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国内研究现状
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一举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地位和理论地位。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高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水利部于2013年初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水利部的部署是指导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纲领、总要求,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行动。鉴于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一项新的建设事业,从基本概念到建设目标、指标体系、实施方略等各环节均是需要深入系统研究的新课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观的一个新跨越,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我国提出并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是对全球生态安全高度负责任的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我国率先提出建设水生态文明,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国外基本没有专家学者对水生态文明进行研究,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1.2.1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始于19世纪60年代。生态文明建设是国际可持续科学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重要实践。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继生态市(区、县)建设的更深层次的创建工作,是生态市(区、县)建设的优化和补充。生态城市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传统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模式。相对于生态市(区、县)建设而言,生态文明建设更注重建设全新的环境伦理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生态文明理念与内涵、生态文明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耦合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等三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
1.2.1.1 生态文明理念与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造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遵循人类、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在建设有序的生态文明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提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生态建设的原动力,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明,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和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中国科学院的蒋高明指出生态文明是最高的道德文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准则。强调生态文明不是简单机械地回归自然,而是用整体、协调、循环的原则和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方式,从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谐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代与代之间的公平性。
中国科学院的王如松提出生态文明指人类在改造、适应、保育和品味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天人共生、局部和整体协调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方式、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以及资源开发和环境影响方式的总和,它的科学内涵包括认知文明、体制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
首都师范大学的刘绵绵提出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处共融。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具有整体性、可持续性、和谐性等特点。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的李晶提出生态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就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永续发展、全面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的詹卫华等认为建设生态文明不是消极地回归自然、顺应自然,而是遵循自然,积极地融入自然,与自然环境友好相处,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和谐,即人—人和谐、人—社会和谐、人—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要求人类既不能简单地改造自然,也不能畏惧自然、屈服自然,面对自然无所作为,需要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王建华、胡鹏等认为生态是指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程度的范畴,因此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薛松贵认为人与自然不应该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互为依存、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其基本要义是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核心在于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阐述,虽然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众说纷纭,但在生态文明理念和内涵中包含了一些普遍性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态文明关注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处理与自然关系的问题。
(2)生态文明强调自然规律与手段、目的的有机统一,实现生态文明应建立在对自然规律充分认识与尊重的基础上,而在该文明下取得的一切成果势必体现对自然规律的合理运用。
(3)生态文明追求的目标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进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超出自然自我恢复、再生能力的基础之上,也不能为了保护自然置人类自身的发展于不顾,两者对立统一,不可偏废。
1.2.1.2 生态文明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耦合关系
基于生态文明的目标,研究探讨生态文明与其他相关领域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建立和实施相关领域规划和管理新举措很有必要。
目前,生态文明理念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态旅游、生态补偿、低碳生活、自然保护区建设、文化遗产、生态修复、城市规划、海洋生态文明、水生态文明建设等众多生产生活领域之中。
(1)生态旅游领域。王桂忠认为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和条件,而生态旅游活动与生态文化建设之间关系密切。他对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其与生态旅游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讨生态旅游与生态文化建设的耦合关系,并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河北木兰围场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论述。
(2)生态补偿领域。郭索彦研究探讨了水土流失生态补偿制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关系,指出建立和完善水土流失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3)低碳生活领域。张玉珍、洪小红等强调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少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基于低碳生活的内涵,她们研究探讨低碳生活和生态文明之间的耦合关系,认为生态文明离不开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并提出打造低碳宜居环境的具体对策。
