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Linux的酷耕耘
Linux已发展成为可以取代微软的主要操作系统,它是一个极好的酷耕耘的案例。1991年,芬兰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李纳斯·托瓦兹,邀请其他计算机怪才下载测试和扩展他的“免费操作系统”,“且只是出于一种爱好”(引自李纳斯的原始电子邮件)。当时的Unix,也就是Linux的前身,已有长期的成功历史。Unix是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世界著名的贝尔实验室的两位研究人员:肯·汤普森和丹尼斯·里奇创建的,并迅速被学术界所接受。Unix成为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平台,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其他专业学生中也对其进行了推广应用。一些公司,像Sun和Silicon Graphics等,其整个业务都建立在Unix平台上。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我还是苏黎世大学的一个学生时,我们学校所有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班级都使用Unix小型机。这时雅达利或苹果公司等出品的个人电脑才刚刚兴起,IBM尚未推出其个人电脑类产品。当IBM个人电脑及其仿制产品出现时,Unix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因为此时计算机科学的教授们开始将Unix用于个人电脑。这样一来,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首次可用自己的脏手摆弄操作系统了。
操作系统是非常复杂的“野兽”,通常情况下终端用户都不想去碰它。在IBM的大型水冷式计算机时代,只有计算机操作员才能穿着白色实验室服触摸操作系统。80年代中期,我所在的计算机专业班级使用的是计算机制造商迪吉多公司(DEC)提供的Unix小型机,而非大型机,但这些计算机仍然由操作员看守,只允许学生每天使用几个小时,运行他们自己的程序。我为了完成苏黎世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博士论文,大多数时候只能在操作系统之外模拟我的新想法,因为我们不被允许直接在一个珍贵的小型机里修改Unix操作系统源代码。
当IBM个人电脑和它的仿制产品出现后,一切都改变了,一些计算机科学教授为了更好地完成个人电脑教学,开始改写出简单的Unix版本。其中最为广泛使用的Unix新版本之一是Minix,这是由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安德鲁·塔能鲍姆开发的类Unix系统。到1991年,学者和研究人员开始大量广泛使用不同版本的Unix,但它们在商业世界里处于狭缝地位,IBM主机和迪吉多计算机公司的小型机仍然占统治地位。
虽然,学者们可以获取和使用不同版本的Unix,但大多仍只能得到可执行的“二进制”代码,而不是容易修改和重新编译成二进制形式的可二次发布的源代码。其中一个很著名的例外,是伯克利软件Unix发行版,就是所谓的BSD Unix。但即使是这个发行版,它的权益仍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直到一个具有传奇学术声誉的学者以计算机黑客的身份改变了这种现状。
理查德·斯托曼,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程序员,他启动了一个项目,称为GNU——是GNU′s的缩写,而不是Unix的缩写——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新的Unix”,它不再基于为贝尔实验室和伯克利分校所有的受保护的Unix版本。斯托曼是一个传统的计算机书呆子,留着一头长发,编程技巧超群。斯托曼曾一度因太长时间使用键盘,得了腕管综合征,他的手变得完全麻木,不能再使用键盘。因此,他不得不雇用MIT本科生,向他们口授他的计算机程序,就像管理人员向秘书口述一封信一样。由于斯托曼想让所有人可以访问到他的计算机程序,他建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其目的就是以源代码的形式将软件提供给大家。免费软件用户的义务是,他们对自由软件做的任何修改都要免费提供给社会。尽管斯托曼没有达到重建一个全功能版本的操作系统的最终目标,但是到了1991年,他已经努力工作了将近十年,一手重建了大部分的Unix。
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李纳斯·托瓦兹的身上。作为一个来自芬兰的年轻学生,他确实不太像一个创造者,一个能够建立唯一能和微软——这一在小型服务器市场占主导地位的操作系统——相抗衡的创造者。1991年,托瓦兹在赫尔辛基学习计算机科学,并测试安德鲁·塔能鲍姆的Minix,试图建立一个“自由的操作系统(只是一种爱好,不会像GNU那么巨大和专业)……”结果,事实证明,他的业余爱好,Linux操作系统,变得比GNU更大更专业,这主要是归因于他身为一个创造者的高超的酷耕耘能力。托瓦兹在完成他的新操作系统的初级版本的半成品后,随即就在互联网上广泛宣传,同时邀请大家改写和扩展它。他唯一的请求是,能够将对该系统的扩展整合进入他原来的产品。但是,与理查德·斯托曼不同,他并没有禁止其他用户利用销售扩展版Linux赚钱。
