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赢利第一步:精品化的选股策略
第一章 历史归纳选股法
历史是判断未来的唯一方法。
——派屈克·亨利
我们大多数股民都是兼职炒股,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精力和金钱、研究与投资放到牛股大本营的行业和具有牛股基因的股票中去。
——阳勇
选股就如乘坐电梯:如果选择的是100层的电梯,只要我不下电梯,它就会带我到100层。
——佚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表明,股票投资者的交易频率与投资绩效成反比。过去10年中,美国10%的顶级基金经理的换手率只有18%,这意味着他们持股时间可长达5-6年,而10%的绩效最差基金经理的换手率是160%。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优秀的投资经理对所持的股票经过深思熟虑,信心不易动摇。平庸的投资者往往对所持的股票没有深入研究,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因此信心不足,换手率高。另外,基金经理也受客户和领导短期行为的影响,这些人往往愿意看到忙碌的行为而不是冷静的思考。显然,成功的基金经理关键是选股。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证券市场不断扩容。很多投资者在面对2000多只股票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相当多的散户投资者选股很随意,可能因为某个股评,或某条消息,或技术面支持股价持续上涨就草率买入,没有一套完整的选股标准,更不要说一套明确的高标准的投资系统。
投资的本质就是对真实世界的理解,我们总是看着后视镜往前开车。笔者认为,选股是进入实战操作的核心因素之一。投资风险控制第二道防线(第一道为家庭资产分散配置)。选对了行业,选股就成功了一半。后面笔者将从历史感、大局观出发,结合中美历史牛股的启示,将投资目标直接锁定在牛股大本营,为投资者节省对平庸股票的研究时间,提高股市致富的效率。
第一节 美国历史牛股的启示
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说过:“要想预测未来,没有比历史更好的老师;一本30元的历史书里蕴藏了价值数十亿元的智慧。”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8786亿美元,成功超越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中国内地的IPO宗数以及融资总额居全球第一。以IPO融资总额计算,深圳证券交易所仅次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位居第二;纽约证券交易所位居第三;上海证券交易所位居第四。值得关注的是,香港联合交易所能位居全球首位,与中国内地密切相关,在香港进行IPO的企业大多来自内地。
尽管中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得IPO宗数以及融资总额占据全球首位,但是,和美国200多年证券历史相比,中国才满20周岁的证券市场还显得稚嫩。通过研究美国的股市历史,你会发现牛股规律,对于寻找中国股市牛股大本营并寻找下一个Tenbagger(10倍股)具有指导意义。
一、美国股市近50年最牛行业
1.西格尔教授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研究了从1957年3月至2003年12月46年间美国股市的行业收益率。
表1-1 美国股市1957-2003年不同行业市场份额与收益率
从上表我们得出结论:
①卫生保健与日常消费品行业是收益率最高的行业。
②46年中行业份额增长最快的行业是金融、信息科技、卫生保健、日常消费品。
2.1978-1996年美国工业企业平均经济利润。
图1-1 美国工业企业平均经济利润(ROE-Ke Spread),1978-1996年价值线
结论:化妆品、医药品、软饮料、烟草、食品加工五个行业权益收益率最高。
3.1992-2006年美国产业获利能力——投入资本报酬率(ROIC)。
图1-2 美国部分产业的获利能力平均ROIC,1992-2006年
结论:股票经纪、软饮料、套装软体、制药、化妆品、广告、酒等行业获利能力排前。
二、美国股市近50年最牛股票
1.1957-2003年美国股市股票回报率排名。
表1-2 1957-2003年美国股市股票回报率
结论:西格尔教授的研究发现,46年中占据美国股市回报率排行榜前20名的公司居然绝大多数是消费类、医药类企业!
