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陈浩在藏北完了半个月,XZ对于没有去过的人来说,一直覆盖着一层神秘的面纱。XZ为什么会被称之为天堂呢?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的确是离天空最近的城市。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称号,它还有“世界屋脊”的美誉。
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每天都能在小视频品台上刷到关于XZ的美景,不免让人更加的向往。与自己心爱的人结伴,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XZ平常一下那香甜的青稞酒、酥油茶。观摩一下受万人敬仰的布达拉宫,人生岂不快哉。
当然XZ的美景并不仅仅是布达拉宫,毫不夸张的说,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所手一拍就是壁纸级别的美景。除了LS之外,还有不少人会去圣羊卓错游览一番,这里的风景绝对是你在平原地区看不到的,给你的第一感觉就是美不胜收。
在圣羊卓错的上面,还有一个不被人知道的地方,它背靠喜马拉山山麓的推瓦村,一个如伊甸园班的村落,这里是最接近天空的村落。如果你问我这里有什么,蓝天白云、雪山湖泊、草甸寺庙,还有珍贵的牦牛以及朴实的村民都是“景点”。如果你有幸来这里游览一番,一定会对它深深迷恋。
这里整个村子只有四十户左右的人家,他们靠畜牧业养活自己,保持着原始的生存状态。男人出去放牧,女人在家里纺织,几乎家家户户都保留着一台古老的纺织机,用牛毛纺成线,在织成地毯。这里只有简单的生活,一生与世无争,看不到一点外界的喧嚣。
整个推瓦村的海拔接近五千米,含氧量只有平原的二分之一,并且常年气压低,缺水缺氧。很多现代化设备都没办法普及,就连煮饭都是一件困难的事,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五岁,所以这里的村民追求的并不多,只要家人能平平安安,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虽然条件苛刻,但他们依旧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陈浩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也会露出真诚的微笑,不会像其它景区那样出现欺客宰客行为,也没有过多的商业化。
XZ,这片神秘而壮丽的土地,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探险者和游客。然而,在XZ的深处,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偏远村庄,它们像是被时光遗忘的宝石,静静地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索松村位于XZ林芝市ML县境内,是一个被雪山、森林和江水环绕的美丽村庄。这里的风景如画,层次分明,是摄影者的天堂。当桃花盛开时,整个村子仿佛置身于一幅绚烂的画卷之中,摄影师们纷至沓来,捕捉这绝美的瞬间。这里的空气清新宜人,天空湛蓝如洗,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麻江乡位于XZLS市NM县境内,是一个海拔四千米的高原草甸村落。这里视野开阔,草原广袤,是观赏雪山和草原风光的绝佳地点。每年九月份的赛马节是这里最热闹的节日,人们聚集在草原上,观看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活动。在麻江乡,可以感受到浓厚的高原气息和淳朴的藏族风情。
斗玉珞巴民族村位于XZ山南市错那市境内,是一个人口稀少的珞巴族村落。这里的人们依靠打猎和捕鱼为生,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尽管这里没有现代化的设施,但这里的居民却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信仰。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平和与宁静,让人不禁想要融入到这个悠然自得的生活中。
拉普村位于XZ日喀则市YD县境内,是一个与希夏邦马峰最近的村庄。这里的海拔高达四千五百多米,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高原村落。蓝天白云下,你可以欣赏到清澈绝美的湖水,雪山和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这里的交通极为不便,每年都有一段时间被大雪封山。尽管如此,这里的居民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守护着这片与世隔绝的净土。