作为创造者,托瓦兹是一个了不起的榜样。他的个性和Minix的创造者安德鲁·塔能鲍姆,以及驱动GNU发展的理查德·斯托曼都有很大的不同。托瓦兹与塔能鲍姆不一样,塔能鲍姆自己写了全部的Minix,甚至在发给托瓦兹的一个公开电子邮件中声称其对Minix拥有所有权,然而李纳斯则从一开始就邀请其他人扩展和改写自己的心血结晶。他从来没有声称自己是最聪明的人,相反,他激励他人拿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托瓦兹与斯托尔曼也完全不同,斯托尔曼带着宗教般的狂热坚持软件的完全免费:用户必须把对GNU′s的修改免费地回馈给社会。托瓦兹的态度则轻松很多,没有那么严谨,Linux和Linux的扩展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差异非常重要。向别人开放,以及对商业化较为宽松的态度使得Linux在所有开源操作系统中的受欢迎程度迅速攀升。托瓦兹的第一篇帖子收到了巨量反馈,并在公布后不到6个月,就成立了第一个Linux在线新闻组。
当你想到,托瓦兹不能和蒂姆·伯纳斯·李那样,借助像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或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研究机构作为一个跳板,却仍然能让Linux大获成功时,会觉得这一切更加神奇。虽然蒂姆·伯纳斯·李的工作预算不多,但他至少有一个预算。在第一年的开发阶段,Linux完全依赖免费劳动力。此外,即便是万维网联盟,现在也是由麻省理工学院主办,而Linux,即使在今天,除了李纳斯·托瓦兹的计算机外,也没有其他正式的组织。
但托瓦兹非常会激励他人。他发布第一篇帖子时,出色地调动了程序员的自我意识,成功招募到了其他顶级开发人员。在最初的6—12个月内,他很好地形成了自己的协同创新网络,吸引了一批人才,如阿里·莱姆克,提议了Linux名称并建立了Linux主要的在线新闻组;威尔士的程序员艾伦·考克斯,后来成为了李纳斯·托瓦兹最信任的助手;曹予德,最初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后来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职员,在1991年,成了第一个来自北美的Linux核心程序员,与阿伦·考克斯一起增添了初步的网络功能。
在以合作方式快速开发Linux的过程中,最初的协同创新网络开始发展自己的社区,形成了一个协同学习网络,宣传Linux的功能。他们大多在互联网上进行口碑宣传,并迅速拥有了一群忠实追随者。我记得,在1996年初,我不得不重新编译家里的IBM个人电脑的Linux系统,使其能够识别其硬件配置。这项工作不是为弱者准备的,因为它需要非常强大的计算机科学技能。不过,依托瓦兹所言,这正是早期Linux用户所寻找的东西。毕竟,他宣传Linux的广告是这样描述的:“男人,会写下他们自己的设备驱动程序……他们只是急切地想修改操作系统,以满足他们的渴望,并获取经验。”
1992年11月公布了第一个“Linux发行版”,这是一组捆绑软件,更加容易安装,其后又有很多其他版本随之发布。每个特定的Linux版本都有其程序员和忠诚客户,程序员形成了自己的协同学习网络,编写软件以满足忠诚客户群体的需求。其中,最有名的三个版本是Debian,Slackware和Ubuntu,他们都定期推出软件更新版。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技术上抱负不凡的用户从消费者转变为核心团队成员,形成了一个全力投入的Linux程序员协同创新网络。
当Red Hat于1995年开始出售其首个商业软件版本时,很明显,Linux实现了突破。它不再是一个电脑发烧友的爱好,而成了商业主流软件。随后,其他Linux发行版厂商紧随Red Hat做出了相似举措,目的是让最终用户安装Linux时像Windows那么简单。由Red Hat Linux和SUSE用户组成的一个协同兴趣网络(CIN)迅速崛起。SUSE是另一个商业Linux的领先发行版厂商(由Novell公司于2003年收购)。与此同时,行业巨头IBM和HP开始从基于Linux的业务中获取数十亿美元的利润。1997年,当虚拟技术爱好者的主要聚集地之一——Slashdot网上论坛被发起时,很快就成为Linux协同兴趣网络分享Linux最新消息的主要平台。
如今,作为业界领先的操作系统,Linux已被安装在Web服务器以及戴尔、惠普和IBM的个人电脑上。据IDC2统计,在2012年,Linux软件销售收入将超过1亿美元。此外,通过销售基于Linux的硬件和咨询服务,IBM、惠普和戴尔等公司可以获取更高利润。对于17年前一位学生作为业余爱好开发的这一操作系统来说,成果相当惊人。这才是最好的酷耕耘!
Linux就是优秀的酷耕耘!表1-2说明了创建万维网和Linux的四个步骤——“创造者—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学习网络—协同兴趣网络”。
表1-2 万维网(World Wide Web)和Linux的酷耕耘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蒂姆·伯纳斯·李和李纳斯·托瓦兹是最好的酷耕耘者的榜样。酷耕耘者最先关注的是想法,如果他们想法正确,利益回报和其他成功会接踵而来!我们将在“创造者”这一章节中分析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但在这之前,让我们先仔细看看这个伟大的酷耕耘的推动力:群体创造力,它是协同创新力背后的主要力量。那么群体创造力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