(4)城市规划领域。孙淑清基于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点研究探讨了城市规划与生态文明之间的耦合关系,从生态生产模式、生态消费模式、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教育等方面探讨了生态城市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5)海洋生态文明领域。基于生态文明和海洋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内涵,郑冬梅指出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海洋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海洋、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海洋、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
(6)水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坚持节约与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促进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探讨其自身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契合点,并以此为桥梁将生态文明理念结合到其自身的管理实践中。但是,相关耦合机制的研究目前还不太深入,生态文明理念在指导这些领域进行实践的有效性和评估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1.2.1.3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根据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内涵,国内众多学者研究和建立了许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用以评价生态文明的状态和指导生态文明的建设。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建立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可以分为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两类。
1.理论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理论层面主要是探讨应从哪些方面建设生态文明。
中国科学院的王如松认为,城市生态包括城市生物和环境演化的自然生态、城市生产和消费代谢的经济生态、城市社会和文化行为的人类生态、城市结构与功能调控的系统生态等四层耦合关系,是天、地、人、境间的和谐关系,而不是回归自然或城市生态环境的简单平衡,并从生态文明支撑体系、彰显体系、运作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来构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梅珍生、李委莎等提出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生产方式粗放、水资源污染严重、城市病加剧、农村生态形势严峻等,加强武汉城市圈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从转变思想观念、政府间协调、部门联动、大众参与等六个方面探讨了武汉城市圈生态文明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的王韬洋认为,实现生态文明并不是要为保护环境而停止经济增长,而是要寻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既使经济平稳增长,又消除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从实现人们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的转变,改善现有土地利用状况,权衡好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建设生态文明。
冯朝柱通过对江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重政府职能调整、创新生态环境投入机制等七个方面建设生态文明。
段小莉提出生态文明的规划建设不仅是建筑与土地配置的实践活动,也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联系在一起的,物质环境与社会文明是相互促进的互动过程,并从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精神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三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规划建设框架。
2.实践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2008年,我国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等一系列的生态示范建设工作,2010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环发〔2010〕16号),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继续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国内出现了大量对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实践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展开。国内实践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见表1.3。
虽然,国内专家学者建立了许多实践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没有统一标准,大部分是根据所研究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专家的咨询确定建设方法和目标,缺乏客观性和横向比较;其次,生态文明建设和规划大部分是基于现有资料,对现有的城市和产业状况进行评价,缺乏对未来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规划,缺少监督机制和跟踪评估方法。
国内生态文明建设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方法、生态文明建设评估及预警体系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而是要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各产业的绿色生产。
表1.3 国内实践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
1.2.2 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现状
水利部提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通过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水是生态之基,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制约因素,是生态文明的根本基础和重要载体。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同时也是文明之魂。近几年水灾害集中而且严峻,危及生态安全。通过水利工程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节约利用、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实现用水安全,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实现人水和谐,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水利工程建设是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通过水利工程建设,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强化水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基础功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快构建现代水网,形成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发挥水利工程对生态文明的生物载体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实现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水利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和水环境是资源与环境领域中的重要方面,坚持水资源节约和水环境保护是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重要方面。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强化水污染防治,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内容。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现阶段,我国水问题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框架下,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推动形成适应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系统科学地解决水问题。因此,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生态,水生态文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具体措施和方法等相关内容,以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等方面。
1.2.2.1 水生态
清华大学的王忠静认为水生态系统是地球表面各类水域生态系统的总称,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子生态系统,不同子系统的组成要素和生态过程有所差异。其中,河流、湖泊组成的河湖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其水域空间和水生、陆生生物群落交错带是水生生物群落的重要生境,与包括地下水在内的流域水文循环密切相关。同时,他研究探讨水生态红线的定义和内涵,认为水生态红线是为保障水生态系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划定的水生态系统主要支撑要素的保护底线。水生态红线是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从水生生物、栖息地、水文情势、水质等多个方面实现从结构到功能的全过程生态保障,包括水量红线、空间红线和水质红线。
