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现状综述[19]

多年来,众多学者对戏曲电视栏目进行了研究,笔者拟使用科学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对1984年至今,国内三十余年间的戏曲电视栏目研究大样本进行整体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量化、可视化分析,以期客观展示这项研究的整体图景,明确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演进特征,从而更好地对戏曲电视栏目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观照和分析。

(一)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1.数据获取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

检索策略为:TI=戏曲 AND SU=(电视+栏目+节目)-广播-电视剧OR TI=(梨园春+秦之声+走进大戏台+相约花戏楼+非常有戏+戏苑百家+叮咯咙咚呛+国色天香+九州大戏台),检索条件为“精确”,时间限定为1984年至2017年3月,共获得相关研究论文1069篇(含硕、博论文)。

其中2017年的数据并不完整,为获取主题上较新的研究数据,保留该年数据。

2.研究方法

为较全面地分析戏曲电视栏目的研究现状,从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两个方面展开:在外表特征方面主要从时、空两方面进行文献计量指标分析;在内容特征方面主要从研究热点、研究主题演进角度,基于关键词共现方法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借助的工具除内嵌于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之外,在对研究主题演进分析时,使用时下流行的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Ⅲ进行补充分析。设计的分析指标体系如表0-1所示。

表0-1 分析指标体系

续表

(二)戏曲电视栏目研究时间分布

按发文量多少和发展态势,可将1984年至今的三十余年戏曲电视栏目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如图0-1所示:

图0-1 戏曲电视栏目研究发文年度趋势分布

1.起步期

1984—1994年,年均发文在7.27篇,这11年累计发文80篇,研究成果产出量十分有限,可以认为此阶段是戏曲电视栏目研究的起步期,相关研究还未引起广泛关注,研究内容十分分散,这与媒介技术落后,电视发展程度有限,以及戏曲的媒介传播意识淡薄有关。

2.波动上升期

与前一阶段相比,1995—2002年的8年时间,有关戏曲电视研究的发文量显著增加,总量达到186篇,平均年发文量23.25篇。其中1995年和2001年更是以36篇和34篇的发文量达到了这一阶段的顶峰。总体上,这一阶段的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与前一阶段年均发文8篇相比,是前一阶段的2.91倍。但这种上升以波动性为主要特征,说明此时业界不断更新的戏曲电视栏目实践已引起学界一定程度的关注,但由于前期积累少和媒介类型的单一,学者们还处于摸索阶段,大部分成果是一种理论上的探索和观点的陈述,具有较高实践价值的成果不多。但这一阶段学者们对戏曲电视栏目所投入的精力和得出的一些理论分析结论,为后续的实践与理论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上一阶段相似,该阶段的论文同样主要集中于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以及新闻与传媒领域,以上两种学科发文总量占总发文量的近八成。

3.快速上升期

从2003年开始,该领域研究成果扶摇直上,从波动性发展进入持续、快速上升态势。虽然当中的部分年份(如2005年、2009年)存在小幅波动(表现为下降),但不影响整体发展态势。2015年更是以106篇的发文量达到顶峰,这15年共发文790篇,占总发文量的74%,年均发文量达55.9篇(其中2017年不做年均发文统计),是第一阶段的7.69倍、第二阶段的2.40倍,研究成果丰富程度可见一斑,充分说明戏曲电视栏目研究已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发文所依附的学科载体仍以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和新闻与传媒为主。与以往不同的是:首先,研究机构不复单一,不局限于高校等教学科研单位,以电视台为主体的一些媒体机构(如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山西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参与到相关研究中,占到高产机构(发文量3篇以上)数量的一半,从发文数量上看,其总数已超过学界,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戏曲电视栏目的实践探索;其次,研究内容更为具体,从以往的类型化研究转变为具体栏目的研究;最后,形成了一批较稳定的作者群体,发文超过3篇的作者达到11位,总数虽不高,但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正在形成,范围在拓展。发文量居前20位的作者分布情况如图0-2所示。

图0-2 发文量前20位的作者分布

(三)戏曲电视栏目研究机构分布

按发文量多少,可将机构分布划分为以下三个梯队。

1.第一梯队(发文量≥20篇)