欧热村位于XZ日喀则市DJ县境内,是一个位于中尼边境的偏远村庄。这里海拔高达四千五百多米,是一个被高山和冰雪环绕的荒原村落。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且气候恶劣,村民们的生活极为的艰苦。然而,他们不仅是普通的村民,更是中国和尼泊尔国界线的守护者。在漫长的冬季里,他们要面对狂风的侵袭和雪灾的考验。正是这些艰难的条件让他们更加珍惜生命和家园,在这片荒原上生命的意义显得格外珍贵而深刻。
这些偏远的村庄虽然远离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但它们却拥有着极致的美景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和谐共存。这些村庄不仅让人流连忘返,更让人对生命和自然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XZ的这些偏远村庄虽然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但它们却以其独特的风景和文化吸引着无数探险者和游客。这些村庄不仅展示了XZ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更让人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这里,人们可以真正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XZ一行一个多月,陈浩所见所闻的太多,他对朱红说:“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重新找回年轻时候的雄心与魄力。”
朱红说:“咱们‘溜达’出来我原本还担心公司,现在看来觉得那一切已经不重要了,如果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更有意义。”
原始村落,一个听起来神秘又野蛮的名词,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在咱们中国,也保存着不少原始村落,他们有的生活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有的却能在著名的“死亡之眼”沙漠中生存。
要知道,多少人想挑战横跨沙漠,又有多少人无奈丧生于此,陈浩等人到达这个村是我国最难去到的村落之一,村落里的人,居然能在这里生存几百年,这就雅克坎特。
相传,古老的雅克和达里雅布依在历史上消失近两千年,发现达里雅布依坎特的是一位瑞典的探险家,此前却没人能探索到这片神秘土地。如今陈浩发现雅克坎特不禁好奇,这个原始村落里的人们是如何生存至今的呢。
这里面积巨大,人烟罕至,恶魔高温,水源缺失,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它地狱般的探险难度,让不少人闻风丧胆,而“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的含义也是“进得去,出不来”。
虽然塔克拉玛干沙漠神秘又危险,却仍不乏有幸运的勇士来揭开它的面纱。陈浩沿着克里雅河走进沙漠,去追寻河流尽头时,却意外的发现了神奇的雅克小村落。
这里有着成群的野猪,野骆驼,甚至还有村民在此生活,丰富的生命迹象和死寂的沙漠形成的鲜明对比。要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可不是一个能让生物生存的好地方,这里夏天最高温可以达到60摄氏度,冬天更是低至零下20,沙漠流动性强,风沙肆虐,实在不是久居之地。
而雅克人不仅在此处定居,还建立的不小的村落,让人不禁好奇,他们为何在此定居,又是如何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生活的。
原来,雅克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在雅克坎特发源的,他们也是因为历史和环境种种原因,徒步迁移至此。关于他们的来历和迁移都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雅克人是附近YT县的农民,顺着克里雅河北上发现了这处植被生长的绿洲,便不断带着后代迁移至此。
当然还有更喜闻乐见的说法,说雅克人是XZ阿里古格王朝在遭受的克里米尔的进攻就后,难敌战争逃难至此。还有人说,雅克人就是消失了两千多年的古楼兰人。
虽然说法众多,但也都是猜测,历史上对雅克人并无记载,而因年代久远的关系,雅克人对于他们的来历是自己也不太能说的清了。虽至今雅克人的来历还是未解之谜。
塔克拉玛干沙漠植被稀少,胡杨树和红柳枝在这里却能蓬勃生长,克里雅河两岸生长的无数壮硕的胡杨树,这给雅克人提供了可用资源。雅克人将胡杨树木砍下,搭配红柳枝和泥土做成简易的围墙和屋顶,这就是足以为他们遮蔽风沙的家。
虽然雅克也是绿洲,但克里雅河的河水却不适合种植粮食,于是雅克人便在此放牧牛羊,他们时常腰间别着一把斧头,在放牧时,用它砍下河岸边的胡杨树枝,来投喂牛羊。
