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5章 回朝

在那场大败西夏精锐骑兵的战役之后,新军在边境地区站稳了脚跟,西夏军队短期内不敢再轻易发动大规模进攻。但薛怀文深知,战争远未结束,西夏人向来狡黠,必然会寻找新的机会反扑。

薛怀文利用这段短暂的和平时期,进一步强化新军训练。他亲自示范火器的操作技巧,让士兵们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些先进武器。同时,他还根据之前战斗中暴露的问题,重新调整了军队的编制和战术。将擅长使用火器的士兵与传统步兵、骑兵进行更合理的搭配,形成了多个相互配合的战斗小组,以便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在京城,工部的工匠们在苏文涛的带领下,日夜钻研火器的改良。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工艺,力求让火炮的射程更远、精度更高,让连弩车的发射速度更快、操作更简便。为了获取更多的灵感,苏文涛还召集了各地精通机械制造的民间匠人,共同参与火器的研发工作。一时间,工部的工坊内充满了创新的热情和忙碌的身影。

而朝堂之上,对于新军和火器的争论仍在继续。曾巩虽然承认了新军的实力,但他依然担心过度依赖火器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问题。他在早朝上向皇帝进谏道:“陛下,新军凭借火器取得了一些胜利,固然值得欣喜。但火器终究是外物,若将士们过度依赖,一旦在战场上出现火器故障、弹药不足等情况,恐怕会陷入被动。臣以为,还是应当注重传统军事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不可偏废。”

赵宏远则反驳道:“宰相此言虽有一定道理,但时代在变,战争的形式也在变。火器的出现,已经改变了战场的格局。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加大对火器的研发和应用,而不是固步自封。至于火器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完善后勤保障和加强士兵的应急训练来解决。”

柴峪静静地听着两位大臣的争论,心中也在权衡利弊。他明白,曾巩的担忧并非毫无根据,但赵宏远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性。沉思片刻后,柴峪说道:“二位爱卿所言都有道理。朕认为,传统军事技艺不可废,火器的发展也不能停。我们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让我朝的军队既有过硬的传统本领,又能充分发挥火器的优势。”

就在朝堂上为新军和火器的发展方向争论不休时,边境传来了新的消息。西夏军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再次集结兵力,向新军的防线逼近。这一次,他们似乎吸取了之前的教训,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战术,不再贸然发动大规模的正面进攻,而是派出小股部队进行骚扰和试探。

薛怀文得知敌军动向之后,并没有被敌人的骚扰所打乱节奏。他命令士兵们坚守阵地,对于西夏的小股部队,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只在敌人靠近时进行坚决的反击。同时,他派出了侦察骑兵,密切关注敌军的主力动向,试图找出敌人的战略意图。

经过几天的侦察,薛怀文发现西夏军队正在秘密集结大量的攻城器械,似乎准备对新军防守的一座重要城池发动强攻。他立刻将这个情报传回京城,并请求朝廷增派援军和物资。

柴峪接到战报后,意识到局势的严峻性。他立即召集众大臣商议对策,决定按照之前的决议,全力支持新军。一方面,从附近的州县紧急征调兵力,组成援军赶赴前线;另一方面,加大对新军的物资供应,确保火器的弹药充足。

在援军和物资抵达前线之前,薛怀文带领新军凭借着坚固的防线和强大的火器,成功抵御了西夏军队的多次试探性进攻。但随着西夏军队的攻城器械逐渐准备完毕,一场激烈的攻城战即将爆发。

攻城战打响的那天,西夏军队推着巨大的攻城车、云梯,向着城池涌来。城墙上的新军严阵以待,薛怀文站在城头,亲自指挥战斗。当敌军靠近时,他一声令下,火炮齐发,一枚枚炮弹落入敌阵,炸得西夏士兵人仰马翻。但西夏军队并没有退缩,他们顶着炮火,继续向前推进。

就在双方陷入激烈交火之时,援军终于赶到了。薛怀文见状,士气大振,他命令新军打开城门,与援军里应外合,向敌军发起反击。一时间,战场上杀声震天,新军和援军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冲向西夏军队。西夏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击打得措手不及,阵型大乱,纷纷向后逃窜。

这一场战役,新军再次取得了胜利。但薛怀文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西夏人绝不会善罢甘休,未来还会有更严峻的挑战等着他们。而在京城,这场胜利也让朝堂上对于新军和火器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众人都意识到,在这场战争中,新军和火器已经成为了保卫国家的重要力量,必须继续加以发展和完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进入了一个相持阶段。新军和西夏军队在边境地区频繁交锋,互有胜负。但新军凭借着先进的火器和灵活的战术,逐渐占据了上风。而在国内,火器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许多工匠开始投身于火器制造行业,为军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

在一次重要的战役之后,西夏军队遭受了重创,元气大伤。他们意识到,继续与装备精良、战力强大的新军对抗下去,只会遭受更大的损失。于是,西夏方面主动派出使者,向朝廷求和。

柴峪接到求和的请求后,召集众大臣商议。经过一番讨论,大家都认为,虽然新军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但长期的战争已经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消耗,此时接受求和,对于国家的恢复和发展是有利的。于是,柴峪决定派使者前往西夏,与对方进行谈判。

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和平协议。西夏向朝廷称臣纳贡,双方划定边界,结束了这场持续多年的战争。

战争结束后,新军凯旋而归。他们受到了京城百姓的热烈欢迎,成为了国家的英雄。而薛怀文也因为在战争中的卓越表现,被皇帝封为大将军,成为了军队的最高统帅。

在战后的庆功宴上,柴峪感慨地对众大臣说:“这场战争让我们看到了新军和火器的力量,也让我们明白了创新和变革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继续加强军队建设,发展先进武器,让我朝永远屹立于不败之地。”