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世嫉俗](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20/44370720/b_44370720.jpg)
第6章 《心墙与光的救赎·一》
暮色四合时,白瑜总会打开手机相册里那张泛着噪点的照片。像素模糊的影像里,少年举着巧克力笑得眉眼弯弯,夕阳在他身后碎成千万片金箔。这是她唯一能抓住的实体记忆——自那个蝉鸣声里带着消毒水气味的夏天后,她终于明白,有些存在注定只能以虚拟数据的形式永恒。
1998年的春夜,六岁的白瑜蜷缩在祠堂后的柴房里。潮湿的霉味像无数只冰凉的手,顺着她裸露的脚踝向上攀爬。门外传来堂哥们夸张的笑声:“看啊,扫把星又在发抖了!“他们不知道,这个被视作灾星的女孩,此刻正用指甲在土墙上刻下第五十七道划痕。
祠堂的雕花窗棂将月光切割成支离破碎的银屑,落在她新换的粗布裙裾上。这是今天第三次被关禁闭,起因是打翻了供桌上的檀香炉。当袅袅青烟裹挟着祖先牌位倾倒时,她看见母亲眼里的惊恐比香灰更苍白。“这孩子的眼睛...“三姑压低声音说,“像能吸走活人阳气似的。“
白瑜把脸埋进膝盖,数着墙缝里蟋蟀的鸣叫。忽然有细碎的响动从窗台坠落,一块用油纸包裹的物什滚到她脚边。掰开层层叠叠的包装,黑褐色的固体在月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这是她人生中第一块巧克力,来自某个翻墙而过的少年。
“吃了就不怕黑了。“压低的声音带着变声期的沙哑,“我叫徐贡,住在河对岸的卫生所。“月光勾勒出少年模糊的轮廓,他晃了晃手中的应急灯,暖黄的光晕突然刺破黑暗,“你看,光其实比黑暗跑得快。“
2008年的深秋,十六岁的白瑜在课桌下翻开《存在与虚无》。教室后排永远漂浮着粉笔灰与窃窃私语的混合物,前排学霸们讨论奥数题的声音像精密齿轮般咔嗒作响。她把自己嵌进这个既不融入也不突兀的位置,如同卡夫卡笔下的甲虫,用书本筑起透明的茧。
“某些人装模作样的样子真可笑。“班主任的粉笔头精准击中她的额角,在哲学书封面上炸开一朵苍白的蘑菇云。哄笑声中,她听见后排男生模仿自己蜷缩的姿势:“看,这就是现代版套中人!“
天台的风裹挟着远山松涛,白瑜数着云层间隙漏下的光斑。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可她觉得真正的炼狱是永远无法摆脱的自我凝视。当第十一只麻雀掠过天际时,身后传来窸窣的响动。那个总考年级第一的男生抱着篮球倚在栏杆上,制服衬衫被汗浸成半透明。
“你在看云还是看云的倒影?“徐贡抛过来一瓶冰镇汽水,水珠顺着瓶身滑落,在地面晕开深色的痕迹。白瑜注意到他手腕内侧有道月牙形伤疤,像被刻意抹去的刺青。
体育馆顶棚的钢架结构切割着正午阳光,将整个空间分割成明暗交织的几何牢笼。白瑜缩在看台阴影里,看徐贡带球突破时扬起的发梢镀着金边。当他跃起扣篮的瞬间,光与影的界限突然模糊——就像小时候那块融化的巧克力,在舌尖绽放出苦与甜的量子纠缠。
“要试试光的抛物线吗?“徐贡的掌心还残留着橡胶颗粒的触感,他引导白瑜托起篮球的姿势像在教授某种神秘仪式,“爱因斯坦说光既是粒子又是波,就像...“他的呼吸扫过她耳际,“有些人既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
白瑜突然想起那个被关禁闭的夜晚。当应急灯的光束刺破黑暗时,她看清少年校服上的血迹——是翻越祠堂围墙时被碎玻璃划破的伤口。就像此刻他教她投篮时,手腕旧伤在阳光下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