2.过去30年(1980-2010年)美国涨幅最高的股票。
20世纪80年代,美国面临石油危机、全球贸易摩擦、传统行业日渐衰落、婴儿潮一代消费高峰到来等挑战,这一切都与中国目前处境颇为相似。回顾近30年的美国股市,无疑对我们今天的投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表1-3 过去30年中美国股市涨幅最高的股票
30年来,美国经历了1987年股灾、9·11恐怖袭击、2008年金融危机等一个接一个重大利空,而这些股票却能脱颖而出!行业涨幅排名前五的是:信息服务229.77倍、批发零售131.34倍、生物医药77.86倍、电子半导体电讯57.65倍、消费品41.09倍。
第二节 中国历史牛股的启示
一、上一轮牛市个股振幅排行(2005-2007年)
中国20年股市跌宕起伏,对2000余只A股股票上市以来的涨幅统计显示,泸州老窖、云南白药等大消费类个股涨幅均居于前列。有色金属板块的山东黄金自2003年上市以来累计涨幅也超过53倍,两市上市后累计涨幅超10倍的个股共163只。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自2005年大盘见底到2007年牛市顶峰,不到3年的时间两市共有27只个股涨幅超过20倍,这些中长线大牛股主要具备哪些特征呢?
表1-4 2005-2007年个股涨幅排行(新财富数据)
续表
我们对这27只个股进行行业、概念归类,结论一目了然:
①资源股10只。资源产品的强周期决定了股价的涨幅大小。
②重组股6只。借壳上市、资产重组催生牛股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特色。
③券商、参股券商股4只。中国资产证券化浪潮催化了券商的繁荣。
④设备制造行业3只。行业景气度较高。
表1-5 2005-2007年个股涨幅行业排名
这带给我们的启示:
①在熊市尾声买入有色金属等资源股,在牛市中抛出,可获得暴利!
②潜伏重组股,是中国特殊国情下获得暴利的另类途径,但是需要极强的信息分析和判断能力。鉴于投资重组股需要投资者具有超强的信息来源和分析能力,笔者基本放弃了这一板块中个股的不确定性机会。当然,如果在熊市末期,一两元的垃圾股具有明显的壳资源价值,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方式介入低价重组股,等待牛市来临。
二、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增长率排行
巴菲特被世人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风靡全球。中国投资界对巴菲特可谓顶礼膜拜,但中信证券研究部认为:中国还不具备诞生巴菲特的土壤。发现股票投资价值的招数:一是发现被低估的品种;二是发现具有持续成长性的品种。
问题是,中国A股市场有多少公司可以让投资者持有10年?
表1-6 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增长率前25名
续表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数据截至2010年5月14日。
从投资者的角度而言,市值变化无疑是最好的成长性指标。中信证券的数据统计显示,以过去10年A股市场增长最快的50家公司的数据看,借壳和资产重组类型的增长占70%;若以过去3年A股市场增长最快的50家公司的数据看,借壳和资产重组类型的增长占90%(见图1-3)。
图1-3 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增幅前50名的成长模式分析
究其原因,如下:
①大量有融资需求的公司因为自身或政策等原因短时间内无法上市,只能选用借壳上市的方法,优质资产的注入催生了一大批牛股。
②近10年来,市场风格趋变,投资者出于对未来业绩的预期,给予资产重组题材公司的估值溢价日趋上升,从而出现市值增长与基本面变化大幅脱节的情况。
三、A股10年涨幅排行榜(2001-2010年)
表1-7 A股10年涨幅排行榜
续表
续表
经统计,2001-2010年Tenbagger股票(10倍股)一共有40只,其中行业分布为:
表1-8 Tenbagger牛股行业分布
显而易见,从个股绝对涨幅来看,资源、消费、医药、机械行业板块是过去10年的牛股大本营。重组股因为股本扩大,虽然总市值增长快,但是个股股价绝对涨幅排名仅仅只有海通证券一家进入。这说明重组股在10年以上的涨幅排名中不占优势,相当多的重组股由一时的明星股最终走向平淡。
第三节 中美股市历史选股法总结
回首中美股市的领先者与落后者,并进一步研究它们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无疑能给我们寻找股市投资捷径提供最好的注脚。
一、中美股市历史选股总结
表1-9 中美股市历史选股总结
中美股市最优行业和牛股排行说明了消费品、医疗保健、信息技术、资源、重组、机械六大行业板块是牛股大本营。
二、消费医药是中美股市共同的牛股大本营
从西格尔教授的“美国股市46年行业和个股涨幅排行榜”以及“2001-2010年A股涨幅排行榜”中,我们发现了无论是10年期投资,还是50年期投资,消费和医药是可以长期胜出的投资奥秘!这也为我们的长期投资选股指明了投资方向!
