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注定了父母和孩子一开口沟通就会失败
我们都比较容易理解,沟通双方的情绪状态直接决定了沟通的效果。在每次和孩子沟通前,或许你也一次次地提醒自己,保持冷静,深呼吸,放轻松。但很多时候,你发现这些提醒根本没用。情绪突然而至,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怎么也拉不住。
在和孩子沟通时,我们要管理好情绪,首先要清楚地知道我们的情绪从哪里来。有的父母可能会纳闷:我的情绪肯定来自孩子啊!是孩子让我生气,让我上火啊!真的是这样吗?
新新今年5岁,他有一个8岁的姐姐。新新出生后,他们一家四口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宠爱孙子,再加上新新年龄小,每当新新和姐姐发生矛盾时,爷爷奶奶总会批评姐姐不懂事,让姐姐让着弟弟。
每次听到爷爷奶奶这样教育姐姐,新新妈妈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认为老人偏心,觉得姐姐受了委屈。这时,妈妈就会很严厉地对新新说:“你以后不要招惹姐姐,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不要以为爷爷奶奶给你撑腰,你就可以欺负姐姐!”
每次姐弟俩发生矛盾,妈妈都会义正词严地为姐姐主持公道。时间久了,新新看妈妈的眼神里满是害怕。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止新新和姐姐之间的“战争”。看着每次冲突过后委屈的姐姐和害怕的弟弟,妈妈经常偷偷流眼泪。
带着各种不解和对两个孩子深深的歉疚,新新妈妈来到了我的咨询室。在和新新妈妈的前期沟通中,我发现她表述的孩子之间的冲突是多子女家庭中比较常见的情况。不管两个孩子相差几岁,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不同的是,一般妈妈会让年龄大的孩子让着年龄小的,但新新妈妈一直在强调是弟弟在欺负姐姐。这样一来,要处理好姐姐和弟弟的关系,重点不在于如何和两个孩子沟通,而是要弄清楚妈妈对弟弟的这种情绪到底从哪里来。
实际情况是,当妈妈一看到姐弟俩发生冲突,她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弟弟在招惹姐姐”或者“弟弟在欺负姐姐”,妈妈的情绪来源于她内心的这个声音。这个内心声音,我们称之为“信念”。那些可以让我们很好地照顾自己情绪的信念,我们称之为理性信念或者强有力信念。那些让我们无法很好地照顾自己情绪的信念,我们称之为非理性信念或者限制性信念。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在他的情绪ABC理论中认为,诱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s)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s)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我们对诱发事件A的信念B(Beliefs)造成的。
在新新和姐姐的冲突中,ABC分别为:
诱发事件(A):“姐弟冲突”
信念(B):“弟弟在招惹姐姐”“弟弟在欺负姐姐”
情绪和行为后果(C):“妈妈带着愤怒批评弟弟,带着歉疚安慰姐姐”
看上去是A引发了C,事实上是A通过B这个桥梁,进而引发了C。如果换作另一个妈妈,她认为“两个孩子在一起玩,发生矛盾很正常”,那么她对姐姐和弟弟的态度会完全不同。
新新妈妈之所以深陷在与两个孩子的沟通困境里,恰恰是因为她有“弟弟在招惹姐姐”“弟弟在欺负姐姐”这类限制性信念。这类限制性信念让她在开口沟通前就带着极大的情绪。比如面对弟弟,妈妈很愤怒,那么她就会愤怒地表达。一旦情绪是愤怒的,具体的话语就失去了意义,孩子根本听不到她说了什么,只看到了她凶恶的样子,感受到的是害怕。而面对姐姐时,妈妈觉得姐姐很无辜,总是被弟弟欺负,于是她就会渲染自己对姐姐的心疼和袒护情绪。她越是袒护姐姐,弟弟越没有安全感,对姐姐的敌意就更大,于是各种找碴儿让姐姐不舒服。这样一来,所有人的情绪状态都处在恶性循环中。
因此,要解决姐弟俩的冲突,帮助妈妈修改她的限制性信念就变得尤为重要。那这个限制性信念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妈妈会认为“弟弟招惹姐姐”“弟弟欺负姐姐”呢?这一定和妈妈过往的经历有关,我决定从梳理妈妈和她身边重要人物的关系开始。在给新新妈妈做静心练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人物——她的婆婆。
她的公公婆婆有很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新新妈妈回忆说,在新新的姐姐出生时,奶奶得知生的是女孩后,自顾自地睡了一整天,第二天就收拾东西回了老家。生产后的那段时间,都是新新爸爸在照顾自己。晚上,新新爸爸准备好所有的食材。第二天一早,给新新妈妈准备好早餐和午餐,然后去上班。晚上下班回来后,他再准备一家人的晚餐,还包揽了所有的家务。疲惫和压力,让两个人的状态压抑到了极点,新新妈妈坐月子时夫妻俩几乎天天吵架。委屈、郁闷、愤怒、失望甚至绝望,让她至今回忆起来都感到一种切肤之痛。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新新出生了,爷爷奶奶欢天喜地来帮忙照顾孙子。随着老人态度的改变和住在一起后感情的升温,新新妈妈对两位老人的愤怒逐渐退去。但当新新3岁之后,姐弟之间的吵闹、冲突不断。奶奶又总是让姐姐让着弟弟,这无疑激起了妈妈在姐姐出生时积压下来的对奶奶的复杂情绪。看上去她在为姐姐鸣不平,但这份鸣不平的愤怒中藏着自己当年生姐姐时,无人照顾的心酸、苦楚和委屈。