湖南省委党校的匡跃辉认为水生态系统是水生生物与水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竞争,共同构成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动态平衡系统,主要是指河流、湖泊、水库、沼泽、池塘等构成的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生态系统。同时,他认为水生态系统具有高度开放性,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其影响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水文气象条件(如降水、干旱、泥沙、水温)、天体运动、地质变迁等;经济社会因素主要有过量取水、截流、排污、植被破坏、造田、修建工程项目等。这些影响因素不仅单独作用,而且相互作用,更具有叠加或叠减作用,影响效果可正可负,而影响水生态系统最根本、最直接的因素是水质和水量。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的朱党生提出水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由河流、湖泊等水域及其滨河、滨湖湿地组成的河湖生态子系统,其水域空间和水、陆交错带是由陆地河岸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湿地及沼泽生态系统等一系列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是生物群落的重要生境。他认为水生态系统空间区域的划分尺度可以分为流域尺度、河流廊道尺度和河段尺度,其中,流域生态系统是以河湖为主体,边界清晰、结构功能完整的水生态系统。此外,水生生态系统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净化环境、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功能显著,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董哲仁深入研究分析水生态的完整性,认为水生态的完整性是指水生态要素的完整性,本质上讲是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他提出,水生态要素包括水文情势、河湖地貌形态、水体物理化学特征和生物组成及交互作用,各生态要素交互作用,形成水生态系统完整的结构和功能。水生态要素按特征概括共有五项,即水文情势时空变异性、河湖地貌形态空间异质性、河湖水系三维连通性、适宜生物生存的水体物理化学特性范围、食物网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这些生态要素各具特征,对整个水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上海大学的郑乐平认为水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水生态系统及其他生态系统中涉及水体的部分组成的整体,包括淡水湿地生态环境、滨岸湿地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环境在内的一系列子系统,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组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他认为水生态环境评价是当前水环境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水生态环境评价是指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对水生态环境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状况进行评价和预评价,其目标是分析水生态环境状况及其与人类行动的关系,以减轻和消除人类行动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改善水生态环境状况提供基础。
国内专家学者在水生态系统内涵、水生态系统特性、水生态系统功能、水生态安全、水生态完整性、水生态环境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为水生态文明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2 水生态文明
长江科学院的陈进认为水生态文明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水生态文明包括人水和谐、水生态系统良好两方面内容;而狭义的水生态文明主要指水生态系统良好一个方面。广义水生态文明的定义强调人水和谐,主要体现在保障人类防洪安全、用水安全基础上,同时维持水生态系统良好,其特点是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内涵涉及内容全面。陈进指出狭义水生态文明的定义内涵过于简单,我国人口众多、洪旱灾害频繁、粮食保障难度大,单纯水生态系统良好并不能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用水安全,所以在我国,一般采用广义的水生态文明定义比较合适。
郑州大学的左其亭把水生态文明定义为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他强调,水生态文明理念提倡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使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永远的支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王建华提出水生态文明是一种以维护水生态健康、构建人水和谐关系为目标的文明形态,在自然系统一端表现为水生态物理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在社会系统一端表现为以水为要素的生产、消费和思维方式的文明化。同时,他指出,文明的载体涵盖精神和物质两大系统,精神层面是指在人类思想文化观念的传承和发展、糅合和分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物质层面则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包括工程、科技等。所以,水生态文明主要通过意识形态、制度形态、行为形态和物质形态等四类载体表现出来。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的李晶认为水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即遵循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使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水资源永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发展观。水生态文明涉及物质、精神、文化、制度等方面,是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其他文明融为一体的庞大的系统。此外,不同阶段的水生态文明应当有不同的标准和最基本的要求,还要有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
中国水利学会的李贵宝认为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处理与水的关系时应达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类社会与水和谐相处、良性互动的状态,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遵循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推进水利或水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事业和活动。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水利中心工作之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唐克旺认为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保护水生态系统、实现人水和谐发展方面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他强调水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了保护水生态系统所做的各种努力及其成果,是对传统的侧重强调社会经济服务的纠偏,是水利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不可将与水相关的各项工作均列入水生态文明的建设。例如,供水、防洪、航运水力发电等都不能算水生态文明建设,但在这些工程的建设及管理中,兼顾水生态系统保护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却属于水生态文明建设范畴。
珠江水利委员会的许进、水利部综合事业局的王文珂一致认为水生态文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建设永续的水资源保障、完整的水生态体系和先进的水科技文化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水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脉相承,突出特征也是尊重自然,坚持可持续治水思路,要求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全面协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水生态文明进行定义和内涵解释,经总结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类:认为水生态文明是一种文化伦理形态,是一种文明形态,是一种发展理念,是处理人水关系时达到的文明程度,是实现人水和谐发展方面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等。虽然对水生态文明的定义和内涵界定众说纷纭,但是他们都强调人水和谐,人类社会与水生态系统和谐共处、良性互动。
1.2.2.3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具体措施和方法
国内专家学者从内涵、具体措施和方法两个方面对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研究。
