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2002从成为茜茜同学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2章 进军好莱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大约过了有一刻钟,三人这才回来。

“张,你想要多少份额?”

张思明闻言,嘴角微微上翘,放下杯子,笑道:“我只要百分之三十的份额,不多,毕竟我此行是打算和贵公司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迈克尔听完直接就摆手道:“张,别开玩笑了,百分之二十我们都需要认真考虑一番,百分之三十根本不可能!”

张思明当然知道不可能,他只是故意抬高价格,这样才有下降余地,让对方觉得自己赚到了的同时,又能让自己得到一个该有的份额。

“那就百分之二十。”

“……”

两人这才反应过来掉进了张思明设下的套,于是开始耍赖。

“张,我知道你们华夏人做生意都喜欢讲诚信,但你的行为,让我们对你们华夏人所谓的诚信产生了质疑。”

“那两位觉得多少份额合适,给我一个数。”

“最高百分之十五,不能再高了。”

这是三人商量好的,只能比这个数值低,绝不能比这个数值高,否则没得谈。

“好,合作愉快。”

张思明站起身,微笑伸出手,虽然这个份额依旧不是让他很满意,但是也不少了,毕竟他目前的优势也就是拿了个银熊奖,否则所谓的份额恐怕就是一个笑话了。

虽然有种上当了的感觉,不过话都说出去了,也只好作罢,于是两人伸出手,挤出一丝笑容:“合作愉快!”

等了一会儿,律师也到了,便正式开始签署合约。

虽然少了卖断的千万费用,但将这些钱作为投资占比份额的15%,未来只会赚的比这个更多,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招魂》全球票房的恐怖了,那可是3.19亿美刀,二十多亿人民币。

狮门早已经提前安排好了记者,毕竟张思明可是拿过欧洲三大奖的人,那可是在国际上都享有名誉的,比奥斯卡的专业性都强。

奥斯卡说白了是美国的本土奖,美国强大,存在感强,而好莱坞的星光闪耀全球,当然奥斯卡的专业性也是很高的。

本来就是卖电影的交易市场,所以全球的电影人都很关注。

就影响力来说,戛纳>威尼斯>柏林。

戛纳偏商业性,威尼斯偏先锋和艺术,柏林的政治意味最浓。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二月份的德国柏林天寒地冻的,明星们冻得直哆嗦,几乎没有演员去柏林电影节蹭红毯。

有着国内的基本盘,张思明底气比较足,没理由放过欧美市场。

股市方面,张思明也打算参与进去,毕竟作为重生者,对于未来股票的走势,就算是巴菲特也要甘拜下风,给他提鞋都不配。

像是谷歌、苹果、奈飞等,这些无脑投就行,稳赚不赔。

至于国内,其他的起起伏伏,唯独那只企鹅,屹立不倒。

自己提供剧本,由温子人执导拍摄,再加上又是小成本,市场分析基本上都是稳赚钱,唯独无法确定的就是有多少倍的回报。

张思明想打入国际市场,狮门同样也想打入内陆市场,双方合作其实算是双赢。

律师非常专业,在一旁认真浏览着每一条合约,毕竟张思明是花了钱的,而且还不少,他们是要确保自己的雇主的利益得到保障,否则那是在砸自己的招牌。

确认合同没有任何问题后,张思明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天晚上,狮门搞了一个晚宴,来了好多独立制片人和演员。

之前只听说编剧工会近一年时间多出了很多优质剧本,但却不见其人,今天算是如愿以偿了。

这次来加州,张思明早已经在国内做了很多名片,带了有上百张,如今算是派上用场了。

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互换着名片,张思明应付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八大的人没来,看不上狮门这种独立电影公司。

到了第二天,好莱坞的报纸上出现了相关报道,张思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进了国外大众的视野。

临别之际,张思明提出让狮门抓紧时间着手准备《潜伏》和《死寂》的制作,这将是他至关重要的一块敲门砖,会让那些还在持观望态度的电影公司狠狠打脸。

当新闻传回国内后,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毕竟以导演和编剧身份进入好莱坞的中国人,张思明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演员进入好莱坞相对来说会更容易一些,毕竟只要参演一些优秀的作品就总有机会,但编剧和导演,真的很难。

还未归国的张思明瞅准机会,给宁昊打了一个电话,让他抓着这波热度再宣传一波《疯狂的石头》,届时票房将会迎来一个新高。

营销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国内来说,最成功的无疑是贾圣,那简直把营销玩的出神入化。

而对于国内的演员来说,每一条通往好莱坞的渠道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那些电影演员,真是做梦都想去好莱坞拍电影,哪怕是当个打酱油的角色,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开心,像是得到了什么至高无上的荣耀一般,能光宗耀祖似的。

如果不是还没有票房证明自己,恐怕张思明归国的那一天,门槛都能被踏破,毕竟渠道稳固后,那就不存在缩减,只会不断的拓宽再拓宽。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看票房,在第一部电影未出结果之前,就算是再看好张思明的剧本,也会苟一手。

如果不是《潜伏》和《死寂》的成本很低,只需要区区百万的话,狮门也不会如此爽快合作,毕竟分出份额无异于在他们身上榨血。

开好股票账户后,张思明也不再逗留,回国。

对于某些人来说国外什么都是好的,但是对于张思明来说,自己国家才是最好的,一切都很美好。

距离《疯狂的石头》上映时间越来越近,回国后也是要加入宣传当中,用宁昊的话说就是现成的热度,不蹭白不蹭。

飞机场都已经贴上了超女的宣传海报,热度可见一斑。

乘车回公司的路上,透过窗户看到了不少墙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拆”字,张思明就知道奥运的风已经开始吹起来了。

回到公司,查看了一下财务,韩那边的分账已经到了。

王启年告诉张思明说韩三屏近几日打了好几个电话,犹豫了一下,张思明还是决定回个,但不会见韩三屏,因为现阶段他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第一部影片的票房未出来之前,不敢打任何包票,否则但凡出点意外,许诺的越多,输的就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