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疯子之言:上帝死了
说到尼采,人们首先就会想到“上帝死了”。“上帝死了”差不多成了尼采的专名。在我们这儿,人们甚至简单地和轻佻地把它理解为纯粹的疯人疯语。
根据海德格尔的提示,我们可以看到,尼采早在《悲剧的诞生》时期就已经有“上帝死了”的想法了(这当然是受瓦格纳的影响),而且在1870年的一则笔记中这样写道:“我相信原始日耳曼人的话:一切神都必然要走向死亡。”3然而,尼采最早明确地道出“上帝死了”这个断言,却是在1882年的《快乐的科学》里。正是从这本书开始,尼采走上了自己后期的思想道路,着力于他自己的以“权力意志”和“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思想为核心的形而上学哲学建设了,特别是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权力意志》等后期著作中,构造了自己的“哲学前厅”和“哲学主楼”。
尼采《快乐的科学》第3卷第125节题为“疯子”。在这一节里,尼采向我们描述了下面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疯子大白天提着灯笼到市场上寻找上帝,然后跟人说出“上帝死了”的真相,发现完全没有人理睬他,没有人听得懂他的话,才意识到自己来得不是时候,来得太早了。这一节文字如下:
疯子。——你们是否听说过那个疯子,他大白天点着灯笼,跑到市场上不停地喊叫:“我寻找上帝!我寻找上帝!”——由于那里刚好聚集着许多不信上帝的人,所以他引起了一阵哄然嘲笑。怎么搞的!他失魂了吗?其中一个说道。他是不是像小孩一样走错了路?另一个说。还是他迷失了自己?他害怕我们吗?他在梦游吗?人们议论纷纷,哄然大笑。这个疯子突然闯进人群之中,并张大双眼瞪着大家。“上帝到哪里去了?”他大声喊叫,“我要对你们说出真相!我们把它杀死了——你们和我!我们都是凶手!但我们是怎样杀死上帝的呢?我们又如何能将海水吸光?是谁给我们海绵去把整个地平线拭掉?当我们把地球移离太阳照耀的距离之外时又该做些什么?它现在移往何方?我们又将移往何方?要远离整个太阳系吗?难道我们不是在朝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赶吗?还有高和低吗?当我们通过无际的虚无时不会迷失吗?难道没有宽广的空间可以让我们呼吸吗?那儿不会更冷吗?是否黑夜不会永远降临且日益黯淡?我们不必在大白天点亮提灯吗?难道我们没有听到那正在埋葬上帝的挖掘坟墓者吵嚷的声音吗?难道我们没有嗅到神性的腐臭吗?——就连诸神也腐朽了!上帝死了!上帝真的死了!是我们杀死了他!我们将何以自解,最残忍的凶手?曾经是这世界上最神圣、最万能的他现在已倒在我们的刀下——有谁能洗清我们身上的血迹?有什么水能清洗我们自身?我们应该举办什么样的祭典和庄严的庙会呢?难道这场面对我们来说不会显得太过于隆重了吗?难道我们不能使自身成为上帝,就算只是感觉仿佛值得一试?再也没有更伟大的行为了——而因此之故,我们的后人将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更高的历史之中!”说到这里,疯子静下来,举目望望四周的听众,听众也寂然无声并惊讶地看着他。最后,他将提灯掷在地上,而使灯破火熄。“我来得太早了,”他接着说,“我来得不是时候,这件惊人的大事尚未传到人们的耳朵里,雷电需要时间,星光需要时间,大事也需要时间,即使在人们耳闻目睹之后亦然,而这件大事比最远的星辰距离人们还要更为遥远——虽然他们已经做了这件事!”据说,在同一天,这个疯子还跑到各个教堂里,在里面唱他的Requiem aeternam deo[安魂弥撒曲]。而当有人问他缘由时,他总是回答说:“假如这些教堂不是上帝的陵墓和墓碑,那么,它们究竟还是什么玩意?”4
几年以后,基本类似的情景再现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序言”中,只不过到这个时候,“疯子”已经转换成了波斯先知“查拉图斯特拉/琐罗亚斯德”了,但场景却不无类同,说的是查拉图斯特拉隐居山林30年,终成正果,修得了超人智慧,于是下得山来,来到一个市场上,跟准备观看戏子(走钢丝者)表演的人群说:“我要把超人教给你们”,“忠实于大地吧,不要相信那些对你们阔谈超尘世的希望的人”,因为“上帝已经死了”,现在无所谓对上帝的亵渎了,“现在,最可怕的亵渎就是对于大地的亵渎”。5这番话寓意相当深厚。尼采采取了他惯用的“颠倒”手法,把“尘世—大地”与“超尘世—上帝”的关系,或者说“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的关系,完全倒转过来了。