1.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张建云认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坚持节约与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促进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郑州大学的左其亭认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以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推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而采取的一切文明活动,是随社会文明进程不断变化的长期动态过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张诚认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以水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建设,使其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并最终形成一种可自我更替、完善的良性演化过程。同时,他认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即人为主观意愿特征、多学科交叉特征和符合未来全球水资源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马建华认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客观上要求人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兴水利、除水害的各项治水活动中,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遵循自然生态平衡的法则,采取多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以防治水旱灾害、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既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又保障水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目标。
长江科学院的许继军认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水利工作的升华,是将生态水利与民生水利、资源水利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统一起来,三者的和谐发展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精髓。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类高质量的生活,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要统筹民生水利、资源水利和生态水利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在现有民生水利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强调水生态环境保护,并积极拓展水生态和水文化服务工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王建华指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①水生态的认知文明,包括全社会正确的水生态伦理价值观的确立、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的普及、经济社会与水生态系统相互依存关系与规律的科学认知等;②水生态的制度文明,即维持水生态系统健康和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有效社会制度;③水生态系统相关的行为文明,包括水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利用的高效性、排污的有序性等;④水生态本身的物理载体文明,主要体现在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上,包括水文、河流地貌、水体物理化学环境和生物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唐克旺认为水生态文明建设要突出三个层次的内涵,即文明的理念、文明的行为、文明的效果。水生态文明的理念就是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水生态文明的行为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水生态文明建设最终的效果是建立一个山清水秀、生机盎然的美丽中国。他强调应该区分水利工作中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部分和水生态系统保护的内容,不可将所有的水利工作如防洪等都定性为水生态文明建设。
虽然专家学者对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强调将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建设过程中,认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
2.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陈明忠认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应把握核心内容,突出制度建设和重点工作,即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把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将加强水域保护和生态修复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他强调水生态文明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在战略定位上,适应小康社会建设需要,体现水利发展的时代特色;在价值取向上,形成水生态伦理价值观;在具体目标上,突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在指标制定上,既体现功能的完整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在保障措施上,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技术支撑体系;在路线推进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全面推进。
詹卫华提出试点引路,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即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要抓手,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深入开展;以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水土保持建设、水利风景区建设为具体实践,重点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水生态文明持续发展;完善水生态文明法制体系,保障水生态文明健康发展;大力开展水资源与水文化理论研究,夯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积极宣传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王浩院士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包括自然文明、用水文明、管理文明和意识文明等四个方面。自然文明重点是维持物理、环境和生物完整性:物理完整性主要包括水域与水体形态完整性、动力学过程完整性等;环境完整性主要体现在水生生物水质得到满足、水体污染风险低等方面;生物完整性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维持、特有水生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栖息环境完整性得以保证。用水文明主要是供水保障、节水防污和水灾害防治等。管理文明主要体现在制度条文、管理设施和体制队伍等方面,其中,制度条文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规章、技术文件等;管理设施主要包括监测设施、计量设施和信息化平台等;体制队伍主要包括管理体制、队伍能力和运行机制等。意识文明主要包括价值理念、公众意识和水文化。
河海大学的季同德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和水管理五个方面对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探索,提出了构建全面可靠的水安全体系,全面保障水安全;构建健康循环的水环境体系,全面改善水环境;构建和谐秀美的水生态体系,全面修复水生态;构建先进特色的水文化体系,充分彰显水文化;构建严格现代的水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水管理等具体措施。
张建云院士深入研究水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八点建议,即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建设特色水生态文明;深入分析,实事求是,科学制定指标体系;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科学研究,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协调,构建河湖健康新水系;科学认识,加快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高度认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益性、基础性和长期性;加强基础研究,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许进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关键要点:①从思想上贯彻新时期治水理念,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是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遵循人水和谐的思想,强调兼顾河流的社会功能与生态功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②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关键是要制定“三条红线”、落实“四项制度”;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倡导生态友好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在河流的治理开发活动中,将水工程建设与水生态紧密结合;④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与水利科技发展;⑤广泛凝聚全社会各行业合力。
