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界面管理概念研究现状
界面(interface)最初出现在工程技术领域,是指在相关区域、实体、物质或阶段之间所形成共同界限的面。鉴于界面理念与管理之间的相通性,界面理念被应用到管理活动中,用来描述职能部门之间、人与物之间、工序之间、流程之间的连接关系。目前,国内外对界面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界面管理理论、R&D—市场营销界面、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界面管理、工程项目界面管理等领域。
国外对界面管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的成果:
对于界面管理的研究,国外学者侧重于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对组织中参与管理的人的管理界面进行研究,着眼如何减少项目过多的冲突或者填补管理活动中的缺失部分。Turner等[1]以项目经理和职能经理之间的职责明晰程度、管理决策参与程度、与项目技术团队的沟通、项目规模和项目复杂性等因素为影响因子,建立了项目经理和职能经理的界面冲突与管理模型。Archibald[2]提出项目管理中的界面、界面事件、关键界面等概念以及开展界面管理的简明步骤,将项目界面分为职责变更界面、行动结果界面、管理界面、客户界面、信息界面和材料界面六种类型,并区分了一般界面事件和关键界面事件的概念。
国外学者针对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也做了很多研究。Song和Thieme[3]认为,R&D和市场营销之间的界面管理对于新产品的成功开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并基于联盟管理理论模型提出了一个具有意义的理论假设,强调在组建联盟的开发过程中,营销和研发部门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与共性;Song和Parry[4]对日本高技术企业的R&D和市场营销之间的界面管理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探讨;Gupta[5]对高技术企业的R&D和市场营销之间的界面管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界面障碍存在的原因;Song等[6]对R&D—市场营销一体化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Chua和Godinot在论文《使用WBS矩阵改善项目的界面管理》[7]中通过使用新的WBS矩阵的概念,从而代替项目管理中一直采用的通俗的界面管理的概念;Chen发表了论文《多视角方法探索界面问题的综合因素》[8],该文章根据一种多方视角的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地讨论了不同的界面管理问题的多方影响因素,具体通过6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即人/参与者、方法/工艺、资源、文档、项目管理和环境展开影响因素的判定和识别。该文章为系统全面地分析界面管理可能产生的多种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因此为从业者和研究者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围绕界面解决方案的理论基础;Tang发表了论文《营销—运营界面模型的回顾:从共存到协调和协作》[9],认为为一个公司的生存发展以及成功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市场营销和业务,但是在实践中有效的协调营销和业务领域之间的合作是非常困难的。一旦市场营销和业务之间产生冲突,那么业务的“供应”就会出现不符合营销的“需求”的情况。据此,该文章提出了以统一的框架为指导,用来协调解决界面管理在该方面的问题。
Winkler等发表了论文《复杂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界面网络模型》[10],该文章认为对于基础设施系统能否提供可靠性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能及时为可预见的危害提前做出准备,从而提供了实用可靠的界面管理方法。此外,该篇文章认为,业主和运营商能否提供简易、全新而且相对充分的战略目标,重点在于能否实施复杂系统的界面管理,并据此降低广泛的相互依存的失败破坏性事件的概率;Yun等发表《衡量资本项目开发中管理界面的定量方法》一文[11],该篇文章概述了界面管理中的定量测定方法,并且对与建筑行业相关的组织界面和管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可以量化的评估工具,能够应用于衡量企业和项目人员分配的过程中,并且明确了具体的资本项目的参与和互动关系。
Rahmani和Thomson[12]在论文中主要介绍了界面管理理论中应用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计算机系统来进一步分析界面管理系统,并将之应用于实际中。该篇文章着重分析了一种计算机辅助子系统的接口定义和控制方法,将接口定义为子系统端口之间的互连,指定端口使用不同设计团队之间的接口定义的一致性,接口端口之间形成时端口交配,端口配合的精髓所描述的两种形式来表示的逻辑信息。首先,一组要求被定义为一个单独的端口,以确保功能正常。其次,连通规则表示端口之间的连接逻辑,通过正确运用规则以保证它们被正确整合。通过将计算机辅助子系统的连接分析方法应用于界面管理中,以提升界面管理效率。
Shokri等发表了论文《大型资本项目的界面管理模式》[13],基于目前许多建设项目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该文章提出了基于流程的方法Mega资本项目的管理界面方法。首先从接口的定义和分类开始,然后进行主界面管理系统(IMS)实施步骤,具体是:标识接口、处理文档、信息发行、通信及收盘;Dekkers等发表了《“产品设计和工程”与制造之间的界面:文献和经验证据的回顾》一文[14],阐述了“产品设计和工程”管理和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方式,并试图应用于界面管理中,因此产生了许多同时面临多种任务的局面,根据这种情况,该研究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即将管理与制造结合进行综合管理以提高界面管理效率。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到,国外初期对于界面管理的研究重点在实证研究上,并且研究结果表明,界面管理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后期的研究大都放在对部门间的交互作用、障碍分析、冲突来源等细节的深入剖析及实证研究上,因为研究偏重实证,所以理论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国内对于界面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真正将界面管理的理论引入管理学的相关分析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1995年,官建成、靳平安发表了论文《企业经济学中的界面管理研究》[15],对界面管理内涵、R&D—生产界面及R&D—市场营销界面的管理进行了相关探讨,这可以看作我国学者关注界面及将界面管理的思想应用到管理中的开始。自此,我国学者对于界面管理的研究逐渐深入,并且界面管理思想也被应用到了不同的领域中。
从国内相关检索机构的检索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国内对于界面管理的研究有几百篇文章。对这些研究文章按照研究层次来进行划分,可以看到,属于基础研究(社会科学)层次的占到了38%,属于政策研究(社会科学)层次的占到了24%,属于行业指导(社会科学)层次的占到了22%,属于职业指导(社会科学)层次的占到了7%,属于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层次占到了7%,属于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然科学)2%。国内界面管理研究层次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 国内界面管理研究层次情况