这些沉睡在新新妈妈潜意识里的看不见的“情绪”,让姐弟间的每一次冲突都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妈妈化身为主持正义的天使,为姐姐鸣不平,这时她的情绪已经不是因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情绪,也不是因奶奶护着新新而产生的情绪,而是坐月子期间对奶奶积压下来的情绪。当妈妈带着极其激烈的情绪和姐姐沟通,会让姐姐觉得自己真的很委屈。更重要的是,妈妈的过激反应让新新感到恐惧和无所适从。在他的认知里,只不过是和姐姐发生了一点小摩擦,妈妈居然这么愤怒,可是每一次都是自己的错吗?尽管弟弟不会表达,但妈妈给新新传递的感觉是:妈妈不爱我,妈妈更爱姐姐。当孩子有这样的内心活动时,他在妈妈面前就会变得小心翼翼,做出一些讨好行为。
意识到这一点,新新妈妈幡然醒悟。新新是无辜的,明明是她自己被困在过往那段情绪的泥潭中,却让年幼的新新承受着这一切。回想起生活中新新那些不符合他年龄的讨好动作和受伤眼神,她忍不住地哽咽。
图2 ABC理论框架
随着引导的深入,新新妈妈又有了新的领悟。爷爷奶奶身上表现出的重男轻女的举动,带有他们那个年代的特征。她很难改变老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但她可以改变自己面对姐弟冲突的信念,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在冲突发生时可以更好地支持孩子。新新妈妈不断地告诉自己“孩子之间发生摩擦是正常的”“弟弟和姐姐是彼此相爱的”“弟弟和姐姐能很好地处理他们之间的冲突”。随着信念的转变,当姐弟俩发生冲突时,她慢慢地可以停下来,平和地看着两个孩子,甚至还可以让姐弟俩都说说自己的委屈和气愤。
新新妈妈惊讶地发现,当她将限制性信念放下,只是平静地看着姐弟俩,允许冲突发生,允许他们自由表达,姐姐竟然没有之前那种偌大的委屈情绪了,弟弟脸上也不再有畏惧和受伤的表情。冲突发生时,经常是上一分钟还在相互指责的姐弟俩,下一分钟又喜笑颜开地追逐嬉闹。
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之所以无效,是我们在开口说话之前,已经有了非常强烈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产生于沉睡在潜意识中的“看不见”的信念。而让这些“看不见”的信念浮出水面,看见它、替换它,我们才有机会看见孩子真正的需求,才有机会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到问题的全貌。此时,才是良好沟通的开始。
那些沉睡在我们潜意识中的看不见的“信念”到底有哪些呢?我们可以试着感受一下下面的话。
孩子要听父母的话!
老大就得让着老二!
孩子不能说谎!
女孩子应该文静、优雅!
孩子应该对所有人友善!
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
……
你会发现,当我们坚信“孩子要听父母的话”这一想法,一旦孩子不听我们的,我们瞬间就会火冒三丈;当我们坚信“老大就得让着老二”,当老大没有让着老二时,我们就会对老大表现出愤怒、失望;当我们坚信“孩子不能说谎”,孩子一旦撒谎,我们就会怒不可遏……一旦我们有太多这样的限制性信念,面对孩子时我们尚未开口,就已经深陷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中。在这种情绪状态下,无论我们采用何种沟通方式和技巧,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每有一个限制性信念,就相当于给自己设置了一个“爆炸点”。限制性信念越多,“爆炸点”就越多。但限制性信念非常隐蔽,它隐藏在潜意识中,经常是意识尚未觉察到限制性信念的存在,它已经诱发了负面情绪。只有当我们带着觉察的状态沉下来、静下来看向自己,我们才有可能看到头脑中的限制性信念,也才有机会去替换它。而只有将限制性信念替换为强有力信念,我们才会有平和的情绪,也才能在平和中实现与孩子的良好沟通。
小练习
1.回想最近和孩子沟通不畅的一件事。在沟通中,你坚持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是什么?这个观点极有可能就是你的限制性信念。试着将你坚持的观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当你坚持这个观点时,你的情绪状态是怎样的?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你和孩子沟通时会怎样表达?你觉得这样的沟通是否有效?
3.试着放下你的观点,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你允许孩子不按照你的观点去做的理由是什么?列举3条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