梅锦山提出分区分类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策略,以“着眼全国、立足区域”的视角,对我国进行水生态文明分区分类建设的空间布局,完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水生态文明的差异化建设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保护、管理体系。分区分类体系中不同类型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可包含以下内容:区域水资源禀赋条件与特征;主要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区域经济社会现状与特征;主体功能区定位与发展方向;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发展方向、重点领域阶段安排等。
许继军强调科技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涉及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文化和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如同工业文明需要制造技术革新一样,水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科技创新。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需加强水生态与环境等领域的自然科学基础问题研究,从不同时空尺度掌握自然演变规律;加强水生态环境与管理、经济、社会、文化、艺术、人文和伦理等众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应研究制定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评价指标,为流域和省市制定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专家学者们从宏观路线、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等方面,对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有效的措施。
1.2.2.4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国内专家学者从内涵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行了研究。
1.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内涵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的李晶认为水生态文明城市是将水生态文明融入城市发展,以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承载能力为基础,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产业格局和城市规划布局,并形成促进水资源永续利用和水生态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的王文珂认为水生态文明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建立的,满足城市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是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体现,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人、水、城相依相伴、和谐共生的城市风貌和聚居环境,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物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的有机融合。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统筹水利建设与城市发展,以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支撑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水生态的良性循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安全等,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水利、民生水利的内涵,提高了水利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拓展了水利的发展空间。
2.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大量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研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展开,具体见表1.4。
表1.4 国内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
续表
山东省水利厅将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作为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并实施了《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全省各城市积极落实政策,采取措施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山东省部分城市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情况见表1.5。
表1.5 山东省部分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情况
续表
经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全国其他省份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和山东省部分城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实践过程,认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
(1)立足大局,顶层设计。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顶层设计是运用工程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建设任务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应把握核心内容,突出制度建设和重点工作,科学规划引领,试点推动,建设与管理并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顶层设计主要包括战略定位、建设理念、工作思路、建设目标、总体建设布局、推进路线、具体落实途径以及保障措施等。
(2)涉水工程建设。涉水工程建设是建设水生态文明最主要的措施,指所有涉及水利建设、改造、修复的工程措施,通过对工程措施直接建设地区水生态文明社会。
(3)保障机制建设。保障机制建设是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软实力保障。
1.2.2.5 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考核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有效方式,其指标的确定都应该符合最新的发展理念,满足科学发展基本原则,能够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目前,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许多指标评价体系,取得了大量的相关成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王建华、胡鹏等在梳理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相关研究现状与已经开展工作的基础上,一个地区实现的水生态文明应当表现为区域水生态系统本身的健康可持续、社会供用水行为的安全高效、水生态管理制度的完备有效以及全社会水生态文明理念的进步。基于上述内涵理解,提出了包括水生态系统、水供用系统、水管理系统、水文化系统和特色性指标等五个方面的水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框架,并明确各项指标的具体算法,见表1.6~表1.10。
表1.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建华、胡鹏等提出的水生态体系评价指标及释义一
表1.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建华、胡鹏等提出的水供用体系评价指标及释义二
表1.8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建华、胡鹏等提出的水管理体系评价指标及释义三
续表
表1.9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建华、胡鹏等提出的水文化体系评价指标及释义四
表1.1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建华、胡鹏等提出的特色性评价指标及释义五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唐克旺认为水生态文明是促进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人水和谐的工作,在评价一个地区水生态文明状况时,必须考虑两类系统性指标,一类是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指标,一类是经济社会系统指标,据此提出了由两个系统、六个对象类型和20个指标共三层构成的水生态文明多层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11。
