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讲历史,皇帝气死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李世民:她是女帝。汉武心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

“武则天14岁入宫为太宗才人后改名媚娘,才人也就是乐舞之人地位较低。”

“在太宗去世后,入感业寺为尼,高宗继位后被召回。”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感概一句,武则天就是牛,年纪轻轻还能忍受太宗雄风。”

“武则天基因打小就好,她老妈也是在五六十岁的时候才生下她。”

“有其母必有其女,更别说活到八十二岁的武则天,这里又要提一嘴,玄宗一定是继承她武则天的基因。”

“同样都这么能活。”

……

李世民平静望着眼前的女子。

“果真如朕所料。”

“十四岁入后宫,朕当年还颇为赞赏你的勇气。”

“事实证明你确实让朕刮目相看。”

此刻的武媚娘见一切皆然昭之,再无先前的慌乱,朱唇轻启:

“能被陛下得知奴婢未来的事迹,也是奴婢的福分。”

“一切自有定数,如同陛下一般,胜者为王败者寇。”

“只要有能力为何女子不能称王!?”

李世民静静听着,沉重一叹:“你与朕的儿子早有来往是么?”

说罢,也不等她回答,闭眼上,挥挥手。

武则天凄然一笑,如泣如血,深知自己面前的陛下有多么冷血。

连自己的父亲、兄弟都能痛下杀手的男人指望着他可怜自己?

临走时,不甘望了望荧幕。

“若一切顺利…我将是登上哪个位置的女人!”

“我将是万古唯一的女帝!”

回眸看了眼太宗。

径自离开。

自此,相伴一生的没有荣华富贵,相濡以沫。

余生只有一盏青灯伴古佛。

……

“看来一切都是命。”

嬴政微微颔首,不得不相信世间是有命途一说。

好巧不巧李唐一脉有隐疾,好巧不巧自己儿子病逝給她篡位的机会。

一切都显得那么巧却又与众不同。

“既如此,天命所归。”

“寡人一统江山也是合乎情理。”

“看来以后也要离女子远一点,心中无女人,拔刀自然神!”

他轻轻念叨,瞥了眼赵高胡亥加重心里的看法。

可不能再去宠幸女人了。

再来一个胡亥那要头疼死。

……

“十四岁?十四岁咱还在放牛,他已经开始享受起来。”

朱元璋沉默望去,不平衡感横生,同样都是未来的帝王,差距咋这么大呢?

“真重口,既喜欢小的又喜欢兄弟妻子。”

“私生活真乱。”

“咱承认太宗之能无与伦比,但这点切不可学习太宗。”

朱标迟疑一刻,缓缓点头。

有没有一种可能,你的儿子马上嗝屁了,那还有时间去搞这些东西?

……

“这么小真的会有感觉么?”

朱棣凝视天空,一时陷入深思。

自己偶像那都好唯独私生活过于紊乱,被人带了绿帽子不说,还这么没有下限。

要什么没什么的,真不知道怎么下得去手…

还是我的妙云好……

一想到徐妙云,朱棣嘴角止不住扬起笑容。

自己老爹那都强,唯有一点是最强。

那就是挑儿媳妇的眼光太强了!

……

曹操:好啊你!孤说着让你喜欢人妻,你竟然去喜欢小的?十四岁啊!你竟然脸小孩都不放过!

高洋:鄙视你,深深地鄙视你。

刘彻:承不承认?这一点你是不是不如我?

李世民:她是女帝。

……

曹操脸上的痛心突兀僵住。

刘彻眼底的兴奋再度一愣。

高洋的跃跃欲试也停在原地。

李世民短短一句话,彻底击溃三人的内心。

刘彻捂着心口直觉压抑,仿佛马上要嗝屁了。

明明都是有为皇帝,怎么感觉自己比不上李世民?

妃嫔自己大汉丝毫不差,但他竟然睡了個女帝!

曹操突然觉得人妻一点都不香了。

人妻哪有女帝香?

在女帝身份的加持下。

突然对女人不感兴趣的高洋下体产生一丝丝反应。

舔舔干渴的嘴唇,眼底充斥着渴望。

女帝?那是什么感觉。

……

“事实证明,但凡爱勾搭别女人的人都没落个好下场。”

“李治勾搭他爹小老婆结果李唐被武周篡了。”

“李隆基勾搭儿媳妇结果爆发安史之乱。”

“历史告诉我们,没事别瞎勾搭。”

“说到这里,李治跟武则天还有的说倆人也算是恩爱的夫妻,娶小妈顶多是姐弟恋。”

“但他们的后人李隆基那可就纯纯不要脸,没得比。”

“本来是打算放在后面说,提一句,李隆基比杨玉环大了三十四岁。”

“他还把自己同甘共苦的正妻废了。”

……

“李唐…好像对伦理纲常都不是很在意。”

嬴政疑惑道。

先是太宗夺妻,后是亲儿子夺妻,在然后是不知道几代的孙子夺妻。

难道人妻有这么好玩?

都这么喜欢别人的妻子?

一时间,胆寒之意自脚底板浮现。

还有人喜欢二手。

“荧幕有言,李唐后世多发兄弟倪墙,父子相残之举。”

“此举怕是从根子上就烂透了。”李斯若有所思,太宗甚伟,但不好之风已经蔓延在整个大唐。

有女子登上帝位也显得平平无奇。

“陛下莫要生出这等奇异之心呐…”

“?”嬴政疑惑回头看去。

“你难道不知道寡人不喜欢女人?”

李斯深深地看了眼嬴政。

希望不是我想的那种。

……

汉朝。

“以三纲五常约束世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如此,李唐萎靡之风当可破!”

听着董仲舒真切实意的建议,思索片刻后,同丞相公孙弘对视一眼。

随即,刘彻大手一挥,当即同意董仲舒的话。

“一切依爱卿之言。”

“我大汉万万不能出现这等荒谬之事。”

“无规矩不成方圆!”

朝着董仲舒轻轻颔首,目送着他离开。

“我大汉即将开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陛下此举当浮一大白!”

公孙弘适时拍一个小马屁,颇为赞赏。

老实说,除了儒家论理思想利于巩固统治破解李唐之风外。

实在是想不到别的。

“嗯。”

刘彻应了一声。

出神看着董仲舒离开的方向,思绪万千。

站在十字路口的他,突然明白自己现在的决策对于汉朝后世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希望朕没有看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