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古人学品茶:中国最美茶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唐·皇甫(fǔ)曾

千峰待逋(bū)客,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燃灯火,相思磬(qìnɡ)一声。(唐)皇甫曾著:《唐皇甫曾诗集》,卷一,第64页,见《唐皇甫冉诗集附唐皇甫曾诗集 梨岳诗集 新雕注胡曾咏史诗 徐公钓矶文集 忠愍公诗集》[四部丛刊三编本(六〇)],上海书店,1985年,据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重印。

茶圣陆羽,其实有多重身份。他不仅是一位茶人,同时也是文人,还是一位诗人。但也可能是《茶经》的影响太广,茶圣的名气太大,反而掩盖了陆羽其他领域的成就。陆羽所作的诗,留传下来的很少。但《全唐诗》中,写给陆羽的诗却有27首之多。这首《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可算是其中的精品之作。

皇甫曾,字孝常,唐天宝十二载(753)登进士第,历侍御史,坐事徙舒州司马、阳翟令。他的哥哥是皇甫冉,字茂政。皇甫兄弟是三国西晋年间医学家、史学家皇甫谧的后代,两人先后考中进士,且皆在诗文上有高妙的造诣。皇甫兄弟的诗文,是他们与陆羽友谊的最佳见证。其中皇甫冉有《送陆鸿渐赴越并序》《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皇甫曾则有《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哭陆处士》,都涉及了陆羽采茶的场景。

从这首诗的题目可提炼出“鸿渐”“山人”“采茶”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鸿渐”,是茶圣陆羽的表字。第二个关键词“山人”,算是对茶圣陆羽的尊称。第三个关键词“采茶”,则是本诗的重点。从皇甫兄弟的茶诗来看,陆羽常常进山采茶,怪不得在《茶经》中他对于茶器从材质到尺寸都可以描述得清晰明确,对于茶叶生产流程以及所用全部器具更是了如指掌。《茶经》,绝非一本人云亦云的著作。实践出真知,此言非虚。

自“千峰”至“丛生”句,可概括为一个“隐”字。这里面的“逋客”一词,可以解释为“避世之隐者”,或者“颠沛流离之人”。纵观陆羽一生,青年时恰逢安史之乱,为避兵乱,无奈南渡。即使到了江南后,陆羽也未在一地定居。因此若说陆羽是颠沛流离的逋客,一点也不为过。但另一方面,陆羽终生算是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因此自然也称得上避世隐逸的逋客。但作者在题目中用“山人”二字,自然还是尊称陆羽为世外高人。由此可见,逋客应该是朋友们对陆羽的惯用尊称。综合分析,本诗中的“逋客”,解释为“避世之隐者”更为恰当。

自“采摘”至“泉清”句,可概括为一个“侠”字。越是好茶,生长的地方越是偏僻。投靠打尖的山中古刹还没有找到,不由得已经是饥肠辘辘了。万般无奈,野饭也要吃,石泉也要饮。外人看似潇洒,实际上则是甘苦自知了。能够独走深山,与烟霞为伴,茶圣陆羽的身上有着一股侠的精神。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得如皇甫氏兄弟这样的一批文化名流为之折服。陆羽能交到如此多的好友,自也绝非偶然。陆羽身上“侠”的精神,只读《茶经》而不读茶诗,便极不易察觉。

自“寂寂”至“一声”句,可概括为一个“思”字。好友陆羽已入深山采茶,夜晚格外清冷。就连照明的灯火,也显出寂寥之意。想念之情,伴着挂念之意,此时无处排遣。敲击铜磬,长鸣悠悠。希望声音飘荡,也能将我的思绪传递给深山中的陆羽吧?此诗的题目有两种版本,其一为《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其二为《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最后两句显然描写的不是陆羽而是作者皇甫曾。至于前面的六句,也不是皇甫曾亲眼所见,而是思念时的脑补画面。由此可见,这首诗的重点并不是送别,而是表达送好友回来后皇甫曾自己的惆怅思绪。因此,我倾向于题目为后者。

想做一名合格的茶人,绝不能仅仅纸上空谈,而更应全方面熟知茶事。我们虽做不成“烟霞羡独行”的侠客,但起码应努力在制茶、泡茶、品茶等多方面深入了解。只有全方面习茶,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一杯茶汤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