饮食自然也就是牛羊肉了,不过也有类似烤馕一般的面饼做主食,他们称为“库麦西”。
雅克人之间用维吾尔语交流,由于有着沙漠这样的天然屏障,雅克村和外界并不相通,所以他们用不着流通货币,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放牧挑水,生火做饭,俨然是别样的世外桃源。
虽然雅克村早在19世纪就被发现,但直到1990年才被正式扶持和管辖。1992年,这里成立的乡政府,雅克坎特归天合县葫芦夜扎管辖。
但雅克坎特的水源问题仍然十分难解决,克里雅河含盐碱性高,其实并不适合饮用。而河流还有洪水期和枯水期,洪水期时的水带着泥土,只能沉淀后饮用,枯水期则变得又苦又咸。
陈浩驾车来到雅克坎特土城,但是这里没有加油站。虽然这个坎特有两千多人,但是只有村医阿孜古丽会讲普通话,她是坎特里唯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为了提高雅克村的居民的生活质量,阿孜古丽毕业后回到坎特里,做了一名村医。
朱红试着与阿孜古丽交流后,阿孜古丽答应帮助他们,她让村民用骆驼送陈浩去百公里以外的加油站驮燃油。
经过一日的赶路,陈浩与艾买提·托乎尼亚孜来到天合县葫芦乡加油站,与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交流以后,陈浩知道到天合县还有160多公里,好在这里有过境的班车,去县城不难。
陈浩与艾买提把骆驼寄存在骆驼驿站,两个人搭车去天合县。从来没有到过县城的艾买提,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对一切既陌生又好奇,跟着陈浩去了4S店。陈浩花费60余万在4S店买了一辆能够加急挂牌的红色牧马人越野车和一部拖车。
在宾馆注了一宿,天亮后陈浩驾驶牧马人去机电商场买了发电机和电工电料,以及一台淡水净化机与一辆摩托车。
中午陈浩在加油站买了两大桶汽油和柴油,又买了两小桶汽机油和柴机油,拉着艾买提去骆驼驿站骑骆驼。
因为晕车,所以艾买提宁愿骑骆驼也不坐车。好在一路顺风,这样也导致陈浩回到雅克坎特已经是第三日夜。
陈浩用手摇泵给房车加油,使房车有了动力,能够继续驾驶。
在坎特里生活了半个月以后,陈浩基本掌握了坎特里的情况,村长叫艾尼瓦尔·努尔·买买提,略懂汉语,现年45岁,做过5年边防军人。雅克村交通不便利,可以用的交通工具是骆驼。雅克村土城方圆约两千米,村内有旱池,村外有水泡子。
坎特以畜牧养殖为主,居民收入分三块:政府补贴,养羊收入,出售大芸(学名“肉苁蓉”,一种中药材)。另外,有少部分人外出打工,但由于当地人习惯于悠闲自由的生活,不习惯有约束、劳动强度大的工作,所以外出打工的人并不多。由于居住分散,现在还不能保证让每户人家都能用上电。
坎特的房子是用较粗的胡杨树干做桩柱和房梁,用较细的胡杨树干、树枝和红柳扎成排墙,房顶上铺上较厚的芦苇,芦苇上边加盖一层泥土。住人的房子周围墙上涂抹一层从河道取来的泥土,地面用沙子堆起一尺厚的土台,在土台上加水夯实,在定型干透的土台上铺上毡垫、毛毯或布毯,这就是床了。房子周围墙上挂上地毯或者花色墙布做装饰,房门多是用木板做成或是用半根粗大的胡杨木做成。
做饭、吃饭的房子也是用胡杨木和红柳扎起的墙,不抹或抹半截泥土,周围透亮通风。雅克人家厨房里的炉灶很独特:没有灶台或炉子,在屋子靠近门口的地方刨挖一个低于地面十几厘米、长宽各约一米左右的坑,坑里铺满沙子,这就是炉灶。
在沙子上点燃枯胡杨木,胡杨木烧起来后就可以烤肉。烤肉都是用红柳枝条串起来的,拿在手上在火苗上翻烤。待土坑里积淀一些炭火后,在火堆上放个铁支架或在火堆两旁立两块石头,在上面烧水;水烧开了,坑里的沙子也烧烫了,这时,再用和好的面,铺成圆形面饼,将面饼埋入热沙中烤,沙子凉了,饼子也就烤熟了。
饼子拿出来拍打表面,吹干擦净灰土,就可食用了,当地人称其为“库麦其”,在面饼里面加入羊肉等,称为“肉库麦其”,这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食品。
阿孜古丽介绍:“雅克坎特的羊肉最好吃,品种就是小尾巴羊。
但是这里的羊吃的饲草是芦苇、红柳、胡杨叶,饮的全是含碱高的水,羊肉含油少,吃着不腻,好消化。除了羊,还饲养牛、毛驴、骆驼和猫,但是没有养马、养狗的,因为马吃不了‘粗粮’,当地饲草没有‘细粮’;狗要吃粮食,所以村民不养。”
陈浩与艾尼瓦尔交谈时,阿孜古丽在一旁翻译,陈浩表示要为坎特安装一台淡水净化机,艾尼瓦尔同意,并问要多少羊。
陈浩笑着说:“够我们吃的就行。”
艾尼瓦尔说:“谢谢阿达西。”
李凤霞说:“我国共有70余万个村级单位,行政村是中国最基层单位之一,通常情况下村的面积都不会太大,溜达十几分钟即可走出一个村。
但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竟然藏着一个2000多平方公里的小村庄,足有60个澳门大小,想要出村的话,开车都需要5个小时。更奇葩的是,尽管这个村庄面积很大,可人口只有2000多人。”
“我对这里感兴趣。”陈浩说。
“那咱们就住一段时间。”朱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