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4章 赤帝子(二合一)
白龙翱翔于九天,绵长的身姿宛若侵染着云彩的山脉,一双龙眸闪烁着耀眼的金黄,龙威恒压天地。
如无形山岳,压得天地都为之扭曲。
山峦间的飞禽走兽伏地颤抖,江河中的鱼虾龟鳖沉入水底,
军伍中某些甲士脸色煞白,身子微颤。
姜环摇头道:“既是劫难,那便是天意,天意岂是人能违之?天行有常,不为人意,我这士卒,不过顺应天意,何错有之?”
白龙龙威更盛:“人类,你当真要与我作对?”
姜环面色不改,只是平淡,他握紧手中青铜古剑,其上日月星辰璀璨:
“不是我要与龙君作对,而是龙君你话语中毫无道理,这些士卒,都是我之赤子,我对其精心照料,而龙君却要杀其,有违人伦!”
白龙盯着姜环,那双龙眸在黑夜中却若正午之阳,正深深缩着,身躯盘旋:
“既然你执意如此,那便只能做过一场。”
“那便做过一场。”
姜环似是没有一丝波澜,他挥剑,指向白龙,剑上光芒愈盛,天阙的星芒好似都凝聚其上。
“将军!方才是我宰杀了那条大蛇,还是让我来平息龙君怒火!”一雄壮声音自人群中发出,出来的赫然是一雄壮汉子,正是“赵三”。
众军士齐齐看向赵三,有人怒目而视,有人垂下眼眸,有人撇过头去,但这些人都给赵三让开了一条路。
白袍老道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幕。
白龙丝毫没有理会这人,只是瞧着姜环。
凌空的姜环低头:“回去!这并非你的事情。”
“赵三”倔强的将头抬起:“将军,这本就是我的过错,怎不是我的事情?”
姜环懒得与这憨货解释,他抬起手,天心神力在空中划过一道弧度,晶莹闪烁,落在“赵三”身上,将其甩飞,回到阵中。
士卒们忙将赵三接住,
赵三吃痛,哎呦一声,他摸着脑袋,还是二张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是我先将那蛇杀了的吗?将军怎会说这不关我的事儿?”
其他士卒也有些不解。
一个叫“韩飞”的士卒站出来道:“将军既然已经决定站出来帮你扛事儿,那这事儿便是将军与龙君之间的事儿了。”
众人还是似懂非懂。
韩飞却没有再解释,有些时候,了解过多,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儿,就这样,让众人对将军心生感激便好。
——————
空中,
看着眼前白龙,姜环脸上也闪过些许沉重,以这龙山峦大小的身躯体型,其实力至少与恒一界南荒中那些巨兽相媲美。
即便没有练气,也远超寻常天心武者。
这一次,
有难了!
姜环将手中青铜古剑攥得愈发紧了,将天心星辰混元一同剑驱动得愈发炽烈,不断汲取天上星辰之力,又用借运之术,凝聚劫气大运于己身,凭借传承中记忆,勉强施展因果之法。
鲜血从口鼻处流出。
【因:凝劫运,纳星辰,出无双之剑,斩龙】
【果:白龙灭,遁......】
定下这因果后,姜环陡然感觉到冥冥中一股大运如脱缰之河水般流逝,
他急忙修改了因果。
【因:凝劫运,纳星辰,化全身天心神力,出星辰地煞之剑,斩龙,大病一场】
【果:白龙残,遁水域】
如此一来,因果之法便能勉强接受,周身气运流逝也算正常。
姜环出剑:
“去!”
一声轻呵,这青铜古剑横空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绚烂长虹,其速极快,只一瞬,便跨越时空,咫尺芳华,直指白龙,
白龙似是僵住了,身子丝毫不动。
青铜古剑如入无人之境,白龙周身莹白鳞片宛若纸张般被切开,自白龙躯干出,从颅顶冒出,鲜红龙血顺着轨迹挥洒而出,侵染夜空。
这一刻,
夜色也变得血腥起来。
“人类......你!”