在国内学者对界面管理的研究中,针对R&D—营销界面的研究较为丰富。许允琪[16]对IT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中的R&D—市场营销界面整合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较为系统化的IT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中整合机制作用效果概念模型,为整合机制有效使用的选择提供了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管理原则、方法和分析工具,并从提高整合度、新产品开发绩效、动态环境中新产品的开发绩效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市场有效使用R&D—市场营销界面整合机制的方法与对策;龚艳萍[17]认为,在复杂动态环境中,如果企业的R&D—市场营销界面的整合不能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这种界面管理刚性就会成为组织快速响应变化的障碍,其围绕动态环境下企业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为什么要具有柔性及如何构建柔性的问题,运用系统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李彦[18]揭示了在我国高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企业内部存在R&D—市场营销界面障碍的深层次原因,建立R&D与市场营销部门之间系统整合的界面管理理论,从企业流程、企业文化、组织模式、利益协调等方面提出对研究开发与市场营销进行有效的界面管理的措施及步骤;丛培成[19]将影响高新技术企业R&D—市场营销界面的众多因素归为信息、文化、管理以及组织四个方面并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从信息流通、文化整合、组织调整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改善高新技术企业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的途径和措施,为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张庆锋[20]揭示了组织结构、信息沟通、利益协调和企业文化对企业界面管理产生的重大影响,并结合莱钢集团公司存在的实际界面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改进钢铁企业R&D—生产制造界面管理的有效措施;官建成等[21]讨论了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研究的概念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地区企业进行了R&D—市场营销界面实证研究,应用主因素及方差分析等数据分析技术,归纳出界面管理有关的四个主要因素,并对界面管理与企业技术战略关系及部门间对界面管理因素认识上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李凤莲等[22]认为技术创新与营销的界面管理障碍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难题,并从信息沟通、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官建成和罗艳[23]针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实践,在北京地区工业企业中进行了大规模的R&D—市场营销界面因素调查和实证研究,识别了北京地区工业企业中R&D—市场营销界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了R&D部门与市场营销部门对界面管理因素认识上的差异,进而提出了消除界面障碍的管理建议;许慧敏等[24]分别讨论了以R&D和市场营销为主要竞争力的企业所组成的战略联盟,并对其中所产生的界面及界面管理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同时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界面管理的理论模型和管理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界面冲突问题,武汉理工大学赵玉林教授及其研究生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别就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高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高技术企业与金融机构、高技术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界面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王璐[25]通过借鉴日本、美国的界面管理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我国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产业合作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的各种界面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深刻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可行的解决办法,进而总结出对我国的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界面问题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为我国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寻找依托,为传统产业的发展确立方向,为加速我国高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技术化提供现实意义;周珊珊[26]运用了系统分析方法、控制论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对高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之间的界面来进行分析,研究高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之间的相互控制、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高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的运作模式,并提出如何建立高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的外部支撑系统,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陈捷[27]从界面管理的角度,详细分析了高技术企业与金融机构界面产生的原因,重点从彼此信息沟通与整合的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运用系统方法从高技术企业与金融机构组织管理模式和自组织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界面管理的实施对策,并对高技术企业与金融机构界面管理模式进行了总体设计;陈静[28]通过深入分析我国科研机构与高技术企业之间的界面问题,揭示其界面障碍存在的深层原因,从知识传递、技术转移、人才交流的角度探讨两者有效结合的界面管理模式,并建立起科研机构与高技术企业生态化演进的系统模型,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供理论探索的思路和可行的策略方法建议。
