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诗意探探探
在一个平常的薄暮秋日,五十岁的王绩站在自己熟悉的东皋村。
在往来的牧人、猎人、农民中间,王绩清高的身姿和儒雅的气质显得很不和谐,有种窗子小跳不进去——格格不入之感。
“好好好,都回去了。”他的脸被夕阳的余晖映得红通通的,“可我的归宿在何处呢?”他努力仰起脖子,望向远处的山野……
诗义详解读
王绩,字无功,唐代诗人。说起王绩这个诗人,你可能并不是那么熟悉。但如果提起另一位诗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作者王勃,你应该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吧?
王绩和王勃其实还有亲戚关系,王绩是王勃的叔爷爷。你可能会问:“叔爷爷?到底是叔还是爷爷啊?”如果你这么理解,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叔爷爷,指的是爷爷的弟弟。也就是说,这个王绩,是王勃爷爷的弟弟。王勃与王绩算得上是祖孙关系。这里你也不难发现,王勃文学上的成就,多多少少也受到了他家庭的影响。
王绩写《野望》的时候,已经五十岁了,在这之前,他一直在“出仕”和“归隐”之间徘徊,不得不做二选一的选择题。这道选择题,他还做了三次。创作《野望》的时候,他刚刚辞官归乡。算起来,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辞官了,每次都不太如意。原因如下:第一次,是因为隋朝末年时局动荡;第二次,是因病罢官;第三次的理由是“会酿酒的好朋友故去,自己没法再享受到美酒”。总的来说,他辞官的原因,有对社会的无奈,有对官场的失望,也有好友离去后的落寞。
五十岁那年,王绩选择栖居山野,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野望》,正是写在这个时候。
读诗的题目,是理解诗意非常关键的一步。教给大家一个方法:你可以在每次读诗的时候,把诗的内容遮住,看着题目先想象一下。这样一来,你就能把自己的思路和诗人的思路作一对比,更好地发现诗作的高妙之处。这样既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写作思路的丰富。如果你能抓住诗题,那便是牛牵鼻子马抓鬃——抓住了关键。
如果你是那个时候的王绩,看到这个题目时,你会想些什么呢?
题目《野望》,顾名思义,“野”指的是山野,是远离城市的宁静之处。要知道,对于山野的向往,是古代诗人一种非常时髦的追求。很多伟大的诗歌诞生于山野,而不是繁华的城市。
例如,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那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空灵之美。又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里那句“野旷天低树”,是浩荡之美。俗世意义上的伟大和渺小,在山野之中荡然无存,人与自然之间,诗人们寻找到的是一份难得的心灵归宿,一座公开又私密的精神大花园,这就叫“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们再来看“望”这个字。“望”指的是远眺,题目中王绩没用“看”,也没用“瞧”,可见他想突出的是视野的开阔。中秋节,我们常常望月,望月就要抬头,视线便会从近处到远处,甚至会到天上。岳飞的词《满江红》里那句“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生动表明了远望时诗人内心的情怀激荡。诗人们望到的是什么呢?李白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岳飞“抬望眼”之后,想到的是自己戎马沙场的经历,所谓“三千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从上面的诗句里,大家发现了什么吗?远望,带给诗人的是思考、抒怀,是从实际情景引发的回忆,甚至是恣肆的幻想……
我们分析《野望》这个题目,需要思考两个要点。第一,山野间有什么景物?诗人选择写到诗中的又是哪些景物?第二,这些实际的景物和景象,引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一起去诗句里寻找。
先看第一句“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你可能要问了,“东皋”指的是哪里?皋,指的是水边的土地。东皋是地名,今属山西万荣。因为王绩弃官后隐居于此,所以就给自己一个称呼——“东皋子”。这种现象其实非常常见。古代人常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名号,就像我们熟知的苏东坡,就是以黄州“东坡”这个地方为号的。
再来看“薄暮”二字,指的是“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薄,是接近的意思;暮,指的是傍晚。接近傍晚,便是黄昏时分,正所谓“夕阳无限好”,这是一天中最美丽的时刻。想想看,此时此刻远望,看到的该是一番美丽的景色吧!
可谁能想到,这时候诗人突然笔锋一转,来了一句“徙倚欲何依”。什么意思呢?“徙倚”,指的是徘徊,是留恋。所谓徘徊不定,就是不知该去何方。你会不会觉得奇怪,身处美景中,却不知道该去何方,难道不该留在这里吗?诗人在这里想表达的是:风景虽然美丽,但他并没有归属感。美丽的风景反而让他觉得惴惴不安、手足无措,字里行间分明有些许的落寞。
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句诗的起笔在自然景观,结尾落在内心情感,这样的写法,叫作从实入虚,这也是古人写诗时所惯用的“套路”。再举两个例子。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先疾呼“水不复回”与“明镜白发”,进而引出“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感慨。又如,我们小时候就背过的《木兰诗》,一开篇就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进而引发木兰的叹息声,最终落脚到木兰叹息的原因,依旧是从主人公实际的行为到所思所想。那在这首诗中,接下来诗人还望到了什么呢?来看第二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我们跟随诗人的眼睛:远方,夕阳下的每一座山、山上的每一棵树,都被静谧的秋意笼罩着,树叶都枯黄凋落了,一座座山峦变得毫无生机,在夕阳的映照下,这萧索的程度更是成倍增加。“树树”和“山山”,进行了反复,与后面的“皆”和“唯”产生了呼应的效果,“皆”是都的意思;“唯”呢,是只有的意思,这样反复强调,体现出了一种枯燥和无奈的情感。秋天,从来都是“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时节,充盈着“草木摇落”的悲怆;而落晖则象征着迟暮时的无力。两者结合,是悲凉之景的叠合,使得情绪有了更深的渲染效果,并与上一句末的徘徊不定产生呼应。诗人并没有“恐秋症”,但此情此景,令经历过不少风霜的他也不免凛然。
第三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从这里开始,诗人由景物写到人,由远处看到近处,看到的是活泼的生命。犊本义指小牛,这里指牛群。放牧的人们三三两两,驱赶着牲畜悠闲地回家,“哞哞咩咩”之声不绝于耳。猎人们骑的马上,挂满了今日的收获,他们正欣然往家赶,那叫一个自在,那叫一个美,这可真是一幕幸福美丽的田园牧歌的场景!