白龙支撑不住,
轰然巨响震碎天际,千万丈白色龙躯裹挟着雷霆之势轰然坠地。
地脉如琴弦崩断,蛛网般的裂痕自落点疯狂蔓延,
方圆百里的山峦在剧烈震颤中纷纷崩塌,千年古树连根拔起,漫天尘埃遮蔽了半边苍穹。
龙鳞碰撞声似金石相击,飞溅的碎鳞如陨铁般刺入岩壁,迸发出串串火星。
就在这毁天灭地的轰鸣声中,
那庞大的龙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剧收缩,云雾缭绕间,千万丈龙身迅速坍缩成百余丈。
但那双赤金瞳孔的龙眸依旧炯炯有神,死死锁定着不远处的姜环,眸中翻涌着惊涛骇浪般的情绪
青铜古剑飞回姜环手中,这古剑侵染龙血后,其上绿纹愈发玄奥,散发出滚滚龙威。
这一切,只发生于一瞬之间。
整个世界,在此刻,都消音了。
白袍老道体态僵直,不敢置信,手指不断掐动,甚至出现幻影。
普通士卒抬头仰望,满是憧憬。
姜环手中青铜古剑传来温润,将天心神力传输其中,青铜古剑发出耀眼莹光,宛若赤阳般的红光闪耀而出,那原本青铜长剑,竟被转变成了一柄赤色长剑。
“此乃赤帝之剑!将军乃是赤帝转世,方才能一剑斩白龙!”
下面,身穿甲胄的韩飞见状,站出来,大声呼喊。
“赤帝,白帝,那是什么?”有士卒不解问道。
“我小时,曾听我阿祖讲过,在亘古之前的天地,并非由青天,苍天统治,而是赤帝和白帝统御天下三十余郡,诸水域,地府天都,只是最后因一场天地大劫,赤帝,白帝相攻而死,才有青天,苍天崛起。”
韩飞信誓旦旦道,他扫了周边士卒一眼:“如今这水府龙君,便是昔日白帝子后裔,而将军,便是赤帝转世,方才能将这白龙轻而易举的斩杀!”
众士卒纷纷了然,便像是发现了什么要紧儿的事儿般:
“难怪将军如此宅心仁厚,武力超群,如今更是能斩杀龙君,原来如此!”
“若将军是赤帝转世,那将军岂不是天生帝王?”
“哈哈哈,反正那皇帝干得也不行,倒不如让将军上去!”
“那剑该不会是将军上辈子的武器吧。”
“......”
乍闻如此辛秘,众士卒兴致盎然。
姜环自空中下来,他手中青铜古剑已完全变作了赤色,姜环扫视众人:
“我并非什么赤帝传人,尔等莫要胡乱传播。”
众士卒听后,老老实实,不敢多言,但私下眼神却在不断交汇着。
姜环见状,叹了口气,他知道,既然谣言已经产生,想要遏制,那便是千难万难,想到此处,他看了眼那韩飞,之前他便觉得此子聪慧。
如今他却觉得,之前怕还有些高看了这人聪慧。
平白捏造这赤帝转世的身份,无多少用处,在这神魔大界,反而增添了些风险。
姜环摇摇头,看向那倾洒着血液的白龙躯体,其静静卧在地面上,鲜血顺着地面向下流淌。
每一片都足有三尺之长,边缘锋利如刀,表面布满细密的纹路,像是镌刻着古老神秘的符咒。
龙鳞层层叠叠,紧密相连,可制作龙鳞甲胄,非大宗师,不可摧,若在战场上,便无可阻挡。
但姜环却觉不可思议。
“我方才所施展因果之术,应只会让白龙身残而已,怎么可能让其身死道消,这其中定然有人耍了花招。”
姜环下意识的看向那白袍老道,见其正掐动双指,不断推算。
“看来不是这老道耍的花招。”
“罢了,罢了,不管是谁花招,这白龙都已身死......”
姜环转头看向各士卒:“将这龙处理掉,明日午后,于深山中,举办龙宴!”
一士卒神情激动:“这龙我等也能吃?”
