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挖出“秦代人”
秦始皇陵兵马俑,最初是被陕西潼县西杨村村民发现的。一直以来,这里祖辈都流传著地底深处有“瓦王爷”的传说。一九七四年,村民们为了抗旱,在村南柿树林畔挖井,当挖到五公尺多深的地方时,竟然真的发现了“瓦王爷”─一个陶制的人头雕塑像。正好当时有位官员来检查挖井进度,见到这个情景,立即向县文化馆报告。经过文物部门的勘查和发现,气势非凡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终于慢慢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一九七五年,发现后经过一年的发掘,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终于再现出两千年前的壮观场面。
一号坑坑深五公尺,面积约一点四三万平方公尺,坑内有六千余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坑东端有三列横排武士俑,手执弓弩好像正在远射兵器,其后是六千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手执矛、戈戟等长兵器,同三十五乘驷马战车在十一个过洞里排列成三十八路纵队。
在一号坑中发掘出武士俑五百余件,战车六乘,驾车马二十四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用于实战的青铜兵器和铁器。俑坑东端有两百一十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排成三列横队,每列七十人。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其中除三个领队身著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仿佛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
不久后,考古人员又在一号坑东北侧约二十公尺处,发现了二号坑。二号坑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九十六公尺,南北宽为八十四公尺,总面积约为六千平方公尺。二号坑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要比一号坑复杂得多,兵种也更为齐全。二号坑建有一点七万平方公尺的陈列大厅,是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二号坑内有战车八十九辆,各类武士俑一千余尊,共有陶俑陶马一千三百余件,并有大量金属兵器。这些陶马陶车被分为四个军阵,分别为弩兵俑方阵,驷马战车方阵,车步、骑兵俑混合长方阵和骑兵俑方阵。
一九七六年五月,考古人员在一号坑西北侧又发现了一个兵马俑坑,编为三号坑。三号兵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积约五百二十平方公尺,与一、二号坑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如同统师三军的指挥部。三号坑内共出土个陶俑和似四一车。
后来,考古人员还勘探出了四号坑,但最终发现这个坑并未完全建成就被遗弃了,因此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一统天下,而现今出土的兵马俑,正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兵器的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中断,四号坑没来得及放兵马俑,就匆匆填死了。发掘中还发现有火焚的痕迹,这可能与当时的火烧阿房宫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