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古渡商岸
褐色陶碗里盛着青白的浓汤,上面撒了炒熟的焦黄小麦。
“这是茶?”曾正一脸的疑惑。
“是的,吾等常年在外,唯有此物随身携带不坏,此乃羊油加面粉炒制,味道不错营养丰富,是最好的早餐了。”
艾塔示意曾正端碗食用。
曾正迟疑了一下,端起碗,扒拉了一口,‘咦!这不是面茶嘛!不过这膻味也太重了。’
尝着味儿不错,曾正几大口就吃完了,吃完还伸出舌头把碗里面舔了个干净。
然后,一抹嘴,放下了碗。
曾正的吃相看的艾塔和九哥瞪眼发呆,好一会儿才相识一笑埋头吃自己碗里的‘茶’。心想‘这小子是不是饿疯了!’
其实,这是曾正在现代社会打小吃惯了的东西,当地叫面茶,西安叫油茶,都是传统的早餐选择。
基本上都是用羊油或者牛油加焙熟的面粉以及调料炒就熬制,用大碗或者小一点的盆子盛装,待冷却后形成一坨茶胚子,食用时用菜刀沿边缘切下来,再入锅加水烧开,撒上葱花等盛碗食用,味道极佳。
曾正没有想到的是穿越至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还能吃上这等上好的面茶,看来这面茶的食用历史悠久,说不定就是这些东西往来的商旅使者发明此物。
‘真的有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真好!’曾正心想。
“这面茶好,就是没有葱花压腥。”曾正说。
“对对对对对!加上葱花或者芫荽末那就美味异常了!”
艾塔抖动着胡须赞许地说:
“不过,到了长安这些就有,届时吾等再细细品味这上天赐予的美肴。”
在艾塔和曾正吃完探讨面茶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
一声唿哨,驼队渐次站起,该出发了。
这次,曾正坚持没有骑骆驼,而是也牵着一头骆驼步行。
九哥劝了几句,见曾正执意步行,就由着他去了。
‘叮咚-叮咚-叮咚……’
悠扬的驼铃声起,驼队依次沿沟壑而下,向黄河岸边走去。
这熟悉的沟谷,熟悉的山脚坡麓,熟悉的山势,熟悉的转弯,熟悉的山间飞沙……
一一缓缓地在曾正眼前徐徐展开又向身后缓缓退隐,牵着骆驼,曾正边走边看,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新鲜,千年以前的野美在曾正心里激起一阵又一阵的涟漪。
约莫两三个小时,远远地,一处山顶上几杆旗子飘扬,黄河已在岸边树林的稍隙里闪着粼粼波光。
曾正知道,转过前面那座山脚,就能完全看见黄河了。
那里,在他穿越之前,是那可恶的肥婆娘的店铺附近,这个地形一定没错。
也正是那里,曾正唐朝的家就在那里,曾正心里一阵狂喜。
刚刚转过山脚,一只不大不小的黄狗朝他们狂吠起来。
不仅如此,曾正听到了鸡鸣马叫,还有鼎沸的人声,还有黄河的哗哗水流声……
到了到了!到曾正穿越前的地方了,也到了曾正唐朝的故里,但一切都不是现代的模样:
这里是牌楼、驿馆、酒肆、客栈、营寨,还有绿树环绕的一处村落,庙宇倒是原址,但规模远较现代的宏伟,牌门巍然檐楼层叠、佛音抑扬刹号肃穆……
一座上铺木板船船相连的浮桥横跨河岸,两岸码头皆是人马攒动车驼列列,东西渡口两边羊皮筏子依次排列约数十上下,已有载客载物的在河面上漂浮来去,欸乃哨号此起彼伏,若非两岸雄山夹峙,这渡口鱼嘴滩涂水岸繁华俨然江南水阜之地。
此时曾正脚下已是黄土夯就的阔道,直通码头,码头近前是一座雕梁画柱的大型牌楼,鎏金隶篆的‘会宁关’三字庄严正悬,依柱两旁皆设营寨次第,牌楼下持戟挎刀铠甲加身的兵士正呼喝等待过河的车马驼队。
一声唿哨,曾正所在的驼队立时靠路边停步。
艾塔和九哥一起,快步走向庙宇山下的一处规制房舍。
远远地,曾正看见有大门木牌上书‘会宁关驿’的黑字。
‘应该是报关去了。’曾正心想。
曾正想的没错,艾塔和九哥去给关驿官员递送通关牒文办理过所公验事宜,自河西而来遇关逢城莫不如此,否则关隘郡府的勘验印文没有,那是寸步难行的。
不一会儿,见九哥谦恭的带一头戴皂罗巾身着圆领土黄袍衫腰挎一把剑的倨傲中年男子过来。
九哥一一指着骆驼及驼背的褡裢包裹解说,倨傲男子左手后背右手捻着不多的几根胡须撇嘴踱步点头称是。
检查完毕,九哥又弯腰将倨傲男子引回驿馆。
“九哥且去打铺,小郎君请移步过来。”
从驿馆出来的艾塔边安顿九哥办事边示意曾正过去。
艾塔告诉曾正,因过河商队两岸拥挤,浮桥不堪重负,再者凉州战事又起为防细作探子,关驿把总为安全着想,每日上下午两岸各允准两个共计四个商队通过,艾塔他们排在六个商队后,也就是三天后才能过河,这期间还不能有雨天,如下雨还的耽搁。
艾塔特别嘱咐曾正,先不要回家,等一切安排妥当了再由他和九哥陪同前往。
曾正不知,艾塔也未细告。
原来刚才实物勘验时,商队实际人数比过所牒文记载的多一人,这个按照规定不允许的,艾塔解释在沙漠里救了一位遭打劫后的商人,其人银两牒文等皆失,暂时收做商队杂役,待到长安后,具报鸿胪寺后再行办备其余事项。
为行事方便,艾塔悄悄塞给勘验主事者一块波斯金币,方才蒙混过去。
其实,这也是常见之事,这些外邦商队或者使团,千里万里跋涉,经常路遇求救或者解救他人,动辄收做杂役。
在通关勘验时,只要商队或使团主人具印作保就行。
要是找麻烦,自古以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随便找个理由扣了谁也没脾气,但主事既收了金钱,就具印作保由他去了。
曾正其实也知道规矩,像他十数年未归,今日回来,这些官兵若得知,先行羁押打上几十大板子再验明正身,谁知你在外犯案没有或已卖身为奴是逃奴儿一个。
所以曾正点头表示知道,也再无言语只等九哥安顿贴切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