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拓荒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初露头角

可以说,郭麒麟最初的经商理念,都来自于父亲,郭麒麟的很多人生的感悟,也来自于父亲。父亲常说,男人有没有本事,并不是看读了多少书,关键是看做了什么事,怎么做事。

10岁以前,小益阳都在田野里跑,每天还要捡树叶回家当柴烧。一下子要安安静静地坐在课堂里几个小时,自然就觉得凳子上扎着钉子似的,怎么坐都不舒服。

虽然如此,小益阳的学习成绩却都还可以。那时的学分,是5分制,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小益阳的成绩总是在3分和4分之间,最好的也就是4分了,从来没有拿过5分。

1956年夏日的一个晚上,父亲从上海回来了。父亲是骑自行车回到村里的,到家里时已经是半夜时分,小益阳正在睡梦中呢,母亲把小益阳叫醒。“你爸爸回来了。你赶紧穿衣服起来见你爸。”

一听到爸爸回来了,小益阳一骨碌就从床上跳了下来。爸爸!自从爸爸再次去上海后,就没有回来过。在大堂里见到母亲正在和一个人小声地说着话。

那个人瘦瘦高高的,和记忆中的父亲无法重叠了。小益阳怯怯地上前,父亲看到小益阳,把他叫到跟前。“啊哈!小益阳,你长高长大了,再长下去,就和你爸爸一样高了。”父亲笑眯眯地低头看着小益阳,“你到镇上,去帮爸爸买点酒。”

小益阳从母亲手里接过买酒的钱和空瓶子,与寄住在家里的另一个孩子一起,到镇上去,敲开酒家的门,给父亲打回了他要喝的酒。

那时,乡下,大人们喝的都是农村家庭里酿制的烧酒。有的是用米酿制的,有的是用地瓜酿制的。所以在当地,也叫米烧,地瓜烧。

从那以后,父亲要喝酒,就让小益阳去买。这是小益阳每天傍晚必做的作业。小益阳的酒量也在这一来一去买酒的路上得到了提高小益阳总是会偷着喝一口,刚开始是好奇,父亲为什么爱喝这东西,后来则是习惯,买到酒就会拧开酒瓶喝一口。

也奇怪,父亲从来没有觉出酒有什么不同,或者,他觉得有不同,但却不想追究小益阳。小益阳心想长大后有了钱,要给父亲提供最好的酒。

家中的孩子众多,生活日益困难。而在小益阳那小小的家中,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记得那时,家中的粮食储备日益减少,每天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温饱。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却依然乖巧懂事,从不抱怨。他们知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大一些的孩子开始帮助父母干农活、做家务。他们会在田间劳作,虽然汗水湿透了衣衫,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与自豪。

母亲卖掉自己的物品,辛苦筹措,支撑贫困的家庭,养活家人。即使在那种境况下,上初中的小益阳依然无忧无虑,放学后只顾着和同学们去空地玩球。

看到小益阳这个样子,母亲发火了,有一天她这样对小益阳说:“你跟那些和你玩的同学不一样,咱家境不宽裕。上了初中,你还只顾着玩耍……”

看到母亲悲伤的表情,小益阳大受刺激,决心“帮扶家计,守护家人”,并向母亲提出制造和销售纸袋的建议。

以前,小益阳们家经营过印刷作坊,同时,也做纸袋。父亲用菜刀一样的大型刀具把一大叠纸一下子裁断。周围受雇的阿姨们将裁好的纸张折叠,涂上浆糊。

小益阳想起年幼时看到的这种光景,就请求母亲再次制作纸袋,由小益阳外出销售。里是放学后,周日则是从早到晚一整天,小益阳将父亲制作的大小十几种纸袋装进大竹筐里,放在自行车的后架上,沿街叫卖。

最初,客户是街边的商店,小益阳随意兜圈子,走到哪儿算哪儿。后来自己开动脑筋,将安华县内分成七个区域,以一周为单位,按顺序走动。另外,小益阳还将纸袋放在批发店里,委托他们代销,他们卖掉多少,小益阳就收多少钱。如此这般,小益阳想了许多点子。

不久,别的点心批发店也纷纷下单。家里忙不过来,甚至还雇人帮忙。而且,据说由于小益阳们的纸袋在市场上畅销,当时从YY市的纸袋商竟然撤退了。

作为一个完全外行的初中生所从事的买卖,这称得上是很大的成功了。这可以说是小益阳作为经营者的原点,是珍贵的体验。

那个时期,其他所有的事情都不顺利,唯有纸袋生意获得了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多年后郭麒麟回顾当时的情况,思考成功的理由时,忽然悟到了一个道理。

其他的事情,几乎全都是为了自己:满足自己的欲望、自我保护,或者是希望获得别人的好评。与此相反,只有纸袋行商出于帮扶家计、守护家人的目的,是从“关爱他人”出发的行为。就是说,其中蕴含着“善意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