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研究](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87/44554787/b_44554787.jpg)
二、技术创新产出
技术创新产出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最终体现,技术创新也是企业的一项生产活动,在投入了经费和人力资源之后,就会取得相应的产出,包括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专利情况等。近些年来,我国技术创新产出增长迅猛,形势喜人。下面将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展开分析。
(一)发明专利申请量稳步上升
专利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尤其体现为发明专利。随着我国企业R&D投入的不断增长,国内职务发明专利受理量和授权量快速攀升,分别由1995年的2 993件和932件增加至2017年的1 043 770件和303 577件,增长率分别达到32.65%和30.49%。
在发明专利申请主体构成中,企业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由1995年的36.28%上升至2017年的75.51%,授权量比重由22%上升至66.15%(见表2-3),说明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出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表2-3 国内职务发明专利受理数与授权数及企业情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3691/2375557860982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9787513664974_0079_0060.jpg?sign=1738834430-rTmaTwMMxvwR35wj3ymKnnL0eJmXyqpf-0-dbbb795868562d028e55acf5109b2f64)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历年科技部《中国科技统计数据》。
为更加细致地分析我国企业专利情况,将选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两类企业作为代表。通过两个角度划分成的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数和专利申请数的增长率来说明企业的科技创新的产出情况,进而估计整个企业的科技创新程度(见表2-4)。
表2-4 2009—2017年企业专利数增长率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3691/2375557860982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9787513664974_0080_0061.jpg?sign=1738834430-eqVO6dPPZc7SxuzalNdexA42PzZ85N35-0-b1a058166152aaa4b87f061027336bcd)
数据来源:根据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整理而得。
由表2-4可知,高新技术企业在2015年的专利申请数的增长率出现负值,说明当年的专利申请数相对于2014年有了一定的减少。图2-5为2009—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和专利申请数增长率的折线示意图,从图2-5中可以看出两个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相似的,都呈现下降的趋势,此外,除了2009年之外,其他年份的有效发明专利数增长率要高于专利申请数增长率,说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几年的科技创新产品还是在上涨,但是成为最终成果的专利项目数的增长在逐渐变缓。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3691/2375557860982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9787513664974_0081_0062.jpg?sign=1738834430-Spk2LZmw8X67ZwMIgsFmj47k2YYnTOS1-0-f029c13d04894a5d8313f504a351242d)
图2-5 2009—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增长率情况
图2-6为2009—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和专利申请数的增长率。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样,近几年的科技创新产品是在上涨,成为最终成果的专利项目数的增长也在逐渐变缓。但其中2009—2011年以及2014—2017年两个时间段,二者是呈反向变化的;2011—2014年,两个增长率的变动呈现同向关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3691/2375557860982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9787513664974_0081_0063.jpg?sign=1738834430-1SVVPVJ6KhdY8sC9spibuN5Ma87Hq3w4-0-72599c741c8ab1cd78e23142a6bee5dd)
图2-6 2009—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增长率情况
图2-5与图2-6所示两类型企业的变化趋势是否合理,需要进行专题分析论证,也需要对财政支出作用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效应进行有效的评估。
(二)技术合同金额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在技术市场,全国技术合同项数从2010年的23万项增加到2017年的36.8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在2010—2017年实现了大幅增长,从2010年的3 90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3 424亿元(见表2-5)。技术交易主体(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社团、自然人等)中企业是最大的技术卖方,其占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比重都在85%左右(见表2-6)。
表2-5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交易情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3691/2375557860982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9787513664974_0082_0064.jpg?sign=1738834430-5vV3Y5hpdbmEW0nYKghWRvOQLH7eVMlt-0-7f372795c6499d49119266fa1131c99e)
表2-6 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按卖方类型分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3691/2375557860982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9787513664974_0082_0065.jpg?sign=1738834430-I7VGbpcPjkMrQwF208nZSj0QNM2dQq3Q-0-fb3051677c7e0dfa5d1aea48fb387ad2)
续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3691/2375557860982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9787513664974_0083_0066.jpg?sign=1738834430-NOTf25r3Orsa3VeCeBahtBa70hAE7kGL-0-7f320ebc4731ecdc71d54fa58cb07961)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6》。
从企业技术创新产品贸易情况来看,2008—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迅猛,从55 729亿元增加到191 624亿元,而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500 020亿元增长到1 164 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从11.15%缓慢提升到16.45%。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来看,从2008年的4 156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6 708亿美元,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在缓慢上升,从29%上升到29.6%(见表2-7)。
表2-7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情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3691/2375557860982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9787513664974_0083_0067.jpg?sign=1738834430-46iDtFDQD6TVOUi1egO8ZL457ZQw8bpt-0-6301160d244b7d3b53ead834e43464bc)
续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3691/2375557860982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9787513664974_0084_0068.jpg?sign=1738834430-AmUhqpJmX2FDPWwlzbcXtBaFSaZ2432o-0-37c230679ca0871ed83bae00276bdcff)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8》,https://wenku.baidu.com/view/e5be2bbbaf1ffc4fff47ac53.html。
(三)重点领域技术获得突破,新兴产业不断形成
技术创新活动的最终结果是高新技术产品问世,并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选用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新产品收入的测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表2-8可知,2000年至2017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在逐年增长,截至2017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151.62千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2003年的14.14%上升到2017年的21.01%,表明在此期间我国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日渐活跃。
表2-8 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3691/2375557860982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9787513664974_0084_0069.jpg?sign=1738834430-8iXseFPr7BuZzAjOqfalLovcaWtVVo7R-0-3ec3b621e951053fb7fe3748914d15f1)
续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3691/2375557860982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9787513664974_0085_0070.jpg?sign=1738834430-rZZqpzqUbx0nRRTAoV9EpaRdG4VBn0ME-0-8fd26865b76ff4c2064a1539a4151367)
注:从2011年开始,工业企业年报规模划分按《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国统字(2011)7号执行。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并且主营业务收入在2 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同时,我国近年来在一些高新技术和重点项目上取得明显突破。高铁、大飞机航天、超级计算机、北斗、量子通信、可燃冰……这一个个创新成果成为闪亮的国家名片。从高新产业来看,2017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7.7万辆,同比增长55%以上;国内LED照明产品销量超过36亿只,已成为全球最大的LED照明产品生产基地和应用市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等关键技术在国际领先,首套高速齿轮传动系统成功应用于3 501米/小时的高铁,国产掘进装备突破大于12米盾构技术并实现批量出口,从侧面说明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成果的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