表1.1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唐克旺构建的水生态文明多层评价指标体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王富强等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排涝体系、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和水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20项指标的水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表1.12),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2013年郑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评价。
表1.1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王富强等构建的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刘海娇、黄继文等基于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水景观营造和水管理保障等四个方面构建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表1.13),并引入可拓理论,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水生态文明可拓评价模型,对黄河下游典型城市滨州市城区水生态文明程度进行了评价。
表1.13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刘海娇、黄继文等构建的黄河下游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高华、曹先玉和山东省水利厅蔡保国等在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内涵及城市水利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立足山东省城市水利发展现状,构建了包括水资源体系、水生态体系、水景观体系、水工程体系和水管理体系的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14。
表1.14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高华等构建的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长江科学院的黄茁认为水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和谐共存的体现,而水生态系统是水资源、水生态、经济和社会四个方面构成的复合系统。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包含了人和自然两部分,从属性可分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从时间上可划分为近期指标和远期指标,从空间上可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确定区域性评价指标。基于水生态内涵构成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可分为系统层、目标层和指标层。系统层是指按水生态系统各组成属性、特征和作用进行分类。目标层是为达到水生态系统自然、社会、经济和谐,指导水生态系统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所定义的各子系统的目标。指标层是根据系统层和目标层的定义,对应目标层目标内容的具体评价指标,反映水生态文明状况。黄茁通过研究四大子系统的相关关系和探讨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按系统层、目标层、指标层构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见表1.15。
表1.15 长江科学院黄茁提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评价体系从无到有,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通过研究分析和总结归纳,这些指标体系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采用总分评价对水生态文明程度进行评定。如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王建华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等,都是采用总分评定是否符合水生态文明标准,规划期末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否符合验收要求。
(2)指标评价体系确定思路基本一致。具体都是先确定底层指标层,给出指标层评分标准,确定指标评定分数,同时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指标评定分数与指标权重乘积获得总分数,最后根据总分数对水生态文明程度或水生态文明城市进行评级。
(3)指标评价体系基本都含两层以上指标(或称系统层、目标层、指标层)。由于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单层指标层很难对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细化评价,而多层指标(或称系统层、目标层、指标层)更易完整地描述水生态文明状态或水生态文明城市应具有的一些特征。
(4)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指标体系标准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程度和水生态文明城市进行评级。
(5)最底层指标层包含内容基本相同。水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底层指标基本包含在目标层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工程、水体制及水景观内。
(6)底层指标量化和权重基本是以经验(来源专家或工程)为主。
1.2.2.6 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难点问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社会思想认识不统一。长期以来,以人类自身利益为中心、不顾自然承载力而任意开发利用自然的观念占据了主导地位,缺乏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执政观和政绩观,致使各级政府部门对“让水资源服务于人类社会”考虑多,而对“人类尊重、顺应水资源发展规律”有所忽视;一些企业追求对水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利用,忽略了水资源节约、保护,造成高耗水、高排放、高污染;百姓生活中用水浪费、污水随意排放等行为时有发生。由此可见,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发展模式尚未彻底转变,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风气尚未形成,社会公众对水生态文明的认识还不全面、不深入。
(2)顶层设计不明确。从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看,目前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性探讨比较多,具体实践探索较少。即便在一些已经付诸实践的地区或流域,也大多是依托各地实际需要,自发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区域性特征明显,普遍缺乏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全面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技术方法。从战略布局看,《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的批复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其实施的分区分阶段发展战略,尤其是实施水功能区划制度的着力点还不明晰,操作性不够。目前,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理论指导和总体思路,对如何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足,这些都是亟待从国家层面进行统一、规范的设计和规划。
(3)科技创新机制和技术保障体系不健全。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础薄弱,缺乏先进的水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而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水利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面对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需要大力发展基础课题研究、应用技术、软科学研究,构建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保障水生态文明的建设。基础课题研究包括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及量化研究方法、管理模型、方案制定、水资源保护理论方法、河湖健康理论方法等。大力发展适应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技术,比如农业节水新技术、工业节水新工艺、非常规水利用技术、污水处理新技术、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技术等。基于新的理念开展一些有关软科学的研究,比如水生态补偿机制、水价制定与水市场运行方式、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和谐发展理论等。
(4)奖励与惩罚机制不完善。由于奖励与惩罚机制不健全,我国部分水生态脆弱区、江河源头区等水生态保护区的群众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积极性。
一是缺乏对水生态保护的奖励和补偿机制。水生态保护区的群众为保护水生态环境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多种原因,不仅对水生态积极保护者未能及时给予奖励,而且对其付出的成本也不能足额给予补偿。
二是水生态保护者的责任不到位。补偿资金与保护责任挂钩不紧密,效果不理想,甚至个别地方还存在一边享受生态补偿一边破坏生态的现象。
三是水生态受益者履行补偿义务的意识不强。通常认为水生态产品属于公共产品,可以免费消费,缺乏补偿意识。
四是水生态破坏者的违法成本太低。由于缺乏对破坏行为的足够法律震慑,当获益大而惩罚力度不够时,使得破坏者铤而走险,给水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