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reme:原汁原味的美国纽约滑板文化
Supreme的火爆要从它的诞生说起。1994年秋季,詹姆斯·杰比亚(James Jebbia)在美国纽约创办了Supreme。纽约市的曼哈顿下城可以说是纽约街头文化的温床,在那个小城区,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彼此互相碰撞、融合。源自冲浪的滑板运动与街舞、说唱、涂鸦一样,是街头文化的一个分支,也是当时街头文化中最流行的运动之一。年轻人愿意在街上、公园里聚在一起比拼滑板技巧,讨论滑板的相关话题,逐渐形成一股玩滑板的浪潮。
Supreme迎合了这一浪潮,其产品以滑板为主线,门店雇用了大量滑板好手成为员工。詹姆斯·杰比亚认为,员工“赋予店铺个性”,门店必须由真正在滑板圈里有影响力的人运营。他有时甚至会聘用Supreme的顾客,这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他们和滑板文化的亲密性,从而吸引不少城中有名的玩滑板高手和街头艺术家聚到Supreme的店面(见图4)。

图4 Supreme纽约店
在随后的岁月里,在Supreme工作或是“混”着玩的这群年轻人里,走出了杰森·蒂尔(Jason Dill)[4]、亚伦·邦达洛夫(Aaron Bondaroff)[5]、吉奥·埃斯特维斯(Gio Estevez)[6]、阿基拉·莫瓦特(Akira Mowatt)[7]等街头潮流文化的重要人物,他们大多创立了自己的潮牌。
潮流网站Highsnobiety创始人同时也是滑板少年的罗斯·威尔逊(Ross Wilson)曾描述1995年时Supreme的文化地位:“独立滑板店最棒的地方在于,它们并不只是一个购物场所,而是人们一起玩、聚头及讨论本地滑板文化的中心地。”“而Supreme,则是把这个文化做到了极致。那时店里还没什么顾客,大多都是玩滑板的人在那聊天,当然还有玩滑板。”
Supreme的崛起主要靠高频次的线下聚会。在没有互联网社交平台的时代,滑板爱好者们以Supreme门店为聚会地点,形成了独特的滑板文化“社群”。Supreme则成为纽约街头文化,特别是滑板文化的品牌标识。
聚会是Supreme滑板文化的一种体现,视频、照片、影片则是另一种体现,滑手们愿意用相机、摄像机记录下滑板运动的瞬间(见图5)。以2014年拍摄的滑板纪录片Cherry为代表的一系列滑板影片,从视觉方面将滑板基因重新带回Supreme,确保其原汁原味的滑板文化。
随着美国文化在全球逐渐流行,街头文化走向全世界,Supreme作为街头文化的重要标识,也因此走向全世界。英国组合Gimme 5把Supreme带入英国伦敦,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Hiroshi Fujiwara)等人力捧,使Supreme顺利进军日本市场,并得到日本的人气偶像洼冢洋介(Yosuke Kubozuka)的极力推崇。

图5 滑手正在用摄像机记录滑板运动
Supreme在我国的热度也在持续提升。伴随着全球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美国生活方式、日本生活方式开始逐渐影响我国人,特别是家庭富足的年轻人。他们乐于接受新奇的事物、新鲜的生活方式,开始学习滑板,了解街头文化,购买Supreme、AIR JORDAN、Stussy、VANS、BAPE等潮流品牌。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追求个性、追求与众不同,常见的耐克、阿迪达斯已经很难满足他们,Supreme成为这些年轻人新的选择。但实际上,胸前一个硕大的“对勾”(耐克的标志)、“三道杠”(阿迪达斯的标志)与红底白字的Supreme标志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身份符号”而已。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穿Supreme,就像20年前的年轻人穿耐克、阿迪达斯一样。引爆潮流的水不停地加热,直到出现了嘻哈乐节目,水于是沸腾,Supreme在我国被彻底引爆。这一过程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一书中介绍的暇步士风靡的过程非常相似[8]。
不仅是服装这一传统行业的产品符合这个规律,科技行业的产品引爆流行也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