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全文通识读本(全六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原文整理

(一)本书使用简化字,参考“中华国学文库”版《杨注》(中华书局,2018年),将繁体字原文转化为简体字,但酌情保留部分异体字、繁体字。另外,《通用规范汉字表》以外的字,不再类推简化。

(二)分章。本书原文按鲁君十二公分为十二篇,每篇中基本单位是章。除了下述2和9两种特殊情况,本书分章的基本原则是:每一章中,《左传》所叙述的内容为一独立事件或事件群。有时《左传》不间断地叙述n件事,这n件事可能发生地点、参与国家都有所不同,但在逻辑、事理上有明确关联,构成一独立事件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这n件事跨越多年,在本书中也属于同一章。时间上跨越庄八年、庄九年、庄十年的“庄八—庄九—庄十”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书中《春秋》《左传》配合成章的规则共计有十种情况:

1.有《春秋》A,有相应《左传》a,配合为一章,可以用[A,a]表示。这种是最常见的情况,例如“隐元·二”。

2.有《春秋》A,无《左传》a,单独成章,可以用[A]表示。这种就是一般所说的“有经无传”,例如“隐二·六”。

3.有《左传》a,无《春秋》A,单独成章,可以用[a]表示。这种就是一般所说的“有传无经”,例如“隐元·三”。

4.n条相关联《春秋》(A1-A2-A3)、n段相应《左传》(a1-a2-a3)配合为一章,可以用[A1-A2-A3,a1-a2-a3]表示。这种章一般叙述的是比较复杂、时间跨度较长的历史事件,比如内乱、战役等。例如“隐四·二”。

5.n-x条经(A1-A3)、n段同章传(a1-a2-a3)配合为一章,可以用[A1-A3,a1-a2-a3]表示。这样安排,是为了不破坏《左传》(a1-a2-a3)的逻辑关系。例如“隐元·四”。

6.n条相关联《春秋》(A1-A2-A3)、n-x段相应《左传》(a1-a3)配合为一章,可以用[A1-A2-A3,a1-a3]表示。这样安排,是为了不破坏《春秋》A1-A2-A3的逻辑关系。例如“隐二·五”。

7.n+x条《春秋》(A1-A2-B-C-A3)、n段相关联《左传》(a1-a2-a3)配合为一章,可以用[A1-A2-B-C-A3,a1-a2-a3]表示。此种情况下,同一章中,传为一连贯事件群(a1-a2-a3),而经除有与传对应条目(A1-A2-A3)外,还包括其他独立事件B、C,即传所书事发生期间的其他史事。例如“桓元—桓二”。

8.《春秋》所书事和《左传》所书事不同,但都在同一时间段,亦配合为一章。例如,某年夏,《春秋》书A事,《左传》书b事,可以用[A,b]表示。这类章中,《左传》并不直接解释《春秋》内容,而是说明《春秋》所书事发生同时间段的另一史事,可看作一种对《春秋》内容的扩展。例如“桓八·二”。

9.《春秋》《左传》相应而顺序不同。这种情况下,《春秋》《左传》原文顺序均不变,配合为一章,比如[A1-B-A2,a1-a2-b]。同一章中会有多个独立事件,这是为了不改动经、传原有顺序而进行的妥协。例如“襄二十六·六”。

10.上述9种情况的综合。比如“宣八·一”,就属于综合了7和9的复杂情况。

(三)分节。对于具有多层逻辑结构的原文进行细分。每一章中分节,在节前用【一】【二】等表示;节内分小节,在小节前用【一·一】【一·二】表示。小节下分段,不再标号。

(四)编排。对于有些诗歌性较强的段落,如民谣、繇辞等,编排成古诗形式。对于有些二人问对的段落,排成类似剧本的形式。对于某些注解量大的原文,排成一句一段、一分句一段的形式。

(五)调整。将一些疑似语序错乱的段落、文句进行调整,并在调整后的位置以注解形式说明调整的文句范围,其在通行本中的原来位置,以及调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