笔者从事了8年的医药一线营销工作,对快速消费品长期胜出的原因分析如下:
1.消费和医药需求弹性小。它们都是人类最基础的需求且其持续性接近永恒,另外这种需求对于经济变化波动的敏感性较低。经济危机来了,再穷的人也不可能日常不消费,生病不吃药。
2.消费和医药行业具备强劲的定价能力。消费和医药行业容易产生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更容易不断积累而使企业更加强大,最终容易形成垄断竞争。比如消费行业的品牌认知度,不仅仅与产品的品质有关,其在形成过程中甚至有某种历史文化的沉淀。比如国内的茅台、五粮液等。因此一些消费品,一旦确立了类似“行业代名词”性质的品牌认知度后,其在这个“接近永恒,而且需求硬度非常高”的行业内的地位就越来越不可撼动。
医药行业实际上也具有类似的特征,但竞争优势的类别不同。研发作为医药企业的一个核心能力,实际上却有很高的进入壁垒,特别是在美国市场。这一方面来自新药研发的知识密集,但更重要的可能来自药品研发、认证、推广领域的高额资金和时间壁垒。这客观上阻止了大量的进入者,使得首先获得了新药成功的企业,具有更多的资源来进行持续的研发,甚至是收购等行为,而这一循环带来了更多的研发资源,进而使得其在相应疾病领域内的优势更加难以动摇。这其中,美国市场发达的FDA高额认证费用,对于低劣药品以及事故的高额惩罚,加之对新药审批的严格准入限制(新药不光是疗效达到以前药品就可以,还需要在性价比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否则也可能被否决),客观上对先发优势的医药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3.消费和医药的“生意属性”都属于上佳。无论是品牌消费企业,还是优秀的研发型药品企业的生意属性,基本上都有很高的利润率,不俗的周转率,较低的资本性支出。这样的企业,不但活得长(由于需求稳定永固,且形成竞争优势后被颠覆的难度很大),且活得质量相当高(企业在优势成长期间内的现金创造能力非常优秀),实际上这已经高度地符合了DCF所隐含的高价值企业的基因。另外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点,就是这类现金创造能力强悍的企业,其分红派息的能力更高。而长期来看,较高的分红派息率之后的红利再投资,将创造出令人惊讶的投资复利。
中美牛股排行榜带给我们如下确定的结论:
1.消费和医药两大板块盛产牛股。在消费、医药两大板块中寻找具有强大品牌效应、强大定价能力的股票,就可胜出。但是,投资的回报率不要期望太高,美国的十大牛股每年也就15%-20%的收益率,但由于复利的原因,累计的涨幅惊人,第一的涨了4626倍,第十的涨了736倍,两者相差了近7倍,实际两者的收益率相差不到5%。在A股中,若找到每年有15%以上收益率的股票就足够了,我相信,只要预期不高,很容易找到。
2.并不是所有的消费和医药股票都会变成牛股。这两个行业频出大牛股,但并不是每家消费或医药上市公司的股票都能成为牛股。中国消费市场巨大,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大,但是行业集中度非常低。由此我们可以审视,在中国什么样的公司才能通过优胜劣汰成为真正的行业龙头,其股票成为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