这一梯队的机构有3所,分别为中国传媒大学(28篇,包括以“北京广播学院”署名的10篇)、中国中央电视台(26篇)、河南电视台(22篇)。中国传媒大学是关注戏曲电视栏目的重要机构,其研究的领域既涉及栏目编排策划、个案分析,也包括戏曲栏目的互联网传播。中央电视台重点关注的是本台戏曲电视栏目的策划、包装,并对戏曲真人秀《叮咯咙咚呛》给予了较多关注。河南电视台集中于戏曲电视栏目的实践与研究,尤其专注《梨园春》电视栏目的品牌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研究。这三所机构对戏曲的电视传播研究,甚至戏曲媒介传播的实践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第二梯队(5篇≤发文量≤19篇)

这一梯队共包括11所机构,分别为山西师范大学(14篇)、郑州大学(10篇)、安徽师范大学(9篇)、河南大学(9篇)、四川师范大学(8篇)、中国戏曲学院(6篇)、山西大学(5篇)、陕西电视台(5篇)、天津电视台(5篇)、河北电视台(5篇)、福建师范大学(5篇)。这些机构中,较有特色的是郑州大学,主要关注的是河南地方戏的传播,并与河南电视台开展了一定程度的实践合作研究。

3.第三梯队(3篇≤发文量≤4篇)

这是一个较为庞大的梯队,共包括26所机构,这些机构既包括高等院校(21所),也包括传媒机构(5所)。

发文量在3篇以下的机构数量很多,但每一个机构发文量很少,在戏曲电视栏目研究中不占据主导地位,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

上述机构的总体特征可以描述为:高校是戏曲电视栏目理论研究的主体,电视台在戏曲电视栏目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处于地方戏影响力较大的地方高校,在此方面研究成果更为丰富、深入和具体。下表显示了发文量排序前20位的机构,这些机构在该领域研究中具有重要的贡献,对它们发文的分析与监测,基本可以掌握这一领域研究的整体状况。虽然如此,我们也看到,高产机构之间的差异较大,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山西师范大学在所有机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与其他机构拉开了较大距离,可谓是该领域研究的权威机构。高产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如图0-3所示。

图0-3 戏曲电视栏目研究高产研究机构分布

(四)戏曲媒介传播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论文中所占篇幅比较少,但却揭示了论文的精髓。因此,可以利用关键词了解文献涉及的领域和内容。如果某一关键词在其所在领域的文献中反复出现(即关键词的词频度高),则可反映出该关键词或标题词所表征的研究主题是当前热点主题。因此,某一学科或领域的学术热点,通过关键词词频的高低大体可以反映出来。我们使用内嵌于中国知网当中的计量可视化方法,可以掌握针对戏曲电视栏目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分布情况,从而据此探索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词频≥2次的关键词分布情况如图0-4所示。

图0-4 戏曲电视栏目研究高频关键词

为更具体、清晰地了解高频关键词进而发现研究热点,本文列出了关键词词频排序前50位的、专指度较高的关键词,如表0-2所示。

表0-2 戏曲电视栏目研究高频关键词

续表

结合图0-4和表0-2可以看出,戏曲电视栏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层面的戏曲电视理论研究成果颇丰

在戏曲与电视的联姻过程中产生了多种电视文艺形态,如专门的戏曲栏目、戏曲电视剧、戏曲纪录片或专题片、戏曲综艺晚会等。戏曲走上屏幕可以追溯到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谭鑫培主演的京剧无声片《定军山》。此后又出现了《四郎探母》《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20]。1958年,北京电视台(即后来的中央电视台)戏曲节目开播,标志着戏曲走进电视。戏曲走进电视,弥补了报纸、书籍和广播等传播形式的缺陷,使戏曲更及时地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给大众。戏曲电视的出现,在将原汁原味的戏曲演出传达给观众的同时,也推动了戏曲知识在大众中的认知和普及,使戏曲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尤其在电视制作技术落后、电视节目较为单调的时期,戏曲电视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节目形态之一。

关于戏曲与电视的联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被学界和业界所关注,对其理论层面的研究也广泛开展。1983—1995年,戏曲电视的表现形式多为舞台演出的电视录像,以及部分戏曲电视剧和戏曲专题片。因此,这段时期的理论研究也围绕着戏曲艺术电视化处理的技巧展开。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戏曲晚会为主要形式的戏曲电视红极一时,随后,各种专门的戏曲栏目在电视中的播出家喻户晓,如《梨园春》《秦之声》等,戏曲电视的内容和形式大为丰富,对于戏曲电视栏目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1995年,《中国电视戏曲》创刊,一方面标志着戏曲电视在某种程度上已上升为一个学科,以独立的学科形态成为戏曲和电视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戏曲电视作为一个专门领域的深入发展。除此之外,以《当代电视》《中国电视》等为主要代表的专门电视媒介研究刊物同样对戏曲电视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专门的电视研究期刊刊载了大量的戏曲媒介传播研究文献。但总体上,早期的戏曲电视理论研究多为零散的观点陈述和讨论,系统的理论性研究较少。

