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围绕民生的内涵与外延、马克思民生观的基本内涵、唯物史观与民生思想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生视角及其当代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关于马克思民生观的内涵与外延
关于民生的内涵,人们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1)“狭义民生说”。狭义上的民生是指民众的生存和生计,如《辞海》把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计”,民生问题主要是民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2)“广义民生说”。凡是同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民众生活和发展的问题,都属于民生的范畴,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包括保障民众的民主政治权利、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民众公共资源的共享、保障民众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等。(3)“法权说”。认为民生是指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享受权,它不仅是一种人生而固有的自然权,本质上还是一种社会权。(4)“状态说”。即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人们的基本发展机会和能力等状况。(5)“需求说”,认为民生就是人类求生存和发展的欲望及其满足。(6)“职责说”。认为民生作为民众的权利,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政府伦理道德的底线。(7)“根本利益说”。民生涉及国民生存、生计与生活、享受和发展等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
关于民生的外延。大致有“层次说”“系统说”两种说法,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谓“层次说”,是指民生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和层次要求。如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古代社会,主要是民众对基本物质生活资料需求的满足状况,这是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即解决生存、温饱问题;到了近代,随着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民权民主等主体性意识增强,政治生活、政治权益被纳入眼帘,从而丰富了民生的外延;到了现代社会,随着民众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又进一步拓展为对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及其所依赖的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的需求,这是一个包含多样化、高层级的民生系统。按照由低到高层层递进关系,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三个层面,即“像人一样有尊严地活下去”——“有能力生存下去”——“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等。所谓“系统说”,按照“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就是把民生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和生态民生五个方面所构成的总体性范畴。对民生外延的不同理解,会影响到人们对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比如,社会主要矛盾在过去归纳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现在变更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就要求我们要从传统单一的、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转向全面综合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模式,只有这样,社会发展才不会失去目标和方向。
关于马克思民生观的基本内涵。主要观点有:人本视域中的马克思民生观——由于唯物史观是研究“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民生思想的实质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认识和看法。马克思民生观是以“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出发点,通过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为现实诉求,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权利视域中的马克思民生观——以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为基本和首要权利,批判自由、博爱等资产阶级抽象法权,定位和拓展权利的人民主体性向度;需要理论中的马克思民生观——从人的生活、需要及其满足谈及民生。在马克思的全部学说中,最关怀人的生活,最重视人的发展,最强调人的自由和解放,因而关注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马克思民生观的逻辑起点,贯穿主线是人的实践,即实践活动是改善民生的途径,逻辑终点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即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民生实现的最终目标;政治民生视域中的马克思民生观——民生政治的要义在于满足人类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这既是政治生活的基础和目的,又是政治体系的功能和职责所在。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理民生问题有效结合起来,以民主建设促进民生建设,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政治的基本经验。价值论中的马克思民生观——由“增长—进步本位”的物本价值观到“民生—幸福本位”的人本价值观;利益观中的马克思民生观。
(二)关于唯物史观与民生思想的关系
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马克思没有专门和直接讨论民生问题的著述,甚至没有明确提出或使用民生的概念,但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特别是在其唯物史观中,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一切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是民生发展的最高标准和理想境界,也是人类社会民生思想的历史性飞跃。
学者们还认为,马克思关于民生思想的阐发,与唯物史观的形成是内在关联、相互促进的。民生问题不仅是马克思研究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解决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生活基础和重要内容。按照恩格斯的说法,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唯物史观,以及这一伟大发现的重大意义,就在于“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8]。可见,民生问题的考察对于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反过来,唯物史观的创立又使民生问题得到了科学的阐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生视角
学者们普遍认为,能否为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已成为转型期中国民众接受和认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根本标尺。对此,有学者提出了将民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活世界—人文关怀—人民主体”三重向度,认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含着“理论—实践—创新”三个层面的大众化;有学者从改善民生的维度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阶段,即“民生建设的开创—丰富与发展—全面推进”。不少学者还考察了马克思民生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主要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了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开拓创新性的民生思想。围绕人民至上的根本原则,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明确为民生政治的宗旨,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共同富裕确立为民生政治的目标,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新民生政治的理论,以及围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党的民生政治理论,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民生理念。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克服指导思想上重经济增长、轻民生的“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社会整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相一致的原则,在促进社会整体发展的同时,重视和增进个体发展;必须发挥政治体制改革的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学术界关于民生问题的研究,为我国民生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料。但对马克思民生思想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太深入,大多数研究成果集中在研究民生问题的必要性、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对研究各种民生理论的现代转化,以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的研究,还显得相对不足。因此,有关马克思的民生建设思想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