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身心双重压力锻造坚韧性格
常言道,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我很小的时候, 就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如挖猪草、在自留地 (人民公社几乎所有土地都是集体耕种, 但也有一定灵活性, 会给每家分配几分土地, 称作自留地, 各户可以根据喜好自由耕种) 里除草等。
让我从小深受磨炼的事情就是一种非常单调的劳动。
一般说来, 生产队饲养着马、骡子、驴和牛等大牲口, 用于犁地、碾场等农活。牲口圈里每天需要用新的干土覆盖牲口的大小便, 给它们提供干燥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 牲口圈旁就有两间大草棚, 堆放干土。除了其他农活, 我伯父返乡后还“承包”了给牲口圈供给干土的活计。据我后来了解, 这也是人民公社习惯的集体活动中少有的个人承包形式。
距牲口圈100米开外, 有一个挖土的场地。我伯父, 有时候我母亲也参与,每天在工余休息时间, 要挖土、打碎、晾晒、翻土 (把表层已经晒干的土翻个个儿, 继续晾晒下面的湿土), 土晒干后再拉回放干土的草棚。本来公社的劳动就安排得比较满, 早早起来出工, 干两三个小时活儿后回家简单吃个早饭, 然后再出工, 有时候中间休息一会儿, 中午饭后稍加休息再出工……一年365天, 除了大雨大雪无法劳动, 几乎天天如此。而我们家还要在这样繁忙的日程里抽出空当完成“晒干土”的承包任务, 有时别人休息了, 家里大人还需要赶快跑到土场翻土。我们生活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大人们常常废寝忘食, 而且这样单调的活儿一干就是很多年。
我虽然还小, 也经常要到土场帮忙。特别是每逢阴天下雨, 更是着急, 要抢在下雨前把土拉回草棚, 帮着装车和在后边推架子车。因为年幼, 看着一大片土场, 在劳动中我始终被一种永无尽头的巨大压力包裹着。尽管我伯父很爱我, 但他不善表达, 偶尔还会面露厉色, 让我在幼小身体接受劳动挑战的同时, 精神上也感到压抑, 恨不得什么事情突然爆发, 可以彻底告别这种晒土的活计。
在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 有时我也会遇到一点儿惊喜。民间有“南方才子北方将, 陕西黄土埋皇上”的说法, 在我们那里的地下, 挖土过程中不时会遇到铜币、瓦当和一些陶铜器皿等, 偶有这些突然发现时, 就会欣喜万分。
“痛并快乐着”的繁重劳动一直从我的幼年、小学延续到高中, 现在回想起来, 这种艰苦条件下的劳动体验也磨炼了我的耐力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