中国传媒大学周华斌教授是较早开展戏曲电视研究的权威学者,他的成果丰富,关注面广。从1987年发表《广场戏曲——剧场戏曲——影视戏曲》[21]开始,先后发表了《当前戏曲专题节目走向》[22]《关于“电视戏曲”的思考》[23]《戏曲与载体》[24]《戏曲的记录、传播与再创》[25]《亚艺术与雅艺术——从〈相约花戏楼〉谈起》[26]等文章,总结戏曲电视的功能、定位、类型、艺术特性,以及电视化处理方法。周华斌教授早在1998年,就对戏曲电视进行了分类,他将戏曲与电视的联姻统称为“电视戏曲片”,又将其细分为舞台纪录片、戏曲艺术片、戏曲电视剧、电视戏曲专题片,推动了这一领域朝着专门化的方向发展。他还提出,从电影中汲取经验,解决影视戏曲中“真”与“假”的碰撞,如以真补假,以实补虚;虚实结合,注重形式感;舞台纪实,突出戏曲技巧等。

中国传媒大学杨燕教授是戏曲电视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先后编著了《电视戏曲论纲》《中国电视戏曲研究》《电视戏曲文化名家纵横谈》《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电视戏曲卷1997—2000》《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电视戏曲卷2001—2010》,以及数量不少的专题研究文章。对戏曲电视及其诸类型进行了概念释义,对其发展历程和现状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对其视听语言规律、传受者分析以及不同类型的戏曲电视的创作内容和手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2.对戏曲与电视联姻的价值研究日臻完善

关于戏曲与电视栏目联姻的价值,有多位学者发文进行过论述。高频关键词中,涉及这一问题的有“传统文化”(8次)、“传承”(4次)、“文化”(4次)、“传统”(4次)等。著名学者孟繁树早在1995年就发表《戏曲与电视的结合是电视与戏曲的双向选择》一文,他强调,应该从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从观众是否受益的角度去思考电视与戏曲结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从戏曲与电视两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他首先看到了电视的媒介功能对戏曲传播力的增强,他指出“自从进入电视时代以来,戏曲艺术仅仅依靠舞台和剧场来维系它与观众的关系是远远不够了,只有当它进入大众传媒之后才可能获得更广泛意义上的观众”。[27]而与电视结合产生新的艺术形态,又可视为“戏曲艺术活动力的一种验证和生命力的一种延伸”[28]。孟氏还从电视的责任和现实需要的角度来看待二者的联姻,他指出:“电视在文化建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而戏曲的兴衰则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命运。”[29]所以,电视对与戏曲的关注和扶持,是“现实又有远见的选择”[30]。此外,他还对戏曲与电视的联姻进行了展望,强调指出:“戏曲艺术将会成为电视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作用和地位会随着电视文化的发展而越发显得突出和重要,眼下还仅仅是渐露端倪而已。”[31]应该说,这一认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杨燕教授于1999年发表《电视戏曲栏目得失谈》一文,开篇就指出:“有识之士都能认识到,电视能借戏曲确立我国电视文艺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戏曲则借电视拓展演出舞台,获得再生的动力和机遇。”[32]再如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部王志军的《戏曲与电视文化资源的互为》[33]、上海戏剧学院费泳博士的《是电视“救”戏曲还是戏曲“救”电视》[34]、王艳玲、谢美生的《电视戏曲: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嬗变的一种新形态》[35]、邵迪夫的《电视——戏曲发展的新载体》[36],也从各自的视角论述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与此同时,有学者清晰地看到,戏曲与电视联姻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功能性层面,电视不是“救”戏曲的万金油,戏曲与电视“结缘”衍生的新形态终究不是戏曲本身,戏曲真正的舞台和生命应该回归剧场。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王志峰教授于2008年发表《戏曲与电视结缘的过渡性命运》一文,对此进行了较为精辟的概括和总结。她指出:“戏曲与电视的结缘,站在戏曲的角度,多了几分悲凉的意味。各类形式的戏曲电视节目,终究不是戏曲本身,它们对于戏曲的传承发展起到的都是外因作用。退一步讲,即令戏曲与电视结合真的产生了新的艺术样式,逻辑上讲,也肯定是对戏曲的异化了。”[37]王氏通过举例分析,说明电视化的处理手法与传统戏曲的审美特性相距甚远。文章还援引周华斌先生对广播电视文艺所发生变化的概括:“纯文艺与准文艺的交融,专业文艺与大众文艺的交错,专家导向与受众本位的交汇”[38],“文学、音乐、戏曲、曲艺在各种栏目和节目中成为点缀的元素”[39]。“尽管这只是种现象,但现象背后反映着广播电视功能的转化”[40]。因此,文章的结论是,电视对于戏曲本身而言,更多充当的是传播媒介的作用,我们若要保留纯艺术上的戏曲,应更多考虑电视的功能性意义。

