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讯道节目制作综合实验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中国多讯道节目制作的历史演进

电视是20世纪科学技术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它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诞生于20世纪初期,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约翰·贝尔德利用尼普科夫的机械扫描盘装置,成功地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发射和接收设备的雏形,并于1926年1月26日在伦敦公开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无线传播。随后在1936年11月2日,BBC(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区的亚历山大宫开办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的电视台,尽管每天的播放时间有限,但这次实践标志着世界电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

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我国电视的起步较晚。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电视节目制作水平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多讯道的发展也伴随着电子技术和电视制作水平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自身完善和缜密的技术操作系统。为了更系统地学习多讯道制作技术,本节内容试图从我国电视事业的四个阶段出发,对多讯道技术发展演进的过程作出简单阐述。

一 初期阶段(1958—1966年)

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我国的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初创时期我国的电视事业,无论在技术装备上,还是在基础设施上,都十分落后。1957年,在国家的大力倡导支持下,第一台电视试验机问世,这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自主研发电视设备的信心。

1958年到1965年,由于没有可供录制节目的设备,我国的电视节目主要是采用直播方式播出。直到1966年1月,北京电视台首次使用黑白录像设备实现了录制播出方式。我国的第一个录制节目为《女队长》,这为我国电视节目录像播出奠定了基础。

1958年7月,我国第一辆国产黑白电视转播车正式投入使用,转播车的出现,拓展了电视节目播出的时空界限,丰富了电视节目内容,开辟了在电视台以外进行实况节目转播的新天地。1959年上海电视中心自制国内第一套用于黑白电视播出的特技转播设备,实现了画面从单调的淡入淡出到形式多样的奇特转换的可能。

1961年4月4日,北京电视台在北京转播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的世界性体育比赛——第26届乒乓球锦标赛。北京电视台首次向联邦德国、巴西、澳大利亚、日本、苏联等国寄送电视片。1962年,北京电视台开始大量拍摄16毫米的有声片,并提出前后期制作方法及混合音的生产工艺要求和标准。1964年,北京电视台建立了一个专为播放电影使用的电视电影机房,配备了新研制生产的专用设备,包括两台超正析像管摄像机,提高了电影播放的技术质量。1966年建成了一个洗印车间和后期配音室,彻底取代了以前简陋的车间。

【知识拓展】——早期字幕制作

早期电视台制作字幕主要是学习电影厂制作字幕的方法,把文字用白广告色书写在40厘米×30厘米大小的玻璃板上。这些玻璃板既笨重又不安全,稍有不慎就会给播出造成不良影响。在这个基础上,工作人员经过不断摸索,发明了“圆盘式活动字幕机”,提高了字幕工作的效率,丰富了节目内容所需求的字幕转换形式,增强了电视的可视性。

二 曲折发展阶段(1966—1976年)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调频广播作为节目传送手段得到发展。调频广播是高频振荡频率随音频信号幅度变化而变化的广播技术,抗干扰力强,失真小,设备利用率高,是电视初创期电视节目传送的主要设备。

20世纪70年代初,磁带录像机的问世为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开辟了广阔前景,不但解决了直播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为电视节目的保存和交换创造了条件。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小型化的电子新闻采访设备逐步发展,1英寸和3/4英寸便携式摄像机日渐流行,开始用于电视剧、新闻及专题节目的外出录像制作。

1971年10月,上海电视台安装了第二套彩色电视中心设备专供五个频道使用,从而率先在省级电视台中实现全频道播出彩色电视。北京电视台采用国产彩色电视设备建立了一座彩色电视试播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首次通过卫星进行了现场报道转播。

1973年4月14日,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节目第一次试播。此后,北京电视台又陆续从联邦德国引进了彩色电视中心设备,从日本进口了高温快速彩色反转片洗印设备和彩色影片洗印设备,大大提升了北京电视台的节目转播水平,使其成为全国技术最先进的电视台。此外,北京电视台还首次从日本东芝公司引进了两辆彩色电视转播车并投入使用,车内均装配了3台摄像机、飞点扫描设备和进口微波,有一辆还配备了进口的2英寸4磁头录像机,使电子新闻采访(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简称ENG)的现场制作成为可能。1975年10月,全国第一辆固定彩色转播车在上海电视台投入使用。

三 成长壮大阶段(1976—1991年)

