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自以为“知道”,实则“一无所知”:如何“清晰地知道”
女儿:“好吧,这些案例看起来很奇怪。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V先生明明知道自己左腿瘫了,却还像个没事儿人一样想去徒步旅行?”
我:“你看,这就是我们正在探讨的问题,看起来我们‘明明知道’,但实际上我们‘一无所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大脑运作的机制中,眼、耳、鼻、舌、身等感知层面的‘知道’,与意识层面的‘知道’截然不同。”
女儿:“真是无奈,你彻底把我绕晕了。怎么感知层面的‘知道’和意识层面的‘知道’还有区别?”
我:“我给你看个实验,它清晰地展现了感知和意识的不同。”
选择性盲视实验
彼得·约翰松给男性被试展示了两张有女性面孔的卡片,让被试选择一张他喜欢的,然后将卡片递给被试,要求被试说出自己更喜欢这副面孔的理由。其实,当两张卡片正面朝下放着时,研究人员偷偷调换了它们——被试最后拿到的卡片不是自己选择的那张。
结果,近70%的被试并没有觉察到异常,他们很高兴地对自己实际上并没有选择过的卡片进行评论,并开始想出一些理由证明为什么这副面孔比另一副更有魅力。
女儿:“心不在焉吗?这种体验我知道。我有一个好朋友曾经先背诵了《劝学》,然后翻开高一语文辅导手册想要看看对应的译文。结果,她一边看一边嘀咕:‘这是什么破译文,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荀子怎么可能是这个意思?’几分钟后,她突然发现了一件事:‘我怎么在看《师说》而非《劝学》的译文?我说怎么感觉都是胡说八道!’”
我:“不错,这就是‘自以为知道实则一无所知’。她想看《劝学》的译文,实际上看的却是《师说》的译文,此刻‘我想要做的’和‘我正在做的’就出现了分裂,但这并不妨碍她自动判断出自己正在看的译文与背诵过的《劝学》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这种‘自以为知道实则一无所知’的状态持续存在,直到几分钟后她清晰地意识到这种分裂——‘我怎么在看《师说》而非《劝学》的译文?’,才真的从无意识‘知道’进入有意识‘知道’的范畴。”
女儿:“我知道了,‘知道’在这里好像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表面的,或者说是语言层面的;另一种是深层的,或者说是意识层面的。”
我:“是的。还记得我给你展示的那个学员的例子吗?她以为自己没有自动化念头,其实只是没有觉察到,因此练习时她时而困惑,时而对自己充满怀疑。我再给你看她后来的一份练习作业,看看她真的知道发生了什么时的状态。”
来访者案例:奇怪,我的痛苦怎么突然消失了
昨晚于老师让我觉察自己因为孩子中考在即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早上,孩子只和我板着脸说了几句话,这让我挺难受的。我一上午都处于这种状态,还哭了两次,感觉自己快崩溃了。于是我给老公发信息,说自己有多么不容易,越想越觉得委屈、伤心。
下午2点,我突然觉察到自己当时的情绪:内疚、自责、后悔、无力。当我真的觉察到这些情绪时,一瞬间就没那么难过了。于是我起身到孩子房间和她说了几句话,抱了抱她。孩子此刻从我身上感受到不再是这两天的焦虑情绪,她也高兴起来。
傍晚和孩子一起下楼去锻炼,说话时有几次我都突然觉察到自己无意识的语言,于是马上就停止了,结果整个过程都很愉快。我突然体会到当我真的有能力觉察到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时,所有的痛苦都不会持续太久!
女儿:“跟之前那个走出不安情绪的案例很像,我感觉真的很神奇。上午,当她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时,痛苦变得越来越强烈,仿佛没有尽头;但到了下午2点,一旦她真的留意到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痛苦又很快消失,她一下子就变得更轻松、更有力量,也能与孩子良好互动了。”
我:“是的,这就是‘一无所知’和‘清晰地知道’的区别。在生活中,我们总以为自己能‘清晰地知道’,但自知其实是一种稀缺的能力。大多数时候,受限于各种内外条件,我们只是处于一种‘自以为知道实则一无所知’的状态。我再给你分享一个一对父女互动的案例。”
来访者案例:如果你走出困境,我自然就好了
基础背景:孩子因为几周前与父母的冲突,陷入持续的委屈、愤怒的感受,她无法自行消化这份感受,于是就在与父母的互动中,要求父母做出改变。
父亲很无奈,带着她一起来找我。“于老师,我总是教她不要管妈妈或我说了什么,要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可她为什么就做不到呢?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对她来说怎么就这么难呢?”片刻之后,父亲又说了一句:“如果她每天能做好自己的事情,我自然能专心做我的事情……”
刚说到这里,孩子就打断了父亲的话:“于老师,你看他又把责任推给我,觉得什么都是受我影响……”
孩子话没说完,父亲就激动地打断了她:“当然是你的责任,如果你做好了,我又怎么会难受呢?”
女儿:“做父母的,有时候真的有点‘虚伪’。她父亲明明在教孩子不要受别人的语言的影响,可孩子才刚一说话,他就受不了了。”
我:“不错,你敏锐地发现了这种矛盾。但是,要留意我们的脑子,因为在自动化的运作模式之下,它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比如你提到的‘虚伪’。当你理解人性后,你就会知道所有类似的评判都是有害无益的。就像这位父亲,他看似‘虚伪’的行为,其实只是无意识习惯所驱动的身不由己的反应。在这个案例中,父亲能发现孩子受到了自己的影响,进而试图指导孩子不受自己干扰——理智上他清晰地知道该做什么,但在事情发生的那一刻,他与孩子一样受到了对方语言、表情、动作的影响,但他却对这一事实一无所知,这同样是‘自以为知道实则一无所知’。因此,父亲的问题并非虚伪,而是对生命即刻变化的无知。”
女儿:“正因为这种即刻的无知,所以你才会说我们自以为知道发生了什么,实则对此一无所知?”
我:“是的,不自知是生命运作的常态。至于为什么,后面我会带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