3.对品牌栏目的多视角分析层出不穷

近年来,随着戏曲电视的蓬勃发展,学界和业界对其的研究也逐步加深,理论和评论文章不断涌现。这在高频关键词分布情况中可以体现出来,如“电视戏曲栏目”(12次)、戏曲电视栏目(3次)、戏曲栏目(7次)、《梨园春》(39次)、《叮咯咙咚呛》(10次)、《国色天香》(7次)、《相约花戏楼》(3次)、《秦之声》(2次)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

学界对包括河南卫视的《梨园春》、中央电视台的《叮咯咙咚呛》、天津电视台的《国色天香》、安徽电视台的《相约花戏楼》等影响力颇深的戏曲电视栏目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其中,尤以《梨园春》为典型代表,不仅包括该栏目的文化学思考,还包括经济学角度的探讨,如品牌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等。学界试图通过这些名牌栏目运作实践总结一些成功经验与影响因素,以期推动戏曲电视的进一步创新。

在戏曲电视栏目的编排、策划方面,学界和业界主要围绕栏目人文品格与综艺形式二者的融合展开,明确了其与一般意义上综艺栏目的差异性,对栏目的定位、风格、精神以及可移植的综艺元素基本达成共识,也明确提出了栏目存在定位不准、资源不足、内容低俗、形式“同质化”、风格“泛娱乐化”等问题,初步解答了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如何拉近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观众审美情趣之间的距离这一核心问题。邵振奇的《论大众文化语境下戏曲与电视联姻的现实路径》[41]一文,结合当下占据主流的大众文化语境对戏曲电视的新要求,指出了戏曲电视商业化、娱乐化、通俗化、技术化和全球化发展的现实路径。邵氏于2011年再度发表《电视戏曲综艺栏目策划手段及传播模式的创新》[42]一文,从具体操作层面对戏曲栏目的策划手段和传播模式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首先,采用主题策划、特别策划和系列策划等多种形式,增强栏目的广度和深度;其次,适时调整板块、改进环节,并不断融入新的元素;最后,应通过跨地域合作、跨文化传播和多媒体联袂等多种形式,打破固有的传播模式。孙以森的《言有物 行有格 节目有个性——电视戏曲发展创新之我见》[43]一文,则从戏曲电视“兰花奖”的评委角度对近年的戏曲电视栏目进行了点评,特别提出栏目应有自己的定位和独特的个性。叶龙的《浅谈电视戏曲综艺化》[44]一文,指出了戏曲综艺节目应有风格不同的板块和主题鲜明的专题策划。沈静的《电视戏曲栏目的擂台赛策略》[45]一文,对戏曲电视栏目擂台赛的精神、原则、规则、形式进行了探讨。最近几年,靳梦琳的《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的创新模式研究》[46],周明清、胡远珍的《市场定位语境下文化类电视栏目的差别化运营——以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为例》[47],郝彩文的《电视戏曲栏目创作与实践——以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为中心》[48]等文章,则根据典型个案进行微观审视与剖析,对戏曲电视栏目的编排和策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点评,探寻戏曲电视栏目的发展规律。