这里又要提醒大家注意了,这一句当中的“返”字和“归”字,其实有深层的意义。你想想看,牧人把牲口赶回到哪里去呢?应当是圈养它们的地方;猎人们拿着收获归向何方呢?应该是去和家人分享欢乐。他们都有归宿。但是,相比之下,诗人有什么呢?诗人什么也没有。他们都是“得其所”,心有所安,心有所归,而诗人却“不得其所”,内心忐忑。所以这句正如《天净沙·秋思》里的那句“小桥流水人家”的效果一般,眼前的美景,那是他人的,而观赏者什么也没有,只能干看着,他的内心只能徒增羡慕。
最后,我们来看第四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人环顾四周,周围却空无一人。此时此刻,自己仿佛与这美景隔绝了,只能用长歌的方式消除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惆怅。在这里,“相顾无相识”中的一个“无”字,说的是诗人目前的处境,他无人知心,于是乎,只能通过感慨古人的方式来间接地表明知心之人大概只有古之圣贤吧。这也透露出了王绩自比圣贤、不屑世俗的心态。古时诸葛亮在南阳种地的时候,不也是在黄昏的时候高唱《梁甫吟》吗?如果心中不快,那就唱首古时的歌吧!这时候的诗人,唱的是什么呢?没错,他不禁唱起了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时写的《采薇歌》。
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全诗大意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野豌豆聊以充饥。用凶暴取代凶暴啊,伐纣的武王分不清是和非。神农虞夏古代圣君转瞬即逝啊,我要去的乐土又在哪里?多么可悲啊,即将身赴黄泉,看来却是命途多舛啊,这似乎是注定的!
诗人的“翻唱”,多了新的滋味。结合诗人这时的境遇,我们不难发现,这《采薇歌》中的后两句正和《野望》中的意义产生了呼应。所谓时间转瞬即逝,老之将至,可心灵却无从依托,理想和抱负也未能实现,“命之衰矣”,大概是命中注定,是老天的旨意吧。
诗中诗人前面写困境,最后写逃脱。前面是写现实,最后是怀古。纵观全诗,可以发现,这是一个经典的“困境逃脱模式”。周遭的事物与你的内心格格不入,甚至徒增你的烦恼,此时你必须为自己的心灵减压,从烦恼中开脱。只有两种途径可以去寻求开脱:第一,换一种眼光看困境;第二,超脱实际,在内心境界中寻求一份豁达。这也是我们在学古诗的时候,需要学习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
举乐天派诗人刘禹锡作为例子吧。在他写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用乐观积极的眼光去看待消极的世界;在《陋室铭》中,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作者以自己高尚的品德,结交不凡的朋友,超脱了尴尬潦倒的现实,使得陋室生辉。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诸多的烦恼——有远大志向却未来得及施展,有满腹才学却无从显露,有满腔牢骚却无人倾听……在现实中遇到无解的难题时,他寻求了“场外援助”,选择了追随古代先贤,从先贤处获得心灵的慰藉。
考点小指南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考了关于本诗的诗歌鉴赏,有两问。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这道题并不难,但一定要注意这种题目的答题模式,要提取诗句中的描写,“翻译”成画面。最后,一定要有一个总括性的词句来概括整句诗歌的意境。
这道题的参考答案是:此句描绘了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获的猎物回家的画面,好一派田园气象。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总结来说,任何诗歌中的意境概括和情感分析,都必须从诗歌内容入手,再联想到诗人自身处境和所寄托的情感。万万不能直接答出情感,一定要有答题的“因果意识”,既有根据,又有推测,得像王爷的宅院——层层深入。
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尾联写的正是诗人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他无法与人分享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了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无奈下选择隐逸山林的志向。
趣事连连看
我们再来说说王绩和他王氏家族中的大人物。
王绩自幼好学,天资聪慧,早早就成为邻里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据《新唐书·王绩传》记载,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仅十一岁的王绩游历京都长安,拜会了当时重量级的大臣杨素。与会时王绩谈吐非凡,气质卓然,被在座的公卿大臣赞扬为“神仙童子”,这是很高的评价了。
隋炀帝执政之时,王绩正式踏入仕途,但他不喜欢在朝廷为官,并请求外调为六合县的县丞。未承想,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王绩遭小人谗言,干脆辞官挂印而去,潇洒离开时还感叹道:“网罗在天,吾且安之!”从此,王绩回归故里,过起了田翁的生活。
王绩如此自信豪迈,当然也和他的家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王绩出身于绛州王氏家族。这个家族出了三位大人物。除王绩外,我们前文说过的王勃自不必多提。另一位便是隋朝大儒王通。有趣的是,王通的字是仲淹,所以也可称之为王仲淹,是不是很好记忆?
与王绩的经历有些相似的是,王通也经历了饱受冷落排挤的命运,仕途的失意让他选择了辞官归乡。不同的是,王通辞官后选择了著书讲学,所谓“退而求诸野”,并用了九年的时间著成《续六经》,也称《王氏六经》。此著一共八十卷,是他对于儒家“六经”的叙说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