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建立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基本思路
建立民办高校自身的教师队伍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领导的共识。显然,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照搬公办高校的思路,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1.结构上专、兼职结合,比例因学校实际情况和所处区域位置不同而异。建立自身的专职教师队伍,不是说不再外聘教师。民办教师利用外聘教师,既是承担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民办高校特色的体现,还可能增加社会认可程度。另外,外聘教师在教学经验上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也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来规划本校教师队伍的结构,建设学校专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到底占多大比例为宜,各校应根据学校自身情况而定,不宜一刀切,工科院校与文科院校不同,公共基础和专业课程也不一样,区域位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民办高校处在高校较为集中的大城市,聘任教师较容易些,专职教师相对可以少一些,人员到位可以慢一些,一般可以对半,即外聘与专职各占一半。而在一些偏僻的中小城市,由于教师资源较少,比例相应地应大一些,专职教师占到80%以上。这样在教学上就可以保证基本的平衡,满足教学的需要。
2.加大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进和外聘相结合,建设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队伍。如前所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尤其要破除框框,冲破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平均主义观念,舍得花本钱,超常规地引进高学历的师资,加快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可否认,目前民办高校引进教师特别是引进高档次的教师,仍有一定的制约因素,不采取特事特办很难见效。实际上,从几个民办高校来看,已经这样操作。浙江万里学院在引进教师中明确教师的年薪、住房、工作量、考核、奖励和科研经费配套等,领导亲自主持和参与人才引进工作,一年就引进教师百余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引进方面,关键是要做到心要诚、责要明、惠要实。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政策、待遇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快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
3.专职教师应在教学科研方面起骨干作用。由于管理上的方便和到位,更由于民办高校专职教师少而精的特点,专职教师更应发挥骨干作用,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因材施教和学风建设等方面,承担更多更重更主要的任务,使得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并且通过对本校教学工作的实践、总结、分析和潜心钻研,摸索民办高校教学工作的一般规律,制定适合于自身的教学方案,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从学校实际情况来看,民办高校师资人员的引进,应把专业课教师作为重点,以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同时适当地提高对学历和职称的要求,特别注意引进具有硕士、博士等高学位、能够挑起教学和科研重担的中青年高级人才,或者是经过教学和科研的实践具有较高教学科研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真正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顶梁柱。
4.常抓不懈,搞好专职教师队伍的作风建设。首先,每一个教师都要明确,民办高校是国家整个高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办高校任教就性质来讲与在公办高校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的建设人才,同样是光荣的,以此来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树立起严谨求实、爱岗敬业的良好师德风范。其次,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有其特殊性,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心血,既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也要有一手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到民办高校任教,应该有这个思想准备。再次,专职教师与外聘教师相比,责任更重,要求更高,工作应该更主动些,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好示范,为校风、学风建设多承担责任。最后,民办高校专职教师要虚心肯学,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外聘教师中优秀教学成果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学校也要注重专职教师的进修提高,逐步营造宽松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激励他们脱颖而出,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使之成为学校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创立学校品牌的中坚力量。
附记:2001年5月20—23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杭州金溪山庄联合举办“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会间本人特别邀请顾明远、潘懋元和胡瑞文三位专家到学校座谈,听取他们对民办高校发展的意见,晚上在楼外楼邀请几位领导和学术界研究专家餐聚。中国高教学会秘书长张晋峰、副秘书长王小梅和《中国高教研究》期刊编辑雷克啸等老师,对于我们开展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很感兴趣,雷教授专门约我撰写一篇对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论文。此文在《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第6期发表,后被《上海高教研究》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