关于戏曲电视栏目的主持艺术,业界的研究文章较多,若干位一线主持人都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了戏曲栏目的主持心得。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主持人陈爱美十分注重主持情感的融入,她在《情感投入 深层参与——主持电视戏曲专栏〈秦之声〉的体会》[49]一文中指出,戏曲栏目主持人的根本是充分发挥自己命运经历和生活积累的优势,把生命融入人民群众之中,还要做到贴近生活,突出民间特色,着重从人性、人情、人伦的感情热点引入,引发与观众的共鸣。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主持人庞晓戈在主持人个性化塑造方面深有体会,她在《电视戏曲直播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50]一文中指出,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应做到专业性与娱乐性并重、形象与节目统一,还应注重多个主持人之间主持风格的区别。河北电视台戏曲栏目《欢乐急急风》(原《戏苑乡音》)主持人于辉在《电视戏曲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51]一文中,提出了主持人的风格要依循栏目风格的观点,并对戏曲栏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语言风格和演唱水平提出了要求。浙江电视台戏曲版《戏迷擂台》主持人应斓扩展了主持人工作的外延,她在《论戏曲电视节目的主持艺术》[52]一文中强调,戏曲栏目主持人的工作不仅在于舞台主持,更应参与到采访和编排中,从而驾驭整档节目。广州电视台戏曲栏目《南国红豆》主持人薛莹的《电视戏曲主持人的角色换位》[53]一文则指出了,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应具有一定的表演水平、广博的戏曲专业知识和在不同的角色中换位表演的能力。

4.对栏目外在包装、营销方面的研究热度失衡

对于戏曲电视栏目的外在包装、营销方面,学界和业界的关注较少,专门论及此类问题的专著和论文为数不多,根据掌握的材料看,仅有的几篇论文均为个案点评和行业交流文章。关文彬的《继承与创新——从〈相约花戏楼〉谈电视戏曲栏目的包装》[54],从栏目结构、舞台场景、栏目宣传等方面入手,针对安徽卫视的戏曲电视栏目——《相约花戏楼》的栏目包装进行分析,介绍了该栏目在包装方面的成功经验:板块式结构、现场互动形式、中国山水画舞台布景、动感十足的黄梅戏宣传片。中央电视台赵衍雷、张宏涛的《央视戏曲频道〈青春戏苑〉栏目包装创作心得》[55]一文,则从创意和技术两个层面,针对《青春戏苑》栏目的片头制作进行了详尽的解析,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上海广播电视台的钱骏等发表《浅谈戏曲晚会中大屏幕的应用》[56]一文,通过对元宵节联欢晚会LED视频制作过程的介绍,探讨了戏曲晚会栏目视频素材的制作经验。

5.硕、博论文的专门研究逐年升温

通过文献检索可见,目前已有两篇博士论文、十余篇硕士论文针对戏曲电视栏目展开了研究,热度逐年升温。

涉及戏曲电视栏目的博士论文有两篇,分别是上海戏剧学院费泳的《戏曲电视研究》[57],以及山西师范大学王玉坤的《戏曲电视节目研究》[58]。两篇文章均以戏曲电视为外延,包含了荧屏上所有的戏曲电视形态,包括戏曲电视剧、晚会、专题片、舞台表演等。费泳博士的文章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偏重于策略研究,其主体章节分为三部分:“戏曲电视栏目”“戏曲电视人”“戏曲电视艺术”,分别从“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理念”的层面探讨戏曲电视的成功经验和未来走向;王玉坤博士的论文侧重于对戏曲电视节目的全方位观照和实证分析,对戏曲电视的分类、特征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细致的研究,对戏曲电视节目受众的构成及倾向进行了分析,并对戏曲电视节目的传承意义进行了归纳。可见,这两篇博士论文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研究侧重。

