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CAD](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58/40937458/b_40937458.jpg)
1.2.3 点的坐标输入与直线绘制
AutoCAD的坐标输入是通过在命令窗口中输入图形中点的坐标来实现的,这样既能够增加绘图的准确度,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1.世界坐标系
采用三维笛卡尔右手坐标系统CCS来确定点的位置。在进入AutoCAD绘图区时,如未设定绘图界限等,系统将自动进入笛卡尔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即世界坐标系 WCS。世界坐标系始终固定,以屏幕左下角的点为坐标原点(0,0,0),如图129所示。
AutoCAD在二维绘图和编辑过程中,世界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和方向在默认情况下,X轴以水平向右方向为正方向,Y轴以垂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在三维绘图编辑过程中,用户可切换坐标为三维坐标系,其中,X、Y轴方向不变,Z轴以垂直XY平面指向用户方向为正方向,坐标原点为3轴的交点,显示在绘图区左下角,如图1210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29510/2127707800832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7514_15_2.jpg?sign=1739285457-rhRhrJuOah17PG8SMiesU9tvwdKA2wFs-0-3cdf298d223270e3a8d06527d42646c9)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29510/2127707800832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7514_15_3.jpg?sign=1739285457-pfPUT1GUSeFzqYcITwk28iOUrbXIdJPo-0-681b8029a09d5ab3ad6b3689d3eac4af)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29510/2127707800832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7514_15_4.jpg?sign=1739285457-b5IPsijvzRVXNeF68HjRA0pbcTQuZ8km-0-2742794d435e93ce5558d1a813de1c2c)
图129 世界坐标系
图1210 三维坐标系
图1211 用户坐标系
2.用户坐标系
为了方便用户绘图,AutoCAD提供了更为方便的用户坐标系统UCS,在默认情况下,用户坐标系统与世界坐标系统重合,而在绘制一些复杂的实体图形时,可根据具体需要,通过UCS命令,设定适合当前图形应用的坐标系统,如图1211所示。
【注意】
(1)WCS坐标轴的交汇处有“□”形标记,UCS没有“□”形标记。
(2)坐标系周围的小网格为栅格。
(3)用户可通过“视图”→“显示”→“UCS图标”→“原点”菜单命令,控制坐标系图标是否显示在坐标原点。默认情况下,该菜单为开启状态。
3.点的坐标输入
在绘图和编辑的过程中,为了确定实体的准确位置,大部分数据输入都是采用坐标点的方式。其中,具体可分为绝对直角坐标、相对直角坐标、绝对极坐标和相对极坐标四种。
(1)绝对直角坐标。
绝对直角坐标是以坐标原点(0,0)为基准点进行输入的。绝对坐标的输入方式为(X,Y,Z),都是相对于坐标原点的位移而确定的。如果只需输入二维点,可以采用(X,Y)格式。
例:从坐标原点出发,绘制一条水平的,长度为50的直线,再从此点出发,绘制一条高度为50的直线,最后连接原点与此点,如图1212所示。
命令行操作提示如下:
命令:_line指定第一点:0,0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50,0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50,50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29510/2127707800832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7514_16_1.jpg?sign=1739285457-q4CpPs0TSfD8Lxb1avYi1BNGHsnUxtdn-0-a3b23c254724eac24b292059ec2463fe)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0,0
图1212 绘制直线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注意】
(1)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用户需要回车对命令进行确认。
(2)直线命令是line,可直接输入L,或从菜单栏中选择直线命令,也可从工具栏中选择直线命令。(3)在输入坐标的过程中,若输入错误,可输入u后回车,并重新输入正确的坐标值。
(4)在绘图过程中,若将首尾两点进行闭合,可输入C后回车。
(2)相对直角坐标。
相对直角坐标是某一点以上一个点为基准点进行输入的,输入的坐标值为坐标偏移量。通常情况下,某一点相对上一点向右、上、外移动时光标为正值,反之为负值。表示方式为(@X,Y,Z)。二维点只需要输入X和Y的坐标偏移值。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29510/2127707800832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7514_16_2.jpg?sign=1739285457-QPmnESVLtgcK9V7yTHL97bNtob27WJ39-0-75b84ee6883cf8f3aab256f4c75d8490)
例:以(10,10)为起点,绘制边长为30的正方形,如图1213
所示。
命令行操作提示如下:
命令:_line指定第一点:10,10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40,10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0,30
图1213 绘制坐标点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30,0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c
【注意】
(1)动态输入按钮打开时,在绘图过程中可以看到鼠标所在点的状态,此时输入的坐标状态均为相对输入,当动态输入关闭,此时输入的坐标为绝对坐标。快捷键为F12。
(2)在输入过程中,可移动鼠标指定直线方向,然后输入距离回车即可。
(3)绝对极坐标。
绝对极坐标同样是以坐标原点(0,0)为基准点(或称为极点)进行输入的。绝对极坐标的输入方式为(距离<角度),其中,距离为某点和坐标原点之间的距离长度,而角度是此点与坐标原点连线与X轴正方向夹角。
例:从坐标原点出发,绘制一个边长为20的正三角形,如图1214所示。
命令行操作提示如下:
命令:_line指定第一点:0,0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20<0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20<60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0<0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29510/2127707800832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7514_16_3.jpg?sign=1739285457-qqLACeanQ9zGvIsNm0gM47i1hDB5vJCG-0-a0e29c1f88ddc02761f6f2da70585cd8)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
图1214 绘制三角形
(4)相对极坐标。
相对极坐标是通过两点之间的距离和两点之间的连线与X轴正方向夹角来表示的。表示方式为
(@距离<角度)。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29510/2127707800832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7514_17_1.jpg?sign=1739285457-0EjwV27xU5Zz1VqYugmQxgCLanE1lJQs-0-69dcefffb0538a484eb00b5853038ede)
例:从(10,0)出发,绘制一个边长为20的正三角形,如图12
15所示。
命令行操作提示如下:
命令:line
指定第一点:10,0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20<0
图1215 绘制三角形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20<120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c
【注意】
在输入过程中,可输入“<角度”后回车确认,然后输入距离回车,则会在用户输入的角度所在直线方向上绘制直线。
(5)直线。
执行直线的命令的方法有3种: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29510/2127707800832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7514_17_2.jpg?sign=1739285457-0osrfprLkDfC6lcz3IHm3VEqY97xpna6-0-4b5f7ff6887894b3d05ee7a18864d674)
。2)选择“绘图”菜单→“直线”命令。
3)在命令行输入“LINE”或快捷键“L”。
命令行提示如下:
命令:_line指定第一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指定直线的起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指定下一点,选择闭合或放弃)
说明
·闭合(C):连接起点与终点,形成一个闭合的图形。至少3个点才能闭合。·放弃(U):放弃上一点的绘制,撤销上一步操作。
【注意】
在绘制直线的过程中,可以输入点的绝对坐标或相对坐标,也可以捕捉到特殊点进行绘制。
【课堂练习】
绘制如图1216所示图形。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29510/2127707800832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7514_17_3.jpg?sign=1739285457-63hmLhcCMB42Zz1vrjZKEujVOQIho2cy-0-727e6dc967ba49018d105fe7b59db296)
图1216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