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关于笔下的英国历史及牛津大学
以牛津为背景写小说的麻烦在于,任何在牛津生活过的人都会仔细审视你的文字,检查你笔下的牛津是否与他们记忆中的相一致。如果你是以牛津为背景写小说的美国人,那就更糟了,毕竟美国人懂什么牛津?在此,我要为自己辩护。
《巴别塔》是一部推想小说,故事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的牛津,历史因刻银术而彻底改变(稍后详述)。不过,我尽量忠实于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牛津大学的历史记录,只有在叙事需要时才引入虚构成分。关于19世纪早期的牛津,我参考的资料包括:詹姆斯·J .穆尔妙趣横生的《牛津历史手册和指南》(1878年),M. G. 布罗克和M. C. 柯托伊斯编纂的《牛津大学史》第六卷与第七卷(分别出版于1997年和2000年),以及其他著作。
对于措辞和日常生活细节(比如与当代牛津俚语差距甚远的19世纪早期牛津俚语[1]),我参考了一些原始文献,如亚历克斯·查默斯的《牛津大学学院、宴会厅和附属公共建筑的历史,以及创始人的生平》(1810年)、G. V. 考克斯的《牛津忆往》(1868年)、托马斯·莫兹利的《回忆录:以奥里尔学院和牛津运动为主》(1882年),以及W. 塔克韦尔的《牛津回忆录》(1908年)。小说同样对当年的生活方式,至少是人们眼中的生活方式着墨甚多。因此,我也从下述小说中吸收了部分细节:卡思伯特·M. 比德的《碧绿先生历险记》(1857年)、托马斯·休斯的《汤姆·布朗在牛津》(1861年)和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的《潘登尼斯》(1850年)。剩下的就靠我自己的记忆和想象。
有些熟悉牛津的读者迫不及待地喊道:“不,牛津不是这样的!”对此,我要对一些特殊情况做出解释。牛津大学辩论社创立于1856年,因此在这部小说中,我以其前身“联合辩论协会”(创办于1823年)来称呼这一机构。我钟爱的“穹顶与花园”咖啡馆在2003年之前并不存在,但我在那里度过了许多时光(也吃了很多司康),我想让罗宾和他的伙伴也享受这份快乐。故事中的“扭树根”并不存在,据我所知,牛津没有叫这个名字的酒吧。温切斯特路上也没有泰勒烘焙屋,只不过我很喜欢高街上的那家泰勒烘焙屋。牛津殉道者纪念碑确实存在,但直到1843年,也就是小说故事结束后三年才建成。我将它的建造日期提前了一些,作为一个有趣的参照。维多利亚女王在1838年6月加冕,而不是1839年。牛津到帕丁顿的铁路线直到1844年才建成,但在故事里提前了几年,原因有二:其一,鉴于故事中的历史变革,这一改动是合理的;其二,我需要让故事中的人物更快到达伦敦。
我对纪念舞会进行了大量艺术加工,让它看起来更像是当代“牛桥”[2]的五月舞会和纪念舞会,而不像是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社交活动。比如,我知道牡蛎是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穷人的主食,但我将它描绘为一种珍馐,起源是我2019年在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参加五月舞会的第一印象:一堆堆摆在冰上的牡蛎(当时我没带手提包,只能用同一只手摆弄着手机、香槟和牡蛎,结果将香槟洒在了一位老人精美的正装鞋上)。
有些人可能对皇家翻译学院(巴别塔)的具体位置感到疑惑。因为我略微调整了地理布局,为它腾出了空间。请在博德利图书馆、谢尔登剧院和拉德克利夫图书馆之间想象出一片草坪,将其扩大,而巴别塔就在草坪正中央。
如果你发现其他不符合现实的细节,请提醒自己:这是一部虚构作品。
[1] 比如我在牛津时从未听人将高街(High Street)简称为高地(the High),但G.V.考克斯却记录了这种说法。——原注
[2] 原文中的Oxbridge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合称。——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