此外,还有十余篇硕士论文也对戏曲电视栏目进行了研究。其中针对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的分析研究文章占绝大多数,还有作者针对电视媒体的地方戏曲传播和当下戏曲电视栏目的“泛娱乐化”现象展开了较为详尽的论述。郑州大学周波的《〈梨园春〉的文化分析及模式批评》[59],论述了《梨园春》的戏曲电视文化特征,评价了商业和技术对该栏目的介入,并将《梨园春》与《超级女声》《相约花戏楼》和日本歌舞伎艺术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提出,该栏目的现有模式是对艺术本质和艺术欣赏的误读和扭曲,“戏迷擂台赛”和“名家名段”只能维持一时的收视率,却无法保全戏曲艺术的生命和韵味,而《梨园春》栏目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则是如何寻求新的定位与构思。河南大学黄跃鹏的《“梨园春现象”研究》[60],对《梨园春》栏目的背景、内容、运作特色、受众特征、传播效果和经营策略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他指出,戏曲电视栏目要坚持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传播意识,在坚持传统的前提下,实现传播内容的革新,恰当地利用现代传媒,将古老的艺术跟现代的传媒巧妙地结合起来。兰州大学李彦冰的《梨园花开春意闹——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的文化传播学透视》[61],也对《梨园春》栏目的发展流变、存在问题、发展前景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通过该栏目的成功实践,探寻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出路。河南大学张艳红的《论河南地方戏曲的繁荣与发展——来自“梨园春现象”的思考》[62],对河南地方戏曲的现状和困境分别进行了总结和剖析,阐述了《梨园春》栏目的兴起过程及其为繁荣与发展地方戏曲做出的贡献,并从其节目创意、栏目宗旨、运作方式三方面探究其成功经验。她指出,《梨园春》的成功说明地方戏曲仍然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戏曲电视从业者应首先改变职业观念,应在创作中注重戏曲的大众娱乐性、提升艺术表演水平、创建新的运作模式,力求繁荣与发展地方戏曲。中国传媒大学周斌的《试论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的设置理念》[63],通过从一个连续的、整体的角度来观察《梨园春》两次改版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改版效果,探讨了戏曲综艺栏目发展的规律。四川大学王毅铭的《从〈梨园〉品牌塑造看电视戏曲类栏目的生存之道》[64],以《梨园春》栏目为例,对戏曲电视的栏目化潮流作了概述,介绍了《梨园春》栏目的发展历程和品牌栏目,详细阐述了《梨园春》品牌效应给电视媒体带来的诸多启示。他指出,观众意识是品牌栏目的生存基础、创新意识是品牌栏目的活力之源、整体意识是品牌栏目的发展合力。中国传媒大学王凯的《当今戏曲传播中的“泛娱乐化”现象论析》[65],分析了戏曲在印刷、电视和数字这三种媒介传播中的“泛娱乐化”现象。归纳了这一现象的来源、内涵和特征,挖掘了其原因和影响,并指出了应对策略。他强调,戏曲要想摆脱生存危机,求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必须遵循戏曲的美学原则,摆正创作的心态,在努力推出弘扬民族精神、反映时代风貌戏曲精品同时,不忘戏曲源于草根的特点,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只有这样,戏曲才可能走出低谷,摆脱包括“泛娱乐化”现象在内的各种不良社会倾向的侵蚀,可持续地发展,保持永恒的生命力。西南政法大学杨瑞的《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电视媒体的地方戏曲传播研究》[66],围绕发展传播学的核心理念——大众传媒在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而展开,从大众传媒保护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出发,选择了文化发展方面存在生存困境的地方戏曲作为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论证了保护地方戏曲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大众传媒传播地方戏曲最有效的方式是戏曲电视栏目。文章选取电视媒体对地域性较强的地方戏曲进行传播的典型案例——传播“二人台”戏曲文化的内蒙古电视台《西口风》栏目,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验证了发展传播学指导大众传媒实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戏曲媒介传播研究热点演进分析

采用时下国际流行的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Ⅲ作为分析工具,重点采用内嵌于其中的共现分析方法。其中,关键词共现分析法是对当前发表文献的直接统计,所寻找的是当前论文集中关注的主题,反映的是在趋势形成之后的焦点、热点。将经过筛选的“Refworks”格式的CNKI题录数据通过格式转换后,导入CitespaceⅢ,绘制本文所需知识图谱。参数设置为:时区分割(Time Slicing)设置为1984—2017年,单个时间分区的长度(#Years Per Slice)设置为1年,主题词来源选择为标题(Title)、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Descriptors与Identifiers),阈值为前50个高频词,词类型(Term Type)选择名词短语(Noun Phrases),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为关键词(Keywords)来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知识图谱和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在图谱可视化窗口中选择时区视图(Time Zone),可绘制出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见图0-5)。时区视图是一种侧重于从时间维度上来表示知识演进的视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出文献的更新和互相影响情况。时区视图实际上是将节点定位到一个二维坐标系中。根据节点首次被引的时间,节点被放在不同的时区中,并且所放位置的高度依次增加。一个从左到右、自下而上的知识演进图就直观地展示出来了,由此能够清晰地发现戏曲电视栏目研究热点的演进情况。图中节点大小与关键词词频成正比。

