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的同源词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〇一 皇

1.《説文》本義

《説文》王部:“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讀若鼻,今俗以始生子爲鼻子。”

2.現有考釋及出土材料本義

皇,甲骨文作(合6354正),金文作(作册大鼎)、(士父鐘)等形,關於其本義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朱芳圃:即煌之本字,象燈光輝煌[2]。陳初生[3]、戴家祥[4]、何琳儀[5]、董蓮池[6]等同意此説。

郭沫若:皇字之初義,爲有羽飾的王冠[7]

于省吾:皇字乃由甲骨文往來之往孳乳。甲骨文“往()”从止王聲,孳乳爲皇,其上部變動不居,下部仍从王聲,已與字顯然分化[8]

秦建明:“‘皇’就是孔雀(或古人理想中的鳳凰)帶有美麗彩斑的羽毛,皇字就是這種羽毛的象形。”[9]曾憲通亦指出“皇爲皇羽的象形是没有問題的”,“晋唐間,因與鳳字類化而造出‘’和‘凰’字(并見《集韻》唐韻)。在皇字之義爲君、王所專之後,與凰字的出現部分地反映出皇字的古義。這種現象,文字學家稱之爲後起的‘本字’”[10]。趙平安亦同意秦建明的觀點,認爲“皇”是通過對孔雀尾翎形狀的描摹來表達鳳凰的意思[11]

《廣韻》唐韻:“凰,鳳凰。本作皇。《詩傳》云:‘雄曰鳳,雌曰皇。’”傳世文獻中,凰多作皇。《説文》鳥部:“鶠,鳥也。其雌皇。从鳥匽聲。一曰鳳皇也。”《爾雅·釋鳥》:“鶠,鳳。其雌皇。”字皆作皇。《詩經·大雅·卷阿》“鳳皇于飛,翽翽其羽,亦集爰止”,毛傳:“鳳皇,靈鳥,仁瑞也。雄曰鳳,雌曰皇。”《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孔傳:“雄曰鳳,雌曰皇,靈鳥也。”《上博八·有皇將起》1:“又(有)皇(凰)(將)(起)今可(兮),助余(教)保子今可(兮)。”《東漢銅鏡》0080:“鳳皇(凰)翼翼在鏡則(側),多賀君家受大福。”

“從鳳到鳳皇也有個發展的過程,起初乃單稱,鳳皇者本指鳳鳥豔美的尾飾,後來又以鳳鳥豔美之尾飾這一特徵來代表鳳鳥,遂成爲雙音之鳳皇。《詩·卷阿》‘鳳皇于飛’‘鳳皇鳴矣’,皆其例,可見其出現甚早。《爾雅·釋鳥》又以皇爲鳳之雌者,當在此雙音詞産生之後。鳳作爲鳳鳥的通稱,本就兼賅雌雄在内,而皇字作爲豔美的尾羽,本也只是雄性的特徵,但《爾雅》等書反而稱爲‘鳳之雌者’,後世竟衍生出《鳳求皇》曲名來。”[12]總之,皇爲“凰”本字,其所增加之“”當是“鳳”的類化影響。

3.同源詞繫聯

鳳皇是古人心目中的神鳥,《説文》鳥部:“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麐後,蛇頸魚尾,鸛顙鴛思,龍文虎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崐崘,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从鳥凡聲。”因此,“皇”可引申有“大”義,派生出下列詞:

《説文》玉部:“瑝,玉聲也。从玉皇聲。”段注:“謂玉之大聲也。”

口部[13]:“喤,小兒聲。从口皇聲。《詩》曰:‘其泣喤喤。’”段注:“啾謂小兒小聲,喤謂小兒大聲也。如《離騷》‘鳴玉鑾之啾啾’,《詩》‘鍾鼓喤喤’。”

新附舟部:“艎,艅艎也。从舟皇聲。”《集韻》唐韻:“艎,艅艎,吴大舟名。”

火部:“煌煌,煇也。从火皇聲。”徐鍇繫傳:“煌,煌煌,煇也。”《詩經·陳風·東門之楊》“昏以爲期,明星煌煌”,朱熹集傳:“煌煌,大明貌。”

金部:“鍠,鐘聲也。从金皇聲。《詩》曰:‘鐘鼓鍠鍠。’”段注:“《周頌》文。今《詩》作‘喤喤’。毛傳曰:‘和也。’按:皇,大也。故聲之大,字多从皇。”

4.通用情况

(1)皇、煌—鍠 王孫遺者鐘:“中(翰)(且)(揚),元鳴孔皇。”秦景公墓殘編磬銘:“百樂咸奏,允樂子〈孔〉煌。”《詩經·周頌·執競》:“鐘鼓喤喤,磬筦將將,降福穰穰。”皇、煌、喤、鍠通用,指鐘聲之大。

5.詞源譜系

皇—凰瑝喤艎煌鍠[大]

6.其他

“皇”聲詞有“大”義基本是共識,由此可以反觀“皇”的本義與構意。聲符義可以幫助確定詞源意義,反過來,詞源意義也可以反映聲符義。上引董蓮池文是近年來對“皇”字取象與“皇”本義的再討論,該文主張“煌字説”,明確指出“皇”取象於豆形燈。“皇”聲詞的詞源意義是“大”,與“鳳凰”義更切合。如將其解釋爲豆形燈,不太好解釋“大”義的由來。朱芳圃解釋字形象燈光輝煌,可分析出“大”的特點,但造字時期燈光不會是輝煌,應該是比較微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