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事:给年青一代的就业解惑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焦虑是一个报警器

大时代下的个体焦虑,似乎困扰着每一个打工人。我们病了,病得不轻。这种焦虑,乍一看并不容易理解。毕竟,在过去4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给每个中国人提供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多的。在有些国家,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可能从摇篮到坟墓都是可预见的:在哪里上学,去哪里上班,跟谁结婚,住在哪里。但在中国,一切皆有可能,生活日新月异。似乎最不应该焦虑的一代人,反而陷入了焦虑的处境,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认为,焦虑和恐惧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对危险做出的情绪反应。不同之处在于,“恐惧是一个人面对必须面临的风险时做出的一种恰当反应,而焦虑则是对危险情境做出的不恰当反应,甚至是对想象中的危险做出的反应”[4]

如果只是想象中的危险,人们究竟怕的是什么呢?他们害怕的是被社会抛弃。焦虑虽然是个人的情绪反应,但它是由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生活情境造成的。个体的经历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反应方式,但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绪反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的文化,都会本能地认为自己的情绪反应才是唯一合理的。但事实上,每一种文化都是特殊的,而且不会一成不变。一个全盘否定工作价值的“三和大神”,如果是在另一种文化里,比如某个崇尚自然的部落中,可能就是司空见惯的。一个看到春暖花开就辞职踏上旅途的“95后”,在她的老板和职场前辈眼中是离经叛道的,但也许在她的同龄伙伴看来就是很正常的。

沿着这样的线索,我们不难找到焦虑的根源。我们焦虑是因为我们害怕跟社会的正常模式不一样。焦虑是一个报警器,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说明你已经隐约感到内心的某些东西出了毛病。卡伦·霍妮说,焦虑“实际上是一种挑战,要求我们彻底地检视自己”[5]。但我们最反感的就是改变自己,所以,在需要积极做出改变的时候,我们会用其他的方式摆脱焦虑:一是进攻,二是放弃,三是顺从。

内卷、躺平和扑腾是焦虑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内卷是想用进攻的方式消除焦虑,躺平是想用放弃的方式消除焦虑,扑腾是想用顺从的方式消除焦虑。

如果想用进攻的方式消除焦虑,就必须证明自己的情绪反应是合理的。一个内卷的职场人会说服自己,并不是我想内卷,而是别人都在内卷。你看,到处都有比你优秀还比你刻苦的人,你不卷怎么行呢?用这样的借口,就可以把责任转移给外部世界,不用正视和改变自我。用这样的自我暗示,就会让人感到很骄傲,觉得自己很强大。

如果想用放弃的方式消除焦虑,就必须证明,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完全是因为外部的不可抗力。一个躺平的职场人会说服自我,我奋斗一辈子也没法在北上广深买下一套房,那是因为房价太高,我有什么办法。换言之,他也是把责任转移给了外部世界,这样自己才会觉得心安理得。他虽然会有一丝失落,但也会觉得自己看开了,看得比别人更明白。

如果想用顺从的方式消除焦虑,就要尽可能地回避。他会尽可能地不去想这件事。过一天算一天吧,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生病的人害怕去医院,怕水的人不敢学游泳。扑腾的职场人知道,成就感是自己最渴望的东西,但金钱是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所以,他根本不去考虑人生的使命和意义。他在压抑着自我,努力地把自己实际上极其在意的事情想象成其实并不重要。仿佛喝醉了就能忘记烦恼,他会觉得,按部就班地干活,劳累也能麻痹自己的意志。在生活中吃的苦头,对他来说也有直接的防御价值:既然我已经遭受了这么多的痛苦,那就不要再改变自我了。

“当事实改变之后,我的想法也随之改变。您呢?”[6]托尼·朱特在《事实改变之后》这本书的序言中提到了这句据称是凯恩斯所说的话。诚然,事实已经改变了,但我们依然固守着陈旧的认知模式。这个矛盾不解决,不管我们选择的是内卷、躺平还是扑腾,到头来都摆脱不了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