国内针对工程建设项目中界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界面、设计界面、组织界面、总承包管理界面以及相应的界面协调机制的探讨。姜保平、傅道春[29]介绍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界面管理的必要性和管理的方法,并针对常见管理模式下的界面管理进行了详细论述,探讨了信息技术在项目界面管理中的应用;郑磊[30]认为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既有企业间的冲突,也有职能部门间的冲突,并以界面管理为视角,在论述其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界面管理分析的步骤和框架,将房地产项目界面划分成三个层次,逐一进行探讨;程兰燕、丁烈云[31]认为,合同界面管理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两种典型管理模式下合同界面的分析与比较,明确了业主和承包商在合同界面管理中扮演的角色,并提出了在合同订立前后合同界面管理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王亦澍[32-33]认为大量的矛盾、争执和损失都发生在界面上,针对施工总承包的界面问题进行了探讨;李建新、曹霞[34]从基于项目的组织关系分析出发,提出了组织界面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刘红梅、张星[35]通过对大型项目合同界面管理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合同界面管理的要点,并提出了合同界面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流程;李立新[36]从管理和技术层面及静态和动态角度对设计界面进行了分析,并从管理模式选择、管理组织架构及管理程序运作三个方面提出了设计界面的控制方法;苏康、张星[37]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项目界面管理的内容及重要性,提出了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界面管理目标体系;陈守科[38]在仲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组合协调模式—等级协调和无等级协调,用于解决建设项目组织内部的界面问题;朱启超等[39]从系统理论和组织理论的角度提出界面风险和界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并从时间维度、要素维度和关系维度三个维度描述项目所有界面的管理活动,建立了项目界面风险动态评估与管理的模型;宗立达[40]结合工程实例对项目实际管理中的界面关系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朱广君[41]将界面管理理论与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相结合,阐述了ERP、SRM、CRM这三种常见的信息系统中包含的界面管理的思想。
综合分析以上界面管理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对于界面及界面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即针对创新过程中的界面管理研究、供应链界面管理研究、界面管理的应用研究、界面管理能力及实施效果评价、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界面管理研究。
管建华、秦静[42]提出运用界面管理来解决大型复杂群体项目,大型项目的大型性、复杂性导致项目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出现项目管理指挥不通畅、信息黏滞、参与各方目标有差异、控制界面过多的问题。基于此,本书提出根据工程实践对项目结构分解,即项目界面划分是大型复杂群体项目管理的基础,这也是做好合同界面和组织界面的根本。
杨旋[43]对建设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参建的业主方项目部、监理项目部、设计方项目部、总承包方项目部之间的组织界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基于参与方和基础的信息流程界面衔接管理的措施。
古贵发[44]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实体界面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分部分项工程之间交接验收是界面管理的重点控制区域,应该采用联合验收和会签的方法来控制界面问题的发生。
田雪莲[45]深度分析和解析了工程项目在采用BOT建设模式下的项目界面管理特点和方法,提出了对具体BOT合同模式下的关键影响因素和管理策略工具,让界面管理方法理论深入运用到具体的合同模式下,指导实际运用。
李宜涛[46]将界面管理应用于项目智能化弱电工程管理中,用于解决技术复杂、专业化分工、工程界面众多的智能化弱电管理,提出管理方法及工具,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推进了智能弱电工程建设效率。
田雪莲等[47]对工程项目合同主体之间、项目实体之间、项目部门之间的界面管理特点和运用方法做了整体分析,提出了工程项目界面管理中综合性的运用工具和思路。
戴发在《工程建设项目界面管理》[48]中深入分析了在工程项目中应用界面管理时的系统管理特点和方法,进一步丰富了界面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施晓龙在《安装配合土建工程施工界面的技术管理》[49]中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界面管理的方法在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中进行技术配合和衔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最终提出了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胡欣等在《PPP项目界面管理关键影响因素研究》[50]中对PPP项目应用界面管理从合同、组织、实体三个维度,通过三种不同界面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此外,该文章还对PPP项目界面系统中的各类界面进行了剖析,并应用后反馈神经网络(BP-DEMATEL,Back-Propagation Neuron Network)与决策试行及评价实验室评价(DEMATEL)相融合的方法,识别并分析了PPP项目界面管理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该种研究方法减弱了传统DEMATEL方法中专家构造DIM的主观性,增强了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可操作性与客观性。
王辉、赵文忠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风险界面管理整合模式探讨》[51]中通过总结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应用界面管理时存在的界面风险,提出了基于任务—组织和流程的界面风险管理整合模型,并在界面管理的经济性、协调性和可靠性三个方面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界面风险整合管理的有效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评价。
孙宝来在《EPC项目投标阶段与实施阶段界面管理》[52]中针对工程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转移到项目实施阶段界面管理之间有效衔接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赵雪琴《浅谈安装与土建施工界面管理》[53]对土建工程施工界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技术阐述,为土建工程的安装进行了指导,并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解决各专业之间的界面协调与配合。
谢群霞等在《国际工程EPC项目设计工作界面风险管理》[54]中认为,EPC合同模式下设计工作的成功除需要承包商有效管理其与业主和供应商之间的界面风险、各专业设计人员之间的界面风险外,还要考虑设计与采购、施工之间的界面风险。他们在识别国际工程EPC项目设计工作过程主要界面风险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为EPC承包商的设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