姜环点头:“自然。”
虽是水府龙君,但这白龙周身血肉,对于姜环作用依旧不算巨大,仅仅只是能提升些天心武者修行罢了,进度微乎其微。
但若是将其给予士卒,说不准,能涌现出上百位炼体圆满的宗师武者。
士卒纷纷上去,用手中刀剑处理白龙,却发觉白龙鳞甲坚硬,无论如何也割不开,只能顺着方才姜环长剑造成伤口,顺势割下。
这白龙躯干虽百余丈,但有之前处理巨蟒经历,士卒如今也算得心应手,他们攀爬其中,两三个时辰便已处理完。
回到帐篷中休息,
白袍老道则坐在山林间的角落处,眼中不时闪过精光,手指掐动,不断挥舞推演:
“姜环这小子,怎会懂因果之法?竟能牵动自身大运势,以气运牵动天机,让这水府龙君身死道消,只余魂魄遁去。”
“这水府龙君虽是人道神邸,但其位格却也相近于人仙,姜环此子,以因果气运之法,强跨位格,将龙君斩杀,自身运势也必会遭受影响。”
“不过,这也说不准,此次斩龙,姜环定然身势大振,气数大涨,凭借其应劫者在天地布局中特殊,些许消耗也不算什么。”
“但不管如何,若真斩杀龙君,这姜环绝不会是眼下这幅模样!”
姜环只是鼻窍流血而已,竟没有肝肠具断,百脉皆废,濒临死亡的迹象,对于其方才壮举,代价实在过轻。
“这姜环,处处透着古怪!”
“该不会是某个地仙轮回转世,妄图在这一次千秋大劫中举天成道,方才有如此怪异迹象?”
白袍老道具感觉自己已接触到了真相,
也唯有如此,
方才能解释为何姜环能轻而易举宰杀作为人仙初期的水府龙君。
也唯有如此,
方才能解释为何姜环懂得因果气运之术,甚至能在凡俗境界便将之用出。
白袍老者心思千转百回,竟也渐渐紊乱,心中不由想到:“以姜环如今表现,再加上我全心辅佐,未必不能争龙,”
“若能在这次天地劫运中获得滔天气运,便可消除三灾五痛,说不准,也能成就地仙之躯。”
“不对!”
白袍老者从原本思绪中挣脱出来,审视自身:“我怎会有如此想法?千秋大劫何等凶险,我如何能加入其中?”
“定然是被劫运笼罩了双眼,千年之限尚有百年,但天地间劫气已浓!”
“不行,若这姜环不能作我替劫之人,那便再寻另一人即可.......不过那龙君魂魄尚存,还可以再利用一番,试探下那姜环。”
白袍老道掐动手指,一道灵韵闪过,化作黑气,遁入不知处。
————————
虚空中,
一莹白龙状魂魄不断穿梭,双眸清明:
“那人类将军乃是应劫之人,凭吾平日谨慎,怎会因一个子嗣,而去冒然得罪,方才将的我,定然是被人算计了!”
它敖令虽在龙族中算不上强横,但能成就人仙之躯,也算中游。
龙性本淫,它子嗣不知凡几。
虽然那巨蟒算是子嗣中最为出色的几个,但也不过相当于人类宗师境,
却也不值得它亲自前往讨公道。
“幸亏最后那人族应劫者勾动自身大运,让吾从劫运中挣脱出来,恢复清明,吾也算明智,顺势让其宰杀吾,若不然,深陷在劫运中,只会越陷越深!最后怕是魂魄也逃脱不开!”
“如此算来,那人族应劫者还是我的恩人!”
“接下来,只需轮回即可,凭借体内仙道之气,两百年后,便可再次得道,长生逍遥,也可借此避开此次大劫!”
“只是可惜不知那算计吾的,是何方人?”
莹白龙魂在虚空穿梭,依靠冥冥中的接引之力,遁入轮回之所,就在此刻,福如心至,它双眼陡然朦胧,敖令只觉大祸临头,龙魂不自主的到处胡乱摆着,却依旧没有丝毫作用。
最后,敖令停下步伐,一股无名之火自心中而起:
“吾之前怎会那样懦弱,什么劫气,什么应劫人,不过是推辞罢了!”
“吾可是朝廷钦定龙君,秩比三品,那人类不过是一郡内小将,竟敢于斩吾肉身,不报此仇,吾誓不为龙!”
念及此处,敖令飞回方才之地,此时已是第二日午后,姜环携众人举龙宴,大快朵颐,肉香味儿飘散十里之地,众人言笑晏晏。
敖令见状,心中厌恶愈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