20世纪80年代初期,各地方电视台普遍购置彩色摄录设备和中心设备,实现了由黑白电视节目到彩色电视节目的过渡。在此之前,一般都是先使用彩色发射机转播中央电视台的彩色节目,然后逐步建立自己的彩色电视中心,这种播出方式在节目衔接上有些困难,也容易出现错误。

1983年5月,中央电视台开始新建彩色电视中心,历经5年时间,到1988年3月15日,彩色电视中心正式播出节目。这是我国第一家现代化的彩色电视中心,它的建成和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当时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和播出环境,促进了电视节目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为后来电视事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比较完善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并提供了持续发展的空间。

彩电中心投入使用后,中央电视台又与日本东芝公司联合开发了APC 991自动节目播出系统(简称APC)。在新的APC系统中,还引入了录像机集中控制的概念和方法,利用分配矩阵将不同格式的录像带分配到合适的录像机上,并将录像机的输出分配到待播系统,使有限的录像机在节目播出中得到最充分、最灵活的使用。此外,中央电视台在国内首次运用SEC-NET网络(演播室设备控制网络)进行了播出数据的传递,只用一根同轴电缆就将各套播出系统、各个播出设备和各个直播演播室有机地连接起来。

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是技术发展最忠实的反映者。此次晚会利用卫星技术,实现了多点互传,将主会场与各地分会场灵活穿插、巧妙结合,使全国各地的观众都能直接参与到晚会当中来,增加了节目的信息量。

1984年,中央电视台率先在国内引进两套日本公司生产的自动播出系统(APS),这是我国电视节目播出的又一次重大革命。APS采用了计算机自动播出方式,将录像机启动、视频与音频开关切换这些规律性、精确性、即时性强的操作都交给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按照事先编排好的播出数据程序对节目播放进行实时控制,做到自动切换播出。此外,计算机还能对备播状态、节目信号状态、系统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报警等,有效地保障了节目的播出安全。由于在播出系统中引入了计算机控制,至少在自动切换节目和实时监视设备两个方面促进了电视事业的进步。

1986年8月,中央电视台通过卫星传送,转播了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这是中央电视台首次利用卫星传送,转播地方电视台的电视节目。

中国电视事业飞速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则是电视信号传输技术的革新和电视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自1991年9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通过亚洲1号卫星用NTSC制式全天候转播第一套节目,覆盖范围包括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由此,中央电视台迈出了将节目信号传向世界的第一步。卫星转发技术也开始在电视节目信号传输中扮演主要角色。

90年代初,CCD摄像机、模拟分量录像机、自动编辑机、图形字幕机、电子特技设备、数字音频工作站、电脑灯都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投入使用,同时还引进了大批新的采、录、编设备,形成了由转播、录制、制作和音频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强大的电视节目技术制作系统。

四 飞速发展阶段(1992至今)

在理念和技术的不断推进下,多讯道模式涉及的电视节目种类由单一的新闻、文艺、知识类节目开始向多种类型发展,逐渐出现了体育、综艺节目、情景剧和户外节目等。虽然在“文革”时期,中国电视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开始曲折发展,但中国电视在整体发展趋势上还是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从90年代开始,中国电视更是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我国的有线电视历经了萌芽阶段(20世纪60时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应用推广阶段(整个80年代)之后,自90年代初进入了发展新阶段,省、市级电视台在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有线电视普及率也随之飞速上升。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让世界各地的观众欣赏到了一场具有中国特色的视听盛宴,张艺谋导演所带领的创作团队将开幕式的编排做到了极致,而这些独具匠心的创作与设计也是通过多讯道的制作方式呈现在了亿万观众的眼前。

2009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对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的转播,这是我国在此之前规模最大、动用设备最多的一次现场实况转播。这次转播,除将国庆50周年转播时所用到的各种设施设备全部用到之外,参加拍摄的摄像机也由国庆50周年转播时的33台增至57台,并且还增用了两套低空索道摄像承载系统。这是我国首次在多讯道节目制作中采用这种新式拍摄辅助设备完成节目录制。

进入21世纪以来,电视现场直播这种采编播同步的节目制作形式,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有现场直播能力的地市级台不断增多。采用多讯道节目制作方式的电视现场实况转播,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新闻报道,已从“阳春白雪”走向了“下里巴人”,在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类型中,都较为频繁地采用了多讯道节目制作方式,而这种方式的普及也为所有的媒体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