图0-5 戏曲电视栏目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知识图谱

1.由单纯的剧场类栏目向综艺性和娱乐化栏目研究演进

随着戏曲媒介传播研究的深入发展,以高校学者和传媒机构实践人员为主体的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大众需求已不满足于原有单纯的原汁原味的戏曲栏目,更愿意接受符合时代特征的戏曲形式。这其中以真人秀类栏目为代表的擂台赛节目风靡一时。

2.从本土化、地域性传播,向戏曲的海外和跨文化传播延伸

从仅重视戏曲的本土化、地域性传播,向戏曲的海外和跨文化传播延伸;从戏曲的欣赏性、文化价值传播,向戏曲传播的产业化发展;从以戏曲本身内容为核心的传播,向戏曲的创意设计形式的传播探索。

3.对栏目文化价值的研究再掀高潮

学界对戏曲电视栏目文化价值层面的探讨从未停歇,尤其在近年更是掀起了高潮。相关研究比较集中地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现代传播》《电视研究》《当代电视》等核心期刊甚至开辟专栏,对这一现象进行多个角度的探究。近年来,吉仙红的《优秀文化基因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对戏曲文化节目〈走进大戏台〉的几点思考》[67]、张红军、王瑞的《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逻辑——以中央电视台〈叮咯咙咚呛〉为例》[68]、何晓燕的《真人秀如何更好地向传统国粹致敬——对〈叮咯咙咚呛〉深入创新的思考》[69]、王敏的《〈叮咯咙咚呛〉的文化精神与美学气韵》[70]、李珍的《电视媒体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新”结合——以〈叮咯咙咚呛〉为例浅谈中国电视节目的探索与创新》[71]等一批成果,探讨了在当前文化语境下,戏曲电视栏目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一问题。这一时期,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学界和业界频繁互动,大大拓展了以戏曲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与电视媒介在更高层次上进行联姻和互动的表现空间,为我国原创娱乐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指明了路向,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4.新媒体传播研究初露端倪

21世纪初,学界开始关注戏曲电视的新媒介传播研究。如2006年,焦福民分析了电影、电视和互联网戏曲传播的特点及形成原因[72];2005年,刘春梅通过对戏曲广播、戏曲电影、戏曲电视传播优势与传播劣势的分析,指出了戏曲在媒体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可行之路[73]。同时,一些学者研究了新媒体时期,戏曲电视生存根基与发展路径问题,以求戏曲电视的创新发展。

传统戏曲艺术传播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的需求和媒介科技的进步而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其中,戏曲的互联网传播是当前戏曲发展的一个新的重点趋向,也是戏曲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大众媒介使用习惯与需求的必然要求。相对于传统的戏曲电视,互联网传播的受众结构更加丰富和多元,受众性质更加复杂。受众通过互联网媒介接受戏曲也出于不同的诉求,即娱乐消遣需求、社会交际需求和自我认同需求。而社会交际和自我认同是传统戏曲传播的受众需求中不突出或不具备的[74]

(六)当前研究的缺憾

1.理论性与实践性兼顾的成果较少

戏曲电视栏目的研究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单纯的理论演绎与辨析由于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撑而使其研究结论多少有些脱离实际;纯粹的实践探索又会缺乏理论高度的提炼,从而失去理论指导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分析发现,高校学者和以电视台为代表的媒体工作者构成了戏曲电视栏目研究的两大阵营,但遗憾的是,两大阵营各自为战,从而使理论分析处于悬空状态,实践探索缺乏理论高度的提炼。

2.研究的全面性、规范性不足,忽视受众的需求和反馈

戏曲电视栏目研究应遵循“面向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反馈评估”这一逻辑线索展开。目前该领域研究“掐头去尾”,集中于解决问题层面,这种仅对问题解决的研究由于缺乏前期的实证调研,而对问题认识的深度显然不够;由于缺乏传播效果的反馈与评估研究,而缺乏对问题解决方案的优化。因此,戏曲电视栏目的研究一方面应向前延伸,以大众需求调研为切入点,实现面向问题的戏曲电视栏目研究;另一方面要向后拓展,通过对栏目传播效果的反馈与评估,不断改进戏曲电视栏目的策划、改版等方案。

3.数字化浪潮下栏目的创新路径研究热度失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电视理论研究与实践便进入研究者视野,至今,在媒介高度发达和大众需求多样化背景下,电视的内涵和外延均已有了新的丰富和拓展。戏曲电视栏目的创新发展,也在不断尝试利用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拓宽传播渠道,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与针对栏目本身的研究而言,热度明显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