需要赶走的讨厌鬼。
编个打油诗作为小结:
最后提一句,对需求场景的细分思路上与用户分类是类似的。分得不好,后面做起来一团乱麻,分得好了,便于分而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