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論说道妙
今日,吾欲再习《内经》,便于心阁再召苍龙素问。
素问苍龙睡正酣,得召后睁目,向吾游来。
它额前鳞片金光一闪,先是重现篇名「上古天真論篇第一」,后又浮现昨日经文。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吾知其欲使吾重温经文,便再次参悟。
吾见素问篇章多为“論”,然何为“論”?
欲要習論,必先知論。
論,早为篆书,字形从言从侖,言为形,侖为声。
言表示與人之言語活動有關。
侖之基本义指条理、次序。
中国有名山,名曰“崑崙”。
人之集思當依其次第、求其文理,以結成冊卷。
論之本義,為有條理地分析、議論、說明事理。
引申指按一定次序整理編輯;
引申指對事理加以歸納、總結,即理論;
引申指辯論,評論、評說;
引申為衡量、權衡、評定;
引申為談論、討論、看待;
引申為依照法律定罪定刑的判決義,特指死罪、死刑;
引申為說理性性文章,系統的學說,有系統的主張、觀點;
引申為分析和闡明、說明事理的談話、理論、言論或文章;
引申為佛教三藏(經、律、論)之一;
引申為事物的條理、秩序;
引申為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
引申為就某個方面來說;
引申為憑藉。
如“議論文”,須有條理、有論據,條理清晰,以理服人。
如“辯論”,當講邏輯。
吾以為,“論”實為整理成冊之有邏輯條理、分析說明事理之言語。
非所有言語皆可稱“論”而立冊保存。
《論語》序解正義:
論者,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
以此書可經綸世務故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
蘊含萬物故曰理,篇章有序故曰次,群賢集定故曰撰。
或以為,論為言之有理可自圓其說、圓轉無窮者。
吾思“論”之意之時,“論”之篆書為始的字形演變也漸銘刻于心。
時如書卷,立冊常存;時如圓輪,周轉不休。
吾始知論得之不易,為言思之精華、達理之嘉文。
吾再看蒼龍,覺其鱗甲質感變化,現出書冊般的文理。
此乃“論”之深悟之加持。
今之學者亦寫“論文”,乃一種文體形式,
指科學某個領域中,具有最高意義的並且已經經過無數次實踐檢驗的,
基本科學原則和科學研究方法。
吾以為,論之真理應如天行健,如日光明,如環無端,周行不息。
《內經》之典籍流傳千年,可見越是圓周之理,便越有生命力,越能流行。
輪圓而遠行,輪轉而無窮,圓融而無礙,凝珠而周流。
上善若水,水几于道。
宇宙之天體,亦皆為球形而做自轉、公轉之圓周運動。
不得不歎形而上之道與形而下之物之相應。
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萬物之生化不離于道,百姓日用而不知。
吾再觀心境時,覺心中有日月高明,
亦有星空,現星體周流之雛形,
此皆由“論”而悟得之道妙也。
今日悟畢,來日再敘。
乙巳蛇年庚辰月戊午日藍蒼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