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敏捷宣言》
“我从未预料到这群人能够就任何实质性的问题达成一致”,Alistair Cockburn后来说道。
事实上,两天之后,他们只达成了两个共识:“敏捷”这个名字,以及四个价值观(见图1-1)的声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们通过电子邮件讨论出了十二条补充原则(见图1-2)。[Beck2001]

图1-1:《敏捷宣言》

图1-2:敏捷原则
这就是《敏捷宣言》。它改变了世界。所以,正如Alistair所说,他们还是在一些实质性问题上达成了一致[2]。
但当时并没有统一的敏捷方法。到现在也没有统一的敏捷方法,将来可能也不会有。敏捷有三要素:名称、价值和原则,仅此而已。它并不是你能做的某件具体的事,它是一种哲学,一种关于软件开发的思考方式。你不能“使用”敏捷或“做”敏捷……你只能是“敏捷”的,或者不是“敏捷”的。如果团队体现了敏捷的理念,那么这个团队就是敏捷的;如果没有体现,就不是。
如果团队体现了敏捷的哲学,那么这个团队就是敏捷的。如果没有,就不是敏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