尼采委实来得太早了,虽然恰恰是“我们”亲自把上帝杀死了,“我们”就是刽子手,这件“大事”是我们亲历亲为的,但“我们”自己却还不知道这件“大事”。这真是怪异。尼采后来(1886年)做的一个解释是:“这个事件本身是太过伟大、太过遥远了,大大地超出了许多人的把握能力,哪怕连它的消息也不能说已经为许多人所获得;更不能断定,许多人已经知道由此事件发生了什么——以及这种信仰削弱以后必定会倒塌的一切,因为它们是建立在这种信仰之上的,是依靠这种信仰的,是植根于这种信仰的。”6尼采这里设想的民众与哲人之间的对立令人深思。民众是“多数人”,哲人则属于“少数人”。尼采说只有“少数人”才能了解和把握这件“大事”,猜度到个中状况,“充当这一惊人的恐惧逻辑的导师和预告者,一种可能在人世间还绝无仅有的阴霾和日食的预言家”,他们是“头生子”和“早产儿”。而作为“多数人”的民众则全无预感和把握能力,用荷尔德林的诗句来说,是诗人们忧心忡忡,而“他人却忧心全无”7。
“上帝死了”这件“大事”究竟意味着什么?尼采指出,“上帝死了”,对于基督教上帝的信仰变得不可信了;这件“大事”已经开始把它最初的阴影投在欧洲大地上。这时,“断裂、摧毁、没落、颠覆,这个长长的丰富序列现在已然来临”8。今天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描述“上帝之死”现象,诸如:信仰缺失,群龙无首,价值无序,伦理失范,道德沦丧,或者相对主义,悲观主义,虚无主义,等等。而且这一切描述都未必是抽象空洞的说辞,相反地,它们完全可以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细微感受和经历中得到印证和确认。宗教(在欧洲是基督教,在中国大概是具有准宗教性质和功能的儒家伦理)一直是人类最重要的共同体组织方式,但现在除了少数族群的宗教类型,世界范围内大部分民族共同体已经失去了,或者正在失去这种组织方式。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欧洲—西方人经历了一场后基督教的生活狂欢,可交换价值至上,个体自由度大增,家庭关系日益松动,性生活趋于混乱。在中国,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短短30年里,我们同样经历了这样一种“弃神化—弃宗教化”过程,速度之快令人吃惊,而且更令人唏嘘的是,在欧美人开始意识到节制和回归的今天,我们中国人却在迟到的无信仰的物质泛滥和肉欲狂欢中沉迷,不知所终。
海德格尔在《诗人何为?》一文中谈到“上帝之缺席”,把它与荷尔德林意义上的“世界黑夜”的贫困时代联系起来:“上帝之缺席意味着,不再有上帝显明而确实地把人和物聚集在它周围,并且由于这种聚集,把世界历史和人在其中的栖留嵌合为一体。但在上帝之缺席这回事情上还预示着更为恶劣的东西呢。不光是诸神和上帝逃遁了,而且神性之光辉也已经在世界历史中黯然熄灭。世界黑夜的时代是贫困的时代,因为它一味地变得更加贫困了。它已经变得如此贫困,以至于它不再能察觉到上帝之缺席本身了。”9人类对物质的狂热追求前所未有,人类造富的愿望和能力也史无前例,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处处炫富,然而却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贫困时代”,因为它穷得只有金钱财富了,因为它穷得连自己的贫困也察觉不了,更关心不了何以贫困。
同样在《林中路》中,海德格尔还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释,把尼采的“上帝死了”与“哲学的终结”联系在一起。海德格尔说,“上帝死了”意味着:“超感性世界没有作用力了。它没有任何生命力了。形而上学终结了,对尼采来说,就是被理解为柏拉图主义的西方哲学终结了。”10总体而言,海德格尔这个解释是成立的,“上帝死了”即形而上学终结了,就是具有先验—超验双重问题结构和存在学/本体论—神学双重精神结构的形而上学走向终结了;或者质言之,“上帝死了”就是传统哲学—宗教文化的终结,今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就是自然人类文明的终结。
无论东方、西